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P62。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准备:PPT、三角板、吸管。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师:(出示一个五角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 生:五角星。师:你们为什么叫它五角星?生: 因为他有五个角。师:你能指出这五个角吗?抽生上台指角。师:不错。在五角星中,只有五个角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师板书课题:《角的认识》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引入,通过让学生自己找角,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新知(一)角在哪里?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图片),请你找一找角在哪里?生1: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组成角。生2: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角。生3:红领巾的两边组成角。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标记。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了能更好地研究角,我们把它们从物品上请下来。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物品中发现角、认识角,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角是什么样子的?师: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说给你的同桌听。生:他们都有尖尖的地方,两条线都是直直的。师:我们把这个点称为顶点,直直的线称为边。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练习: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根据角的特征正确地判断哪些图形是角,为画角打下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画角师:我们知道了角的样子,我们可以画下来吗?请同学们在题单上画一画。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工具画的?生1:三角板。生2:直尺。生3:数学书。............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都能画出角,那怎样才能快速地画出一个既标准又漂亮的角呢?生:三角板。师:谁来说说你的画法?生说师在黑板上画角。先画一个点。再从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教师示范标角的符号,记作:∠1,读作:角1。生再次规范画角,并标出顶点和边,标记角的符号。同桌互评,如果你的同桌画得好,请给他大大的赞。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了角之后,根据角的特征自由选择工具画角,通过对比发现如果要快速画出一个既标准又漂亮的角,我们通常选择三角板画角。学生的再次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四)在图形中找角师:我们可以在物品中找到角,那在图形中能找到角吗?生:能。请同学们标出下面图形中所有的角?抽生上台展示。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角、会画角、找角,接下来请同学们动手创作角。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角,对抽象出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图形中找角也是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去发现隐藏在图形中的角,这一次的找角便是对角的认识的一次加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五)创作角(做活动角)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吸管,先自己创作一个角。变大所创作的角。变小所创作的角。观察、思考:在你变大或变小这个角的过程中,这个角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当创作的角变大时,( )变了,( )没变。当创作的角变小时,( )变了,( )没变。我发现:角的大小和( )有关,和( )无关。师出示一个动态演示视频(一个张口变大,另一个两边变长),让学生加深印象。设计意图:创作角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特征,创作后让学生去观察、发现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再在小组内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本课小结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四、巩固练习1、标出下面五角星中所有的角。课本P63练一练。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在引入新课时,学生对五角星中共有多少个角存在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角有了新的认识,进而能正确判断出五角星中所包含的其他角。五、作业拓展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还剩( )个角 还剩( )个角 还剩( )个角设计意图:此题为提升题,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题中画出了三个正方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板书设计:角的认识记作:∠1读作:角1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