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数数数数时,先将事物分类,再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二、1~5的认识含义 生活中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1~5各数表示,数 量相同的事物都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点拨:一个数添上1就是一个新的数,2、3、4、5中的 每个数都是由前一个数添上1后得到的。书写三、看数画图先数出给出的图形有几个,然后接着在后面边数边画,一 直画到要求的个数。画完之后还可以把题目给定的图形和自己 画的图形合起来数一遍,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四、比大小符号 =(等号) >(大于号) <(小于号)读作 等于 大于 小于含义 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两个数不相等时,含义用“>”或“<”表示。 巧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方法 1.一一对应比较 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 同样多。 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2.用数的顺序比较 1~5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是1、2、3、4、5,前 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举例 3=3 4<5 5>3点拨:两个不同的数进行大小比较,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所用 符号会改变,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变。如3>2←→2<3。五、第 几1.“几”表示事物的数量,“第几”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总 数:5只从左向右数,排第52.确定事物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 点数,数到几,事物的排列顺序就是“第几”。六、分与合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可以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 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分完后,也可以说成几和几组成这个数。如4的分与合:有序分,不重不漏点拨: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防止重复或遗 漏。七、5以内的加减法加法 减法含义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 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表示方 法和读 法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5-3=2 减号 读作:5减3等于2计算 方法 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 以方法采用点数法、接着 数和数的组成计算。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 数、根据数的组成计算等 方法。八、0的认识和0的相关计算1.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2.一个数加0或减0,仍得这个数。如5+0=5,5-0=5;0+0=0, 0-0=0。3.两个 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0。如5-5=0。(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认识6~10认识 数量是6、7、8、9、10的事物分别用6、7、8、9、10来表示。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书写比较 大小 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例如9>6, 7<10。二、6~10的分与合1.6有5种分法:2.7有6种分法:3.8有7种分法:4.9有8种分法:5. 10有9种分法:点拨: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 一般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三 、记忆分与合1.有序地记忆: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要依次分成1和几,2 和几,3和几 …… 几和1。2.联想记忆:通过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由一种分法推出另一种分法。如:7四 、一 图 四 式一般情况下,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 法算式。当两个数相同时,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如:4+2=6 2+4=6 6-2=4 6-4=2△△△△ △△△△4+4=8 8-4=4五 、解决用“ ”和“ ”表示的实际问题表示求两部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表示已知整体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个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六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 数的计算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减。如:(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一、立体图形的认识及特征立体图形 图形名称 特点 示例长方体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 面,面有大有小。正方体 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 面,面的大小一样。圆柱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 圆圆的、平平的面。放平可以 滚动,立着不能滚动。球 圆圆的,表面是曲面,可以向 任意方向滚动。二、图形的拼摆1.搭得高、搭得稳的方法搭积木时,要根据每种积木的特点决定摆放的位置。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是平的,不容易滚动,放在下面。②长方体 ,平着放比较稳竖起来放搭得高。③圆柱 竖着放稳,横着放易滚动;球易滚动,尽量放最上面。2.相同图形拼一拼拼摆的方法:上下拼,左右拼和前后拼。①几个相同的 可以拼成长方体或者更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8 个)。如 。②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更大的长方体或不规则图形,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拼成正方体。如 、③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更高的圆柱。如 。三、数图形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数图形,可以 避免重复和遗漏,注意数出藏起来的图形。如: 中有(5 )个 。分析与解答:1.从上往下数 →一共有1+4=5(个)2.从左往右数 → 一共有3+2=5(个)3.从前往后数 → 一共有2+3=5(个)(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一、认识10~20各数10的 再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10个一 1个十数位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同一 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如:十位的“1”表示“1个十”,个位的“1”表示“1 个一”。数的 组成 11~19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 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举例:(十位个位) 1 6 16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读作:十六。读数 11~19读作“十几”,20读作“二 十”。写数 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 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 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二、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1.利用数的顺序比:顺着数时,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点拨:把0~20按顺序排一排,从前往后各数依次增加1,从后 往前各数依次减少1,即相邻两个数相差1。2.按照数的组成比:1个十比几个一大,如10>9;两数都是1个十和几个一时,比较几个一的大小,如17>12;2个十比1个十 和几个一大,如20>18。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及不退位减法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十得几,十几 减几得十。如:10+8=18,18-10=8,18-8=10。3.十几加、减几: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如: 11+6=17,先算1+6=7,再算7+10=17;17-6=11,先算7-6=1, 再算1+10=11。四、解决问题1.解决排队问题(求几和几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画图 法、算一算(大数-小数-1)等。如:小红排第10,小兰排第15。小红和小兰之间有(4 )人。分 析 :数一数:10、(11、12、13、14)、15 两端不算一共有4人。画一画:算一算:15-10-1=4(人)2.排队问题的变式问题变式1:读书页数问题小红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7页,明天该读第18页了。她今天读了(8 )页。这个问题就是求从10到17一共多少个数。如图,两端都算,列式为17-10+1=8。变式2:时间延迟问题学校原定星期一开运动会,遇雨延期三天举行,运动会星 期( 四 )举行。这个问题就是求从星期一开始往后数3天是星 期 几 。原定日期 延期1天 延期2天 延期3天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用“凑十法”: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进行拆分,使拆分 的数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再进行计算。可以是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是拆大数凑小数,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便。二、解决问题1.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部分+部分=总数。如:一共有多少人 按性别:4+7=11(人)按前排、后排:5+6=11(人) 按拿花的颜色:7+4=11(人)注意:观察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可能会不一样,但是都是把 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已知用去的和剩余的,“求原数”的实际问题:用去的+剩余的=原来的。此类问题与上面的“求总数”问题的本质都是把 两部分合起来,求整体。如:原来有多少个“领走的”和“剩下的”是原来整体中的两部分, 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 有的,用加法计算,列式 为6+5=11(个)。注意:解决问题不能看到“剩下”“吃了”“飞走了”等词语就 用减法解决,应该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必要时可以画图分析数 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判断用加法还是减法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