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第一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2 第一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第 七 周 第 2 课时
新课题目 15.1.2第一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 1.探索并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感受证明的必要性,体会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2.能灵活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解题. 3.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了解互逆定理.
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教具 多媒体 直尺 圆规 透明纸 等腰三角形纸片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逆向推理法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如图所示的座位分布图是对称的. 哪些座位到36号和42号的距离相等 将这些座位连接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答:座位号4,11,18,25,32,39到36号和42号 的距离相等.将这些座位连接起来,发现它们在一条 直线上,并且这条直线是36号和42号之间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探究点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连接其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作出对称轴,需 要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我们类比角的平分线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反映了角的 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关系,类似地,我们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的关系. 问题1 如图,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AB,点 P1,P2, P3, 在l上,分别比较点P1,P2,P3, 与点 A 的距离和 这些点与点B 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发现,P1A=P1B,P2A=P2B,P3A=P3B, . 问题2 如果把问题1中的线段AB 沿直线l对折,线 段P1A 与P1B、线段P2A 与P2B、线段P3A 与P3B 都重合吗 它们都分别 相等吗 都重合,都分别相等. 探究点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思考 (教材P66第1个思考)把上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和结 论反过来,得到的命题还成立吗 即如果 PA=PB,那么点 P 是否在线段AB 的 垂直平分线上呢 问题1 过点P 的直线有无数条,如果我们要说明点 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 上,我们可以先选定一条怎样的直线进行说明 怎样说明 可以先过点P 作一条与AB 垂直的直线,再说明这条直 线平分线段AB.如图,先过点 P 作PC⊥AB,垂足为C,再说 明AC=BC. 问题2 AC=BC 吗 说明理由. AC=BC.理由:如图,在 Rt△PAC 和 Rt△PBC 中, ∵PA=PB,PC=PC, ∴Rt△PAC≌Rt△PBC(HL). ∴AC=BC. 总结:由问题1,2,我们猜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以下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 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问题3 上面的性质,可以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 法进行证明.请你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BC,点 P 在l上. 求证 PA=PB. 证明:当点P 与点C 不重合时, ∵l⊥AB,∴∠PCA=∠PCB. 又AC=BC,PC=PC,∴△PCA≌△PCB(SAS). ∴PA=PB. 总结: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以看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 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探究点3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思考 (教材P66第2个思考)分析上面关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两个命题, 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你还学习过其他具有类似关系的命题吗 这两个命题的题设、结论正好相反.还学过其他具有类似关系的命题,如:角的 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 线上. 一般地,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例如,上面关于 垂直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命题都是成立的;而命题“对顶角相等”成立,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却不成立. 在几何中,有许多互逆的定理.例如,上面关于垂直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命题是 互逆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是互逆定理. 例如图,在△ABC 中,DE 垂直平分BC,分别交 AC,BC 边于点D,E.若 AB=3,AC=5,求△ABD 的周长. 解:∵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D=CD. ∴△ABD 的周长=AB+AD +BD =AB+AD + CD=AB+AC. ∵AB=3,AC=5, ∴△ABD 的周长为3+5=8. 【课堂总结】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2.我们是怎样判定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 3.什么是互逆命题 什么是互逆定理 【知识结构】 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用多种方式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反向思考,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通过对比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引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等相关概念。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加深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5.1.2第一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