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实现内环境稳态,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能分析反射弧结构、激素调节机制等实例,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梳理调节过程的逻辑关系。
探究实践:掌握“探究某种激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测定反应速度”等实验的基本思路,能设计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
态度责任:认识合理作息、均衡饮食对调节系统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异常病症。
教学难点: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及协同关系;反射弧受损对反射的影响分析。
三、教学方法:
核心方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避免复习课“重复讲授”的枯燥感。
辅助方法:思维导图构建(梳理知识体系)、案例分析(提升应用能力)、对比表格(区分易混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一)思维导图梳理。
操作:呈现PPT中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思维导图(分“初步感知”“认识系统”“具体调节”三部分),先让学生自主回忆各分支知识点(如眼耳结构、神经系统组成、激素类型),再以小组为单位补充完善,最后教师结合思维导图,串联“感知外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运动配合”的逻辑链,形成知识框架。
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的可视化优势,帮助学生打破知识点的碎片化记忆,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通过小组互动,提升学生的知识回忆与整合能力。
(二)知识剖析与典例精讲。
1.考点1-2:眼和视觉、耳和听觉。
操作:
结合眼球结构图,讲解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关键结构的功能,演示“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的视觉形成过程;对比近视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与矫正方法(凹透镜)。
结合耳的结构图,梳理“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的听觉形成过程,补充保护听觉的方法(如遇巨响张口、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
展示典例1(王维诗句生物学解释)、典例3(耳结构功能判断),引导学生分析选项,强化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结构示意图与生理过程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功能”;典例分析则能检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时纠正认知误区。
2.考点3-4:神经系统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操作:
用表格对比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的组成与功能,重点讲解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脑干(基本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结合神经元结构图,说明其“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拆解反射弧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手被刺缩回”实例分析非条件反射,用“谈虎色变”分析条件反射(人类特有语言文字反射),对比两种反射的反射弧特点与意义。
讲解典例1(神经系统叙述判断)、典例2(反射弧模式图分析),引导学生区分“反射”与“反射弧”、“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
设计意图:表格对比能清晰区分易混淆概念;实例分析让抽象的反射过程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逻辑的同时,提升科学思维。
3.考点5-7:运动系统组成、运动产生、体育运动与健康。
操作:
展示关节结构图,讲解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的功能(如关节软骨减小摩擦),说明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强调骨骼肌“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结构特点。
演示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与伸肘(相反)动作,讲解“神经→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的运动产生过程,补充运动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配合供能。
结合典例4(脱臼判断)、典例6(跳绳与运动系统),分析运动不当的危害(脱臼、骨折)与预防措施(热身、戴护具)。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演示与结构分析,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关系;联系健康生活实际,落实“态度责任”目标。
4.考点8-10:内分泌腺和激素、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操作:
用表格对比外分泌腺(有导管,如唾液腺)与内分泌腺(无导管,如垂体、甲状腺),结合示意图讲解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与发育)、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能与异常病症(如侏儒症、呆小症、糖尿病)。
强调“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同时受激素调节影响”,用“睡眠与生长激素分泌”实例说明两者协同作用。
讲解典例7(青春期身高与激素)、典例10(激素叙述判断),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激素的功能,理解两大调节系统的关系。
设计意图:表格与病症结合能强化激素功能的记忆;实例分析则能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调节”的观念,突破“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关系”的难点。
(三)综合训练:
操作:展示2道中考真题(近视成像与矫正、反射类型判断),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答案,教师公布解析,重点讲解解题思路(如“先判断近视成像位置,再对应矫正镜片”),统计错题率,针对高频错误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
设计意图:中考真题训练能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升应试能力;错题分析则能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实现针对性复习。
(四)归纳总结:
操作:呈现知识点总结表格,带领学生快速回顾眼耳结构与感知形成、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运动系统与运动产生、激素调节与两大调节关系,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多系统协调实现生命活动调节”的核心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回顾,强化核心知识点记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呼应开篇的“生命观念”目标。
五、板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感知外界:
视觉:光线→视网膜→视觉中枢;近视→凹透镜矫正
听觉:声波→耳蜗→听觉中枢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中枢(脑、脊髓)+周围(脑神经、脊神经)
运动配合:
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骨骼肌绕关节连不同骨)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主要受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辅助
教学反思:
1.需关注学生对抽象概念(如反射弧、激素调节机制)的理解,可增加更多生活化实例或简易模型演示,降低理解难度。
2.综合训练环节可增加分层题目,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让基础薄弱学生巩固知识,让能力较强学生提升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