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执教 李婷煜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是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在线新生活》中的第三节《树立正确在线观念》。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在线生活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包括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道德等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在线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已经开始接触在线生活,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正确的在线观念。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对网络道德规范也不够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树立良好的在线观念。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及其在数字世界中的重要性,增强数字身份保护的意识。 计算思维: 通过日常生活中账号注册、密码设置等讲解,培养在数字环境中进行身份管理和信息安全保护的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够自主建立和管理数字身份,理解数字工具在网络生活中的作用,并创新性地应用于学习和生活。 信息社会责任: 了解《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理解如何安全、文明、健康上网,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数字身份的基本概念及区别现实身份与数字身份的异同;了解安全密码设置原则,学会保护数字身份。 过程与方法: 情景教学结合任务驱动:参观国旗展示厅为主线,分为三个关卡通过1、找领队2、找队员 3、做网络安全测试的关卡,增强对现实身份、数字身份的理解,并加强学生正确使用在线网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网络上维护安全、文明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并引导他们通过与家人分享,形成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 增强学生对国旗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重点 1.理解数字身份的概念 2.掌握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道德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和正确的在线观念。难点 理解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联,培养学生安全保护数字身份的意识。 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在线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老师手中的这边国旗,让我想到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今年是2024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年了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位嘉宾科技学院的王老师,来听一听他的怎么说吧。 每一面国旗都是一段历史的低语,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大家好,我是科技学院的王老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校将开展游览国旗展示厅的研学闯关活动,帮助大家了解国旗走进国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参加吧! 板书:研学记:树立正确的在线观念 探究新知 活动分为三个关卡 第一关:验证领队身份 根据题单信息, 结合屏幕内容 找到王老师为我们安排的领队,并写下他们的编码。②③ 这些是领队的身份信息,你们是通过哪些条件快速找到指定的领队的呢? 同学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真强,这些基本信息构成了我们的现实身份,恭喜大家通过第一关 第二关 验证在线网友身份 王老师说此次参观国旗展示厅的活动,网上注册账号报名的同学也非常积极多,我们随机抽取了以下两位同学,以上图片是同学们的网上“通行证”大家验证, 找一找是哪两位幸运儿吧?并写出编码。①④ 账号、IP、头像 构成数字身份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密码使用*号键代替,如果密码被盗用怎么办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通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区分和记住他人,而在数字世界里,我们同样拥有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数字身份’,成为我们在数字世界里的独特标识。” 进一步讲解数字身份在在线社会中的作用:它用于验证和识别个人身份,是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唯一标识。 小组讨论:通过哪些平台进行账号注册使用。 微信、QQ等 讲解如何设置安全密码: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猜测的个人信息,建议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复杂密码。 提问:“为什么简单的密码容易被破解?复杂密码能为我们的数字身份带来哪些保护?” 课件展示密码设置原则:不少于8个字符、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字符。 关卡三 网络安全测试 王老师,看大家如此积极。也想让同学们去参与,但是要做一项科技学院的测试,观察下图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习题 学习《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展示《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本,逐条解读公约中的内容,重点讲解如何做到安全、文明、健康上网。 做测试通过关卡,获得数字博物馆链接http://www./360/ruianguoqi/ scene_id=51137667 五、总结与分享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重点复习数字身份的概念、现实身份与数字身份的区别、安全密码设置原则以及文明上网的行为准则。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数字身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浏览数字国旗展示厅的收获。 生:75周年 学生做题 学生回答:名字、性别、地址、照片 学生回答:账号、IP、头像 等 学生回答:密码是隐私,造成信息泄露,财产损失。 小组讨论:通过实际案例讨论,如为什么要保护密码?数字身份被盗会有什么后果? 小组讨论:网络文明行为的案例,结合自身网络使用经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文明上网。 每个小组列举并分享安全、文明、健康上网的具体措施。 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自己对数字身份的理解和保护方法,并总结文明上网的行为规范,以及观看国旗展示厅的收获。 由参观国旗展示厅需要身份验证,过度到课题 通过名字、性别、出生日期、住址找领队, 帮助学生理解现实身份的理解。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身份的理解 创建和密码设置的技能,同时理解密码保护对数字身份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总结与分享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在数字世界中的责任感,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板书 第3节 树立正确在线观念 1.现实身份 2.数字身份 3.在线生活 安全 文明 健康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