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物联网和互联网”-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西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 2 课“物联网和互联网”-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西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 2 课“物联网和互联网”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物联通场馆
课名 第 2 课:物联网和互联网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认识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2.了解物联网产业和所需人才。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通过分析物联网和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和联系。 2.给予学习者一些调查实践的机会,帮助学习者了解当前物联网产业和人才需求。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相似情景或现象,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联网和互联网场景,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 ”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联网 ”和“互联网 ”的场景,从中分析“物联网和互联网 ”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理解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 ”的知识内容,让学习者了解生活中哪些是物联网应用,哪些是互联网应用,对于每种“物联网 ”或“互联网 ”场景,教师需要充分解释,并允许学生充分交流、分享 和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向学习者解释“物联网 ”解决了“互联网 ”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引出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2)对于“物联网产业和人才 ”知识内容,要从现代制造、物流、农业、医疗、金融、城市管理等能够接触到的场景出发,帮助学习者理解物联网产业所能涉及的各个环节,并向学习者解释物联网人才与互联网人才需求的差异性,以及根据不同产业需求,物联网人才需具备的复合型技能。 在“项目探究 ”方面,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学习使用“RFID ”实现标签的定位以及国家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的功能,并让学习者分析,探究 RFID 标签定位的原理以及国家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的具体应用,促使学习者加深对物联网应用的理解。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知识内容:物联网和互联网区别知识补充
补充内容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 ·盖茨 1995 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中,只是受限于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的发展水平,并未引起世人的注意。 近些年随着硬件设备的发展完善,物联网也再度进入大家的视野。那么物联网和互联网是不是一个概念,如何有效区分两者呢? 一、概念定义 1、互联网 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成的庞大网络,是在 ARPA 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 互联网带有范围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如点对点网络、文件共享以及 IP 电话服务等。将两台及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让人们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面对面交流。 2、物联网 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 ”,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从实现形式上看,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载体,主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全球定义技术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对采集对象的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二、区别不同 1、本质区别 物联网的本质是感知与服务。 互联网的本质是基于手机和 PC 的线上信息和内容推送和共享。 2、数据区别 物联网的数据可交易,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价值巨大。 互联网信息会消失也会重造,对大数据和云计算价值有限。 3、传输区别 物联网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
互联网把所有的可上网的电脑和机器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上去。 4、技术区别 ①互联网技术:例如网页、APP、数据库,连接技术主要是互联 网 。②物联网技术:例如 RF、蓝牙 、WIFI、数据库、总线技术,连 接技术局域网或专用网多一点。 三、物联网应用场景 物联网从提出到发展至今,已经从最开始的示范展示与试用阶段发展至完全链接的实用阶段,具体来看,物联网目前主要运用在以下场景: 1、智慧物流 当前主要应用于仓储、运输检测及快递终端三个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及运输车辆的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提升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2、智能交通 通过物联网硬件设备配置智能公交车、共享单车、车联网、智能红绿灯、充电桩检测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人、车、路密切结合起来,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3、智能安防 智能安防的核心在于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视频拍照、红外扫描信息,对拍摄、扫描的图像、物体信息进行传输与储存,部分系统亦可对检测主体进行风险识别提示,从而大大保障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智能医疗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对人的生理状态(如心跳频率、体力消耗、血压高低等)进行监测,将获取的数据记录到电子健康文件中,方便个人或医生查阅。除此之外,通过 RFID 技术还能对医疗设备、物品进行监控与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用品可视化。 5、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实现农业可视化诊断、远程控制以及灾害预警等功能。 农业种植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卫星等收集数据,实现农作物数字化和机械装备数字化(主要指的是农机车联网)发展,同时也可通过穿戴设备以及摄像头等收集畜禽产品的数据,对其进行精准安全管
理。
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https://zhuanlan./p/597989381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RFID 标签定位实验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RFID 标签 RFID 读写器计算机系统
基本功能说明 RFID 标签读取 RFID 标签写入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究项目:在线投票 按书上步骤操作即可。
五、操作练习答案
一、练一练 按书上步骤操作即可。
二、做一做 按书上步骤操作即可,充分开展讨论,加深对物联网应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