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6课时 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05537001145540012446000116840001243330010591800第四单元 第6课时 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一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四 10~20的认识
课 题
第6课时 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正确分析“求总数”“比多比少”的数学情境,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计算;理解“比多比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2.素养能力:通过观察情境图、小组交流,经历“问题提出—分析数量—列式计算”的过程,提升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分析“求总数”“比多比少”的数学情境。
2.教学难点:问题提出—分析数量—列式计算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小竞赛”的形式,复习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轻松的竞赛氛围中巩固计算能力,获得学习成就感。同时,以“生活中应用20以内加减法”的话题,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自然引出本节课“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的学习内容,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1.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8+1= 13+2= 15+1= 11+7= 13-3= 15-3= 12+2= 16-2=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咱们先来一场“口算小竞赛”!看屏幕上这些算式(指向图片里的题目),“8 + 1”等于多少呀?(学生回答:9)对啦,真快!那“13 + 2”呢?(学生回答:15)“13 - 3”呢?(学生回答:10)大家都算得又快又准,特别厉害!其实呀,这些20以内的加减法在生活里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呢。比如说,咱们去买文具,数文具的数量,或者分水果的时候,都能用到。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20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是怎么应用的,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加法应用
【设计意图】解决“求总数”的加法问题(少先队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取“原来的数量”和“新加入的数量”,理解“求总数需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加法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数学问题、运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例3:
现在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 观察情境,提取信息
教师出示“少先队员”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原来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又新加入了多少名?”
学生观察后交流:“原来有12名少先队员(左侧整齐的队伍共12人),新加入5名(右侧走来的5人)。”
2. 分析问题,确定方法
教师提问:“‘现在有多少名少先队员’,要怎么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人数是‘原来的人’和‘新加入的人’合起来的总数,所以用加法。”
3. 列式计算,验证结果
学生列出算式: 12 + 5 = 17 (或 5 + 12 = 17 )。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分享方法:“12是1个十和2个一,加5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7个一,就是17。”“从12往后数5个数:13、14、15、16、17。”
4. 小结方法
教师总结:“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学习任务二:减法:比多比少
【设计意图:】解决“比多比少”的减法问题(熊猫与灯笼情境):让学生通过“一一对应”或直接比较,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大数减小数”的减法算理,深化对减法意义的理解,提升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例4:

1.观察图形,数出数量
教师出示“熊猫与灯笼”的情境图:“左边是熊猫,右边是灯笼,先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数数后汇报:“熊猫有18个(3行,每行6个),灯笼有6个。”
2. 理解“比多”,探索方法
教师提问:“‘熊猫比灯笼多几个’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多几个?”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熊猫和灯笼一个对一个比,熊猫对应完灯笼后,剩下的就是多的数量。”
学生用学具(或画图)操作后发现:熊猫对应灯笼后,剩下12个,所以熊猫比灯笼多12个。
3. 列式计算,明确算理
教师引导:“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列式:18 - 6 = 12 (个)。
教师讲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较大数 - 较小数’,因为多的部分是从大数里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4. 迁移“比少”问题
教师提问:“‘灯笼比熊猫少多少个’怎么算?”
学生思考后回答:“和‘熊猫比灯笼多几个’一样,因为熊猫多的就是灯笼少的,所以也是
18 - 6 = 12 (个)。”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习题资源,引导学生边学边练,有利于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分层练习,从基础记忆到生活应用,再到规律探索,梯度推进,既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科书P74“课堂活动”。
说一说。
(1)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汇报,有序梳理。
教科书P76“练习十”第3题。
看图写算式。
引导学生自己先去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2)指名汇报。
(3)学生相互补充,交流。
教科书P77“练习十”第4题。
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1)引导学生自己先去说一说。
(2)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3)学生相互补充,交流。
教科书P77“练习十”第5题。

(1)学生自主阅读,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延伸
仿照“熊猫与灯笼”,编一个“求数量差”的减法问题,与同桌互答。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
1. 要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用加法。
2. 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求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都用大数减小数计算。
六、板书设计
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求“比多比少”,用减法。
18 - 6 = 12(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