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运用直接列举法,列表法求简单(两步试验)事件概率. 2.能够区分、并准确有条理地列举放回试验与不放回试验结果. 3.能将概率实际问题模型化,明确试验的两个步骤. 4.尝试用对比学习的方法,找到新旧问题的异同,高效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直接列举法,列表法求简单(两步试验)事件概率; 教学难点:概率实际问题模型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问题导引复习回顾 问题1: (1)你知道扔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2)你知道扔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3)你知道我手中的这枚种子发芽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3个问题的异同,让学生自己归纳、回顾什么是概率?哪些事件概率可求?如何求?) 复习: 1.一般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 22.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一类特殊试验: 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结果,且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m种结果,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点评:等可能性事件概率公式适用于具有以下两大特点的试验 (1)出现结果为有限个---有限性. (2)每种结果出现等可能---等可能性. 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求法:列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结果及满足事件A的结果)新课引入 巩固基础 问题2: 若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变成两枚呢?我们将如何求相关事件A发生的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抛掷一枚与两枚试验的异同,借助求抛掷一枚硬币概率问题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例1: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分析:引导学生对比扔掷一枚硬币与两枚硬币,用列举的方法解决. 解:我们把掷两枚硬币所能产生的结果直接列举出来,它们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所有的结果共有4个,并且这四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所有的可能结果中,满足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记为事件A)的结果只有一个,即“正正”,所以 (2)满足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记为事件B)的结果只有一个,即“反反”,所以 (3)满足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记为事件C)的结果有两个,即“正反”和“反正”,所以 小结:针对两步试验,除了用直接列举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更加清晰高效地列举所有可能结果. 我们不妨将两枚硬币记为第1枚和第2枚,则 正反情况第2枚正反第1枚正(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问题3: 将“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变成“先后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及所求概率会有变化吗? (设计意图:对比试验方式的异同,体会两种试验实质相同,则求法与结果相同) 答案:不会有变化,因为同时抛掷两枚,两枚结果互相之间没有影响;先后抛掷一枚,第一次第二次结果也互相没有影响,列表如下 正反情况第2次正反第1正(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本质上并无不同,因此,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及所求概率都不会有变化. 练习1: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概率 (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枚骰子点数的和为9 (3)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奇数 (设计意图,对比抛掷硬币与骰子,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在试验步骤,结果有限性及结果等可能性上均无本质区别,因此方法可完全套用) 解:由题意列表得: 点数情况第 2 枚123456 第 1 枚1(1,2)(1,2)(1,3)(1,4)(1,5)(1,6)2(2,1)(2,2)(2,3)(2,4)(2,5)(2,6)3(3,1)(3,2)(3,3)(3,4)(3,5)(3,6)4(4,1)(4,2)(4,3)(4,4)(4,5)(4,6)5(5,1)(5,2)(5,3)(5,4)(5,5)(5,6)6(6,1)(6,2)(6,3)(6,4)(6,5)(6,6)试验的可能结果共有36种,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两枚骰子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结果有6种:(1,1),(2,2),(3,3),(4,4),(5,5),(6,6),所以. (2)两枚骰子点数和为9(记为事件B),结果有4种:(3,6),(4,5),(5,4),(6,3),所以. (3)法1:至少有一枚骰子点数为奇数(记为事件C),即一个是奇数或者两个都是奇数,符合条件的结果有27种,即 (1,1),(1,2),(1,3),(1,4),(1,5),(1,6),(2,1),(2,3),(2,5),(3,1),(3,2),(3,3),(3,4),(3,5),(3,6),(4,1),(4,3),(4,5),(5,1),(5,2),(5,3),(5,4),(5,5),(5,6),(6,1),(6,3),(6,5),所以. 法2:至少有一枚点数是奇数,即所有结果中除了两个都是偶数的情况.两个都是偶数的情况有9种,即(2,2),(2,4),(2,6),(4,2),(4,4),(4,6),(6,2),(6,4),(6,6),所以. 小结:1.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如:同时抛掷两枚硬币、两枚骰子)或一个因素做两次试验(如:一枚硬币或一枚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可称该试验为两步试验.当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可采用列表法. 2.直接法列举结果应有序,化多变为一变,方可做到不重不漏. 3.列举时,注意换个角度想问题,则可化繁为简.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知识:(1)投掷两枚硬币试验模型的特征及求概率的方法. (2)摸球试验模型中“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 2.方法:(1)列举试验结果的两种方法: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 (2)对比学习的方法,不断将新问题归型转化为旧问题.布置作业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红、绿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并摇匀,再随机摸出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 两次都摸到相同颜色的小球; 两次摸到的球中,一个绿球,一个红球.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红、绿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从中摸出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 两次摸到的球中,一个绿球,一个红球. 有两把不同的锁和三把钥匙,其中两把钥匙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第三把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随机取出一把钥匙开任意一把锁,一次打开锁的概率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