资源简介 13.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知识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2【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题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3【题型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 5【题型3】与平行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6【题型4】折叠中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7【题型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8【题型6】直角三角形定义 10【题型7】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2【题型8】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13【题型9】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15【题型10】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与三角板的综合 15【题型11】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的实际应用与跨学科应用 17【题型12】与角平分线、高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19【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 1.(2025春 绥棱县期末)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边【知识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 1.(2024秋 庄浪县期末)如图是某支架的侧面示意图,经测量,∠BAC=48°,∠BCE=117°,则图中∠CBD的度数为( ) A.69°B.89°C.111°D.165°2.(2025春 新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 A.60°B.50°C.40°D.30°【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 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1.(2024秋 东丽区期中)在Rt△ABC中,已知∠ACB是直角,∠B=55°,则∠A的度数是( ) A.55°B.45°C.35°D.25°【题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典型例题】下面是一道习题,需要填写符号处的内容,下列填写正确的是( )A.★处填2 B.■处填1 C.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②平角定义【举一反三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是《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的推论,在探究证明这个定理时,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作了四种辅助线,其中不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三个角拼在一起,就能验证一个几何定理.请写出这个定理的名称: . 【举一反三3】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方法时,小虎给出了下列证法.证明:在中,作(如图),∵(已知)∴(直角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式的性质)∴.请你判断上述小虎同学的证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写出一种你认为较简单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题型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典型例题】适合条件∠A=∠B=2∠C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举一反三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2:5,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举一反三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5:9,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举一反三3】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4:3,最大的角是 °,最小的角是 °【举一反三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ABE,∠CDB=∠CBD,BE与CD交于点F.若∠A=40°,∠ACB=70°,求∠BFD的度数.【题型3】与平行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直线,,,则等于( )A. B. C. D.【举一反三1】如图,在中,,直线经过点A且,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平分,平分,于点C,,则下列说法: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举一反三3】如图,已知,,,则 .【举一反三4】已知:如图,,直线分别交于点,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求的度数.【举一反三5】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边上,EF⊥AB,垂足为F,∠1=∠2.(1)试说明DG∥BC;(2)若∠B=34°,∠ACD=46°,求∠3的度数.【题型4】折叠中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沿线段折叠,使点落在处,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举一反三1】如图,将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点E,交于点O.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2】一次数学活动中,小明对纸带沿AB折叠,量得,则的度数为( ) A. B. C. D.【举一反三3】如图,有一张三角形纸片,已知,将沿折叠,得到,,与相交于点F,当时,则的度数 .【举一反三4】如图,在△ABC中,∠B=60°,∠C=45°,点D是BC边上的一点,将△ABD沿AD折叠,点B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填空:∠ADE= 度;(2)求∠EAC的大小.【举一反三5】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中,点在边(不包含端点,)上运动,连接,将对折,点落在直线上的点处,得到折痕;将对折,点落在直线上的点处,得到折痕. (1)若,求的度数;(2)试问:的大小是否会随着点的运动而变化?若不变,求出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题型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是山东潍坊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在一些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如图为某嵌银厂制作的传统工艺红木嵌银靠背马扎,其侧面图如图所示,,与地面平行,,则( )A. B. C. D.【举一反三1】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上,在B岛的北偏西60°方向上,A岛在B岛北偏西80°方向上,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为( )A.80° B.95° C.110° D.140°【举一反三2】中国古代在公元前2世纪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潜望镜,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恳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①,其工作方法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如图②,呈水平状态,为法线,,则的度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3】如图,已知小岛B在基地A的南偏东方向上,货轮C在基地A的南偏西方向,货轮C在小岛B的北偏西方向上, °.【举一反三4】如图,一艘船停靠在码头处,测得海中灯塔在北偏东方向上,它从处出发向正东航行,到达处停止,且.(1)在处测得灯塔应在什么方向;(2)求从灯塔观测两处的视角的度数.【题型6】直角三角形定义【典型例题】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③∠A=90°﹣∠B,④∠A=∠B=2∠C,⑤∠A=2∠B=3∠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A=30°,点D是AC上一点,将△ABD沿线段BD翻折,使得点A落在A'处,若∠A'BC=28°,∠CBD=16°,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举一反三2】如图,在△ABC中,∠B=∠ADE=56°,AD⊥BC,DE∥AC.则∠BAC的度数为( )A.90° B.46° C.44° D.34°【举一反三3】在△ABC中,,∠C=3∠B+10°,∠B=20°,则△ABC为 三角形.【举一反三4】下列四个条件:①在△ABC 中,∠A,∠B都是锐角;②△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3;③在△ABC 中,∠A-∠B=∠C;④△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3:4:5.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只填序号).【举一反三5】如图,在△ACB中,∠ACB=90°,∠1=∠B.求证:CD是△ABC的高.【举一反三6】如图,AB∥CD,∠BAE=∠DCE=45°.求证:△AEC为直角三角形.填空:∵AB∥CD,∴∠1+45°+∠2+45°= .∴∠1+∠2= .∴∠E= .∴△ACE为直角三角形.【题型7】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典型例题】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65°,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 )A.25° B.35° C.45° D.65°【举一反三1】如图是一副三角板,用它们可以画出一些角.在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的角中,能画出的角有( )A.11个 B.10个 C.9个 D.8个【举一反三2】Cobb角是指脊柱弯曲的最大角度,是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参考标准之一,小华在一次体检中测得∠O=45°,则图中与∠O(∠O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A.2个 B.4个 C.5个 D.6个【举一反三3】在△ABC中,∠C=90°,∠A=∠B,则∠B= °.【举一反三4】如图1,直线PQ⊥直线MN,垂足为O,△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斜边AB与直线PQ交于点C.(1)如图1,若∠A=∠AOC=30°,求∠B的度数;(2)如图2,延长AB交直线MN于点E,过O作OD⊥AB,若∠DOB=∠EOB,∠AEO=α,求∠A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题型8】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典型例题】如图,在中,平分于点P,交的延长线于点M.则下列各角中,是三角形外角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1】如图,边的延长线上一点,则外角的度数是(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点D,B,C在同一条直线上,图中的外角是( )A. B.和∠AED C. D.【举一反三3】一副三角尺叠在一起如图所示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尺的斜边上,与交于点,则的外角是 .【举一反三4】如图,的外角是 .【举一反三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C、E共线,则∠β、∠γ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举一反三6】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1)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A与∠BOC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题型9】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典型例题】如图,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在中,点D在边上,平分,,若,,则 .【举一反三3】如图,在中,,,过点作边上的高,交的延长线于点.(1)求的度数;(2)若平分,交于点,求的度数.【举一反三4】如图,AB∥CD,∠A=40°,∠D=45°.求∠1和∠2的度数.【题型10】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与三角板的综合【典型例题】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使三角板的一个顶点重合,∠ACB=45°,∠DCE=60°,CP和CQ分别是∠ACB 和∠DCE 的平分线.若∠ACE=7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CQ=105° B.∠BCE=120° C.∠BCD=180° D.∠PCQ=135°【举一反三1】如图,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图形,则∠BAC的度数为( )A.75° B.60° C.105° D.120°【举一反三2】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另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大小为 .【举一反三3】已知,小明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BC是一个角(∠B)等于45°的直角三角板,△CDE是一个角(∠E)等于30°的直角三角板,小明摆放时确保点A在线段DE上,AB与CE相交于点F,且∠AFE=105°.(1)判断BC,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直接写出图中等于75°的角.【举一反三4】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尺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已知两直线,,且,等腰直角三角尺中,为直角.(1)[操作发现]如图(1),当三角尺的顶点在直线上时,若,则______°;(2)[探索证明]如图(2),当三角尺的顶点在直线上时,请写出与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把三角尺的顶点放在直线上且保持不动,旋转三角尺,点始终在直线(为直线上一点)的上方,若存在,求射线与直线所夹锐角的度数.【题型11】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的实际应用与跨学科应用【典型例题】如图①是路边一路灯的实物图,图②为其平面示意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A. B. C. D.【举一反三1】一台起重机的工作简图如图所示,前后两次吊杆位置和与吊绳的夹角分别是和,则吊杆前后两次的夹角(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与一束经过光心O的光线相交 于点P,点F为焦点.若,则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举一反三3】如图,是一条透明纸带的两边,,P是纸带上一点,连接.(1)如图1,若,请判断和的位置关系: __________;(2)如图2,求证:.【举一反三4】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反射,若被b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则______, ______;(2)在(1)中,若,则______;若,则______;(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______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请说明理由.【题型12】与角平分线、高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则和的度数是( )A.和 B.和 C.和 D.和【举一反三1】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则的度数是(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是中线,是高,如果,,那么( )A.10° B.15° C.20° D.25°【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O为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 度.【举一反三4】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则的度数是 .【举一反三5】(1)如图①,已知,在中,,分别是的高和角平分线.若,,求的度数;(2)如图②,已知平分,交边于点,过点作,若,.请解答下列问题:①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的度数.【举一反三6】如图,在△ABC中,∠C=∠ABC=2∠A,BD是边AC上的高.求∠DBC的度数.13.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知识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2【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4【题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5【题型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 7【题型3】与平行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9【题型4】折叠中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13【题型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16【题型6】直角三角形定义 20【题型7】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4【题型8】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26【题型9】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31【题型10】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与三角板的综合 33【题型11】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的实际应用与跨学科应用 37【题型12】与角平分线、高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41【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 1.(2025春 绥棱县期末)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边【答案】B 【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设一份为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k,5k,2k.则2k+5k+2k=180°,解得k=20°,∴2k=40°,5k=100°,2k=4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 【知识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 1.(2024秋 庄浪县期末)如图是某支架的侧面示意图,经测量,∠BAC=48°,∠BCE=117°,则图中∠CBD的度数为( ) A.69°B.89°C.111°D.165°【答案】C 【分析】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BCE=∠BAC+∠ABC,即可求出∠ABC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互补即可求出∠CBD的度数. 【解答】解:∵∠BCE是△ABC的外角,∴∠BCE=∠BAC+∠ABC,∵∠BAC=48°,∠BCE=117°,∴∠ABC=117°-48°=69°,∴∠CBD=180°-∠ABC=180°-69°=111°,故选:C. 2.(2025春 新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 A.60°B.50°C.40°D.30°【答案】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设直线a、b相交于点A,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OAK=100°-70°=30°,即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30°,故选:D.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 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1.(2024秋 东丽区期中)在Rt△ABC中,已知∠ACB是直角,∠B=55°,则∠A的度数是( ) A.55°B.45°C.35°D.25°【答案】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求出即可. 【解答】解:在△ABC中,∠ACB=90°,∴∠B+∠A=90°,∵∠B=55°,∴∠A=35°,故选:C.【题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典型例题】下面是一道习题,需要填写符号处的内容,下列填写正确的是( )A.★处填2 B.■处填1 C.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②平角定义【答案】D【解析】证明:如图,过点C作.∵(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角定义),∴(等量代换).【举一反三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是《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的推论,在探究证明这个定理时,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作了四种辅助线,其中不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解:A项,由,则,.由,得,故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项,由于点D,则,无法证得“三角形内角和是”,该选项符合题意;C项,由,得,.由,得,,所以.由,得,故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项,由,得,.由,得,故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2】如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三个角拼在一起,就能验证一个几何定理.请写出这个定理的名称: . 【答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 ∵,∴,∴定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举一反三3】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方法时,小虎给出了下列证法.证明:在中,作(如图),∵(已知)∴(直角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式的性质)∴.请你判断上述小虎同学的证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写出一种你认为较简单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答案】解:小虎的做法不正确,过点作直线,使,∵,∴,(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角定义)∴(等量代换)【题型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典型例题】适合条件∠A=∠B=2∠C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解:∵∠A=∠B=2∠C,∠A+∠B+∠C=180°,∴2∠C+2∠C+∠C=180°,∴∠C=36°,∴∠A=∠B=72°∴△ABC锐角三角形,故选:A.【举一反三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2:5,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解: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为,,,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举一反三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5:9,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C【解析】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5:9,∴可设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k,5k,9k,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得:4k+5k+9k=180°,解得:k=1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5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举一反三3】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4:3,最大的角是 °,最小的角是 °【答案】80,40.【解析】解:最大的角是180°80°;最小的角是180°40°.故答案为:80,40.【举一反三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ABE,∠CDB=∠CBD,BE与CD交于点F.若∠A=40°,∠ACB=70°,求∠BFD的度数.【答案】解:∵∠A=40°,∠ACB=70°,∴∠ABC=180°﹣(40°+70°)=70°,∵∠A=∠ABE,∠CDB=∠CBD,∴∠ABE=∠A=40°,∠CDB=∠CBD=70°,∴∠BFD=180°﹣∠ABE﹣∠CDB=180°﹣40°﹣70°=70°.【题型3】与平行线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直线,,,则等于( )A. B. C. D.【答案】D【解析】解:如图:∵,,∴,∵,∴,则.【举一反三1】如图,在中,,直线经过点A且,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解:,,,.【举一反三2】如图,平分,平分,于点C,,则下列说法: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②③【解析】解:∵,∴,故①正确;∵平分平分,∴,∵,∴,∴,∴,∴,故②正确;∵,平分,∴,∵,∴,故③正确;∵,∴,∵,∴,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②③.【举一反三3】如图,已知,,,则 .【答案】【解析】解:如图, ,,,,,,.【举一反三4】已知:如图,,直线分别交于点,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求的度数.【答案】解:∵,∴,又∵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举一反三5】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边上,EF⊥AB,垂足为F,∠1=∠2.(1)试说明DG∥BC;(2)若∠B=34°,∠ACD=46°,求∠3的度数.【答案】解:(1)DG∥BC.理由是:∵CD⊥AB,EF⊥AB,∴∠CDF=∠EFB=90°,∴CD∥EF.∴∠2=∠BCD,∵∠1=∠2,∴∠1=∠BCD,∴DG∥BC.(2)∵CD⊥AB,∴∠BDC=90°.∵∠B=34°,∴∠BCD=90°﹣34°=56°.∵∠ACD=46°,∴∠ACB=∠ACD+∠BCD=46°+56°=102°.∵由(1)知DG∥BC,∴∠3=∠ACB=102°.【题型4】折叠中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沿线段折叠,使点落在处,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答案】B【解析】,,,由翻折的性质可知,.【举一反三1】如图,将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点E,交于点O.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A【解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四边形是长方形,∴,∴,∴.【举一反三2】一次数学活动中,小明对纸带沿AB折叠,量得,则的度数为( ) A. B. C. D.【答案】C【解析】∵,,∵纸带沿折叠,,.【举一反三3】如图,有一张三角形纸片,已知,将沿折叠,得到,,与相交于点F,当时,则的度数 .【答案】【解析】∵,,∴,∵,∴,由折叠性质可得,∵,∴,即,∴,∴.【举一反三4】如图,在△ABC中,∠B=60°,∠C=45°,点D是BC边上的一点,将△ABD沿AD折叠,点B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填空:∠ADE= 度;(2)求∠EAC的大小.【答案】解:(1)由折叠可知∠ADB=∠ADE,∵∠ADB+∠ADE=180°,∴∠ADB=90°;故答案为:90;(2)由折叠可知,∠AEB=∠B=60°,在△ABE中,∠BAE=180°﹣∠B﹣∠AEB=60°,在△ABC中,∠B=60°,∠C=45°,∴∠BAC=180°﹣∠B﹣∠C=75°,∴∠CAE=∠BAC﹣∠BAE=15°.【举一反三5】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中,点在边(不包含端点,)上运动,连接,将对折,点落在直线上的点处,得到折痕;将对折,点落在直线上的点处,得到折痕. (1)若,求的度数;(2)试问:的大小是否会随着点的运动而变化?若不变,求出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不变.理由如下:∵,,,∴,即.∴的大小不随点的运动而变化.【题型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是山东潍坊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在一些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如图为某嵌银厂制作的传统工艺红木嵌银靠背马扎,其侧面图如图所示,,与地面平行,,则( )A. B. C. D.【答案】C【解析】∵,,,,,.【举一反三1】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上,在B岛的北偏西60°方向上,A岛在B岛北偏西80°方向上,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为( )A.80° B.95° C.110° D.140°【答案】C【解析】解:∵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上,∴∠CAD=50°,∵C岛在B岛的北偏西60°方向上,∴∠CBE=60°,∵A岛在B岛北偏西80°方向上,∴∠ABE=80°,∴∠ABC=∠ABE﹣∠CBE=20°,∵AD∥BE,∴∠DAB+∠ABE=180°,∴∠DAB=100°,∴∠BAC=∠DAB﹣∠DAC=50°,∴∠ACB=180°﹣∠BAC﹣∠ABC=180°﹣50°﹣20°=110°.故选:C.【举一反三2】中国古代在公元前2世纪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潜望镜,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恳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①,其工作方法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如图②,呈水平状态,为法线,,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C【解析】∵,∴,∵,∴,∵,∴,∴.【举一反三3】如图,已知小岛B在基地A的南偏东方向上,货轮C在基地A的南偏西方向,货轮C在小岛B的北偏西方向上, °.【答案】【解析】如图,由题意得,,,,,,.在中,,.【举一反三4】如图,一艘船停靠在码头处,测得海中灯塔在北偏东方向上,它从处出发向正东航行,到达处停止,且.(1)在处测得灯塔应在什么方向;(2)求从灯塔观测两处的视角的度数.【答案】解:(1)如图,过点B作,由题可得,∴,∴,∴在处测得灯塔在北偏东.(2).【题型6】直角三角形定义【典型例题】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③∠A=90°﹣∠B,④∠A=∠B=2∠C,⑤∠A=2∠B=3∠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B【解析】①∴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②由条件可设∠A=x,则∠B=2x,∠C=3x,又∵∠A+∠B+∠C=180°,∴x+2x+3x=6x=180°,∴x=30°,∴∠C=3x=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③∵∠A=90°﹣∠B,∴∠A+∠B=90°,∴∠C=180°﹣(∠A+∠B)=180°﹣90°=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④∠A=∠B=2∠C,设∠C=x,则∠A=∠B=2x,又∵∠A+∠B+∠C=180°,∴2x+2x+x=5x=180°,∴x=36°,∴∠A=∠B=2x=72°,∠C=x=36°,∴△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⑤由条件可知,,又∵∠A+∠B+∠C=180°,∴,∴,∴△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综上,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①②③,共3个.【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A=30°,点D是AC上一点,将△ABD沿线段BD翻折,使得点A落在A'处,若∠A'BC=28°,∠CBD=16°,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B【解析】解:∵∠A'BC=28°,∠CBD=16°∴∠A′BD=∠A'BC+∠CBD=28°+16°=44°根据对折性质:∠ABD=∠A′BD=44°∴∠ABC=∠ABD+∠CBD=44°+16°=60°在△ABC中,∠ABC=60°,∠A=30°,∠ACB=180°-60°-30°=90°.所△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举一反三2】如图,在△ABC中,∠B=∠ADE=56°,AD⊥BC,DE∥AC.则∠BAC的度数为( )A.90° B.46° C.44° D.34°【答案】A【解析】解:∵AD⊥BC,∴∠ADB=∠ADC=90°∵∠B=∠ADE=56°∴∠BAD=∠BDE=34°∵DE∥AC(已知)∴∠C=∠BDE=3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ABC中,∠B=56°,∠C=34°∴∠BAC=90°.故选:A.【举一反三3】在△ABC中,,∠C=3∠B+10°,∠B=20°,则△ABC为 三角形.【答案】直角.【解析】解:设∠B=20°,∵∠C=3×20°+10°=70°,∴∠A=180°-20°-70°=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举一反三4】下列四个条件:①在△ABC 中,∠A,∠B都是锐角;②△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3;③在△ABC 中,∠A-∠B=∠C;④△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3:4:5.其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只填序号).【答案】②③【解析】①∠A,∠B都是锐角,每个锐角小于90°,两个锐角的和小于180°,不一定直角,不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②根据题意,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x°,2x°,3x°.∴x+2x+3x=180.解得x=30,∴3x=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A-∠B=∠C,∴∠A=∠B+∠C,∵∠A+∠B+∠C=180°,∴2∠A=180°,∴∠A=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④根据题意,可设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3x°,4x°,5x°.∴3x°+4x°+5x°=180°,解得x°=15°,∴3x°=45°,4x°=60°,5x°=75°,∴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②③.【举一反三5】如图,在△ACB中,∠ACB=90°,∠1=∠B.求证:CD是△ABC的高.【答案】证明:∵∠ACB=90°,∴∠1+∠BCD=90°,∵∠1=∠B,∴∠B+∠BCD=90°,∴∠BDC=90°,即CD⊥AB,∴CD是△ABC的高.【举一反三6】如图,AB∥CD,∠BAE=∠DCE=45°.求证:△AEC为直角三角形.填空:∵AB∥CD,∴∠1+45°+∠2+45°= .∴∠1+∠2= .∴∠E= .∴△ACE为直角三角形.【答案】解:∵AB∥CD,∴∠BAC+∠ACD=180°,即∠1+45°+∠2+45°=180°.∴∠1+∠2=90°.∴∠E=90°.∴△ACE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180°,90°,90°.【题型7】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典型例题】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65°,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 )A.25° B.35° C.45° D.65°【答案】A【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得它的另一个锐角为90°﹣65°=25°.【举一反三1】如图是一副三角板,用它们可以画出一些角.在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的角中,能画出的角有( )A.11个 B.10个 C.9个 D.8个【答案】A【解析】一副三角板中,角的度数有30°,60°,90°,45°,由这4个角中的两个可以作出15°,75°,105°,120°,135°,150°,165°,所以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共11个.【举一反三2】Cobb角是指脊柱弯曲的最大角度,是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参考标准之一,小华在一次体检中测得∠O=45°,则图中与∠O(∠O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A.2个 B.4个 C.5个 D.6个【答案】B【解析】解:∵BD⊥OA,AC⊥OB,∴∠ACO=∠ACB=∠BDO=∠BDA=90°,∵∠O=45°,∴∠CAO=90°﹣∠O=45°,∠DBO=90°﹣∠O=45°,∴∠APD=90°﹣∠CAO=45°,∴∠APD=∠BPC=45°,∴图中与∠O相等的角有:∠CAO,∠DBO,∠APD,∠BPC,共有4个,故选:B.【举一反三3】在△ABC中,∠C=90°,∠A=∠B,则∠B= °.【答案】45【解析】在△ABC中,∠C=90°,则∠A+∠B=90°,∵∠A=∠B,∴∠B=45°.【举一反三4】如图1,直线PQ⊥直线MN,垂足为O,△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斜边AB与直线PQ交于点C.(1)如图1,若∠A=∠AOC=30°,求∠B的度数;(2)如图2,延长AB交直线MN于点E,过O作OD⊥AB,若∠DOB=∠EOB,∠AEO=α,求∠A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解:(1)∵△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A+∠B=90°,∵∠A=30°,∴∠B=60°.(2)∵OD⊥AB,∠AEO=α,∴∠DOE=90°-α,∵∠DOB=∠BOE,∴∠BOE=∠DOE=(90°-α)=45°-α,∴∠AOE=∠AOB+∠BOE=90°+45°-α=135°-α.【题型8】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典型例题】如图,在中,平分于点P,交的延长线于点M.则下列各角中,是三角形外角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项,不符合三角形外角定义的角,它是三角形的内角,不符合题意;B项,∵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又∵∠ADC是中的一边AD与另一边BD的延长线组成的角;∴∠ADC是三角形的外角,故B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三角形外角定义的角,它是三角形的内角,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三角形外角定义的角,它是三角形的内角,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1】如图,边的延长线上一点,则外角的度数是( )A. B. C. D.【答案】B【解析】∵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又∵∠DAC是中的一边AC与另一边BA的延长线组成的角;∴DAC是ABC的外角.∵DAC=60°.∴外角的度数是60°.【举一反三2】如图,点D,B,C在同一条直线上,图中的外角是( )A. B.和∠AED C. D.【答案】B【解析】∵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又∵∠ABC是中的一边BE与另一边DB的延长线组成的角;∠AED是中的一边DE与另一边BE的延长线EA组成的角;∴ABC和∠AED是的外角.【举一反三3】一副三角尺叠在一起如图所示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尺的斜边上,与交于点,则的外角是 .【答案】,【解析】∵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又∵∠CMD是中的一边DM与另一边BM的延长线组成的角;∠ADM是中的一边DM与另一边BD的延长线组成的角;∴,∴∠CMD,∠ADM,是的外角.【举一反三4】如图,的外角是 .【答案】【解析】∵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又∵∠AMN是中的一边MN与另一边QM的延长线组成的角;∠FNM是中的一边MN与另一边QN的延长线组成的角;∠ENQ是中的一边QN与另一边MN的延长线组成的角;∠NQD是中的一边NQ与另一边MQ的延长线组成的角;∠CQM是中的一边MQ与另一边NQ的延长线组成的角;∠BMQ是中的一边MQ与另一边NM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图中的外角为.【举一反三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C、E共线,则∠β、∠γ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答案】△ABD;△ABC、△ADC.【解析】解: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可知,∠β是△ABD的外角;∠γ是△ACD的外角,也是△ABC的外角.故答案为:△ABD;△ABC、△ADC..【举一反三6】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1)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A与∠BOC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答案】(1)解:∠A=2∠BOC﹣180°,理由如下:∵O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ABC=2∠OBC,∠ACB=2∠OCB,在△ABC中,∠A+2∠OBC+2∠OCB=180°,∴∠A+2(∠OBC+∠OCB)=180°,在△BOC中,∠BOC+∠OBC+∠OCB=180°,∴∠OBC+∠OCB=180°﹣∠BOC,∴∠A+2(180°﹣∠BOC)=180°,∴∠A=2∠BOC﹣180°;(2)解:∠A=2∠BOC,理由如下:∵O是∠ABC和∠ACD的平分线的交点,∴∠ABC=2∠OBC,∠ACD=2∠OCD,∵∠ACD=∠A+∠ABC=∠A+2∠OBC,∠OCD=∠BOC+∠OBC,∴2(∠BOC+∠OCB)=∠A+2∠OBC.∴∠A=2∠BOC.(3)解:∠A=180°﹣2∠BOC,理由如下:∵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的交点,∴∠CBD=2∠OBC,∠BEC=2∠OCB,∴∠ABC=180°﹣∠CBD=180°﹣2∠CBO,∠ACB=180°﹣∠BCE=180°﹣2∠BCD,∴∠ABC+∠ACB=360°﹣2(∠CBO+∠BCO),∵∠A+∠ABC+∠ACB=180°,∴2(∠CBO+∠BCO)=∠A+180°,在△BOC中,∠BOC+∠OBC+∠OCB=180°,∴∠OBC+∠OCB=180°﹣∠BOC,∴2(180°﹣∠BOC)=∠A+180°,∴∠A=180°﹣2∠BOC.【题型9】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典型例题】如图,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解: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解: ,,.【举一反三2】如图,在中,点D在边上,平分,,若,,则 .【答案】【解析】解:如图,延长交于点,∵平分,∴.∵,∴,∵,∴.【举一反三3】如图,在中,,,过点作边上的高,交的延长线于点.(1)求的度数;(2)若平分,交于点,求的度数.【答案】解:(1) ,,.(2)是边上的高,,.又平分,由(1)得,,又,.【举一反三4】如图,AB∥CD,∠A=40°,∠D=45°.求∠1和∠2的度数.【答案】解:∵AB∥CD,∴∠1=∠A,∵∠A=40°,∴∠1=40°,又∵∠2=∠D+∠1,∠D=45°,∴∠2=85°,综上可得,∠1的度数是40°,∠2的度数是85°.【题型10】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与三角板的综合【典型例题】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使三角板的一个顶点重合,∠ACB=45°,∠DCE=60°,CP和CQ分别是∠ACB 和∠DCE 的平分线.若∠ACE=7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CQ=105° B.∠BCE=120° C.∠BCD=180° D.∠PCQ=135°【答案】D【解析】解:∵∠ACB=45°,∠DCE=60°,CP和CQ分别是∠ACB 和∠DCE 的平分线.∴∠ECQ=DCE=30°,∠ACP=ACB=22.5°.∵∠ACE=75°,∴∠ACQ=∠ACE+∠ECQ=75°+30°=105°,∠BCE=∠BCA+∠ACE=45°+75°=120°,∠BCD=∠BCA+∠ACE+∠ECD=45°+75°+60°=180°,∠PCQ=∠PCA+∠ACE+∠ECQ=22.5°+75°+30°=127.5°≠135°.∴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D.【举一反三1】如图,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图形,则∠BAC的度数为( )A.75° B.60° C.105° D.120°【答案】A【解析】解:∵∠BAC+∠ABC+∠ACB=180°,∴∠BAC=180°﹣45°﹣60°=75°,故选:A.【举一反三2】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另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大小为 .【答案】【解析】解:由题意得,∴,∴.【举一反三3】已知,小明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BC是一个角(∠B)等于45°的直角三角板,△CDE是一个角(∠E)等于30°的直角三角板,小明摆放时确保点A在线段DE上,AB与CE相交于点F,且∠AFE=105°.(1)判断BC,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直接写出图中等于75°的角.【答案】解:(1)BC,ED的位置关系是BC∥ED;理由如下:∵∠AFE=105°,∴∠AFC=75°.∵∠AFC是△FBC的一个外角,∴∠AFC=∠ECB+∠B,又∵∠B=45°,∠E=30°,∴∠ECB=75°﹣45°=30°=∠E,∴BC∥ED.(2)图中等于75°的角有三个,∠AFC=∠EFB=∠ACD.【举一反三4】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尺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已知两直线,,且,等腰直角三角尺中,为直角.(1)[操作发现]如图(1),当三角尺的顶点在直线上时,若,则______°;(2)[探索证明]如图(2),当三角尺的顶点在直线上时,请写出与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把三角尺的顶点放在直线上且保持不动,旋转三角尺,点始终在直线(为直线上一点)的上方,若存在,求射线与直线所夹锐角的度数.【答案】解:(1)如图,∵,,∴,∵,∴,∵,,∴,∴.(2)如图,过作直线,,,,.(3)如图,由题意得,,,,,,与所夹锐角.【题型11】三角形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的实际应用与跨学科应用【典型例题】如图①是路边一路灯的实物图,图②为其平面示意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解:∵是的一个外角,,,∴.【举一反三1】一台起重机的工作简图如图所示,前后两次吊杆位置和与吊绳的夹角分别是和,则吊杆前后两次的夹角( )A. B. C. D.【答案】C【解析】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举一反三2】如图,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与一束经过光心O的光线相交 于点P,点F为焦点.若,则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解析】解:如图,由题意可知,,,,,.【举一反三3】如图,是一条透明纸带的两边,,P是纸带上一点,连接.(1)如图1,若,请判断和的位置关系: __________;(2)如图2,求证:.【答案】解:(1)过点作,如图1,,,,,,,即,,(2)过点作,如图2,设与的补角为,,,,,,,,,,即,,,.【举一反三4】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反射,若被b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则______, ______;(2)在(1)中,若,则______;若,则______;(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______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即,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根据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可知.(2)同理可得当时,,,∴.(3)由(1)、(2)猜想,当两平面镜的夹角时,总有.证明:,,,,,,. 【题型12】与角平分线、高有关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典型例题】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则和的度数是( )A.和 B.和 C.和 D.和【答案】D【解析】解:∵,,∴,∵,是角平分线,∴,,∴,∴∵,∴,∴,∴.【举一反三1】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则的度数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解:∵是的角平分线,,∴,∵,∴.【举一反三2】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是中线,是高,如果,,那么( )A.10° B.15° C.20° D.25°【答案】A【解析】解:∵,∴,∵是的角平分线,∴,∵是的高,∴,∴,∴.【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O为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 度.【答案】【解析】解: O为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举一反三4】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则的度数是 .【答案】【解析】解:∵在中,,∴,∵是角平分线,∴,,∴,∴.【举一反三5】(1)如图①,已知,在中,,分别是的高和角平分线.若,,求的度数;(2)如图②,已知平分,交边于点,过点作,若,.请解答下列问题:①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的度数.【答案】解:(1)∵,,∴,∵平分,∴,∵是的高,∴,∴,∴.(2)①在中,,,∴,∵平分,∴.②∵,,∴,∵,∴,∴.【举一反三6】如图,在△ABC中,∠C=∠ABC=2∠A,BD是边AC上的高.求∠DBC的度数.【答案】解:∵∠A+∠C+∠ABC=180°,∠C=∠ABC=2∠A,∴2∠A+2∠A+∠A=180°,解得∠A=36°,则∠C=72°,∵BD是边AC上的高,∴∠BDC=90°,∴∠DBC=90°-∠C=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3.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举一反三(原卷版).docx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3.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举一反三(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