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4.1 健康及其条件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课题 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北师大版 2024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 “第 5 单元 第 14 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 1 节,是在学生学习 “人体免疫”“传染病预防” 等生理与防疫知识后的生活应用拓展课,构建了 “个人健康行为 - 环境健康影响” 的双向认知体系。 教材以 “健康的科学内涵” 为起点,从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和 “创建健康环境” 两大核心维度展开。前者涵盖生活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烟酒毒等实用内容,衔接了此前 “消化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危害” 等生理知识;后者聚焦居室环境、水环境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为后续 “公共卫生意识”“生态环保责任” 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突出 “实践导向与素养培育”,通过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将抽象的健康危害转化为可操作、可分析的具象数据;结合药品说明书解读、吸烟酗酒案例、无磷洗涤剂使用等生活素材,打破 “生物知识” 与 “生活实践” 的壁垒,符合八年级学生 “从具体体验到抽象认知” 的思维特点。同时,融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国际禁毒日等跨学科内容,助力学生建立 “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统一” 的科学观念,增强健康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吸烟酗酒对人体器官的危害,理解健康生活方式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适配性,建立 “行为习惯影响生理健康”“环境因素制约健康状态” 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差异、分析酒精浓度与水蚤心率的实验数据,培养归纳比较、数据解读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滥用抗生素导致 “超级细菌” 的过程,提升基于证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参与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掌握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的完整探究流程,提高动手操作、数据记录与小组协作能力;通过解读药品说明书,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的实用技能。 态度责任: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的危害,树立 “拒绝不良嗜好、维护自身健康” 的意识;通过学习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认同 “创建健康环境需共同参与” 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健康的科学定义(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能力,含道德修养、生殖质量); 2.健康生活习惯的核心内容(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烟酒毒); 3.“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的实验操作与结论分析; 4.创建健康居室环境与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如通风、湿式拖地、使用无磷洗涤剂)。 【教学难点】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及合理用药的关键(解读药品说明书、区分 “慎用”“禁用”“忌用”); 2.酒精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及实验数据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推理; 3.滥用抗生素导致 “超级细菌” 的原理及环境污染物(如含磷洗涤剂)对健康的间接影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展示两组对比图片:左侧为 “熬夜打游戏、吃垃圾食品的青少年”,右侧为 “规律作息、运动健身的青少年”,提问:“同样是青少年,为什么两组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差异明显?我们常说‘要健康’,‘健康’仅仅是‘不生病’吗?”2. 补充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新增道德修养、生殖质量),引导学生思考:“要实现真正的健康,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3. 总结:“健康的获得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健康及其条件’。 观察图片,结合自身或同学经历自由发言(如 “熬夜后会头晕,运动后更有精神”“健康还要能和朋友好好相处”);2. 对比自己此前对 “健康” 的认知,发现 “健康不仅是生理无病”,产生认知冲突与探究兴趣;3. 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初步建立 “健康需多维度努力” 的意识。新知探究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与合理膳食 1. 健康的科学定义解读 (1)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图文资料,重点标注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 三大维度,补充案例:“长期焦虑(心理问题)会导致失眠(生理问题),不会与人沟通(社会适应问题)会引发孤独感。”(2)提问:“请举例说明‘心理状态’或‘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 2.生活有规律的重要性 (1)展示 “青少年睡眠时长与免疫力关系” 数据图表(如每天睡眠<7 小时的青少年感冒概率是 8-9 小时的 2 倍),讲解:“规律作息(尤其是 8-9 小时睡眠)能维持免疫系统功能,过度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2)提问:“除了保证睡眠,‘生活有规律’还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平衡学习与休息?” 3.合理膳食原则 (1)展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金字塔图,讲解:“合理膳食需包含谷薯类(主食)、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豆类,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未煮熟的食物。”(2)播放 “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 的短视频,提问:“你有过因吃不洁食物生病的经历吗?如何避免这类问题?” 1. 健康的科学定义解读 结合生活实例分享(如 “考试压力大时会胃痛”“转学到新班级不适应会心情不好”),深化对健康定义的认知。 2.生活有规律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后列举 “规律行为”(如固定三餐时间、每天 30 分钟运动),制定 “个人作息优化计划”(如 “晚上 10 点半睡觉,早上 6 点半起床”)。3.合 3.理膳食原则 分享个人经历(如 “吃隔夜西瓜拉肚子”),总结饮食卫生要点(如 “不吃发霉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生活规律与合理膳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青少年每天睡眠 6 小时即可满足生长发育需求B. 只吃肉类能补充足够蛋白质,无需摄入蔬菜水果C. 固定三餐时间、避免熬夜属于健康的生活规律D. 变质食物加热后可杀死所有细菌,能安全食用 学生思考回答,加深理解。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合理用药 1.药物的分类(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展示处方药(如阿莫西林胶囊,标注 “Rx”)和非处方药(如感冒灵颗粒,标注 “OTC”)的实物包装,对比两者标识,讲解:“处方药需医生处方才能购买,适用于需诊断的疾病(如肺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适用于轻微自诊病症(如感冒)。”(2)呈现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对比表”(适用症、取药凭证、用药依据),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并总结区别。 2.药品说明书的解读 (1)分发 “独一味胶囊” 说明书,聚焦 “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有效期” 等关键信息,讲解:“用药前必须阅读说明书,如‘孕妇慎用’意味着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风险。”(2)重点区分 “慎用”“禁用”“忌用”:“慎用需密切观察反应,忌用最好不用,禁用绝对不能用(如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3)提问:“如果药品超过有效期,能否继续使用?为什么?” 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播放 “超级细菌产生” 科普动画,讲解:“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长期滥用会杀死肠道有益菌,导致菌群失调;同时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形成‘超级细菌’,让抗生素失效。”(2)提问:“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能否用抗生素治疗?为什么?” 1.药物的分类(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完成对比表(如 “处方药取药需处方,用药遵医嘱;非处方药取药无需处方,用药凭说明书”),明确 “处方药不可自行购买使用” 的原则。 2.药品说明书的解读 回答问题:“不能,有效期过后药效可能下降,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思考回答:“不能,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未来真正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合理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标注 “OTC” 的药品属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B. 用药前必须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有效期和不良反应C. “慎用” 某药物意味着该药物对所有人都存在风险D. 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性感冒,不可滥用 学生思考回答,加深理解。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1.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1)提出问题:“酒精对人体心率有影响吗?我们通过水蚤实验模拟探究。” 讲解实验步骤:① 分组准备清水、1%、5%、10%、15%、20% 酒精溶液;② 在载玻片水滴中放少量脱脂棉(限制水蚤活动),分别滴加不同浓度酒精,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水蚤每 10 秒心率(换算为每分钟);③ 整理数据,填写实验表格。(2)巡视指导,提醒学生 “酒精浓度梯度准确”“计数时避免重复或遗漏”。 2.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1)展示 “酒精代谢路径图”(90% 在肝脏代谢,10% 随呼吸、排尿排出),讲解:“长期酗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肝脏损伤),还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血管损伤);急性醉酒可能引发呕吐窒息,危及生命。”(2)呈现 “青少年酗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 的新闻案例,提问:“结合实验结论,说说为什么要拒绝酗酒?” 3.吸烟与吸毒的危害 (1)展示烟草烟雾成分图(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讲解:“尼古丁成瘾,一氧化碳影响氧气运输(导致头晕),焦油含致癌物(增加肺癌风险);二手烟中 90% 的有害物质会危害不吸烟者,尤其儿童。”(2)展示鸦片、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图片,介绍 “毒品对神经系统的摧毁作用(如记忆力下降、精神失常)”,强调:“吸毒成瘾后难以戒除,还会引发犯罪,我国法律严禁吸毒,6 月 26 日是国际禁毒日。”(3)提问:“我们能为‘禁烟禁毒’做些什么?” 1.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分组实验,分工合作(1 人滴加溶液、1 人操作显微镜、1 人计数、1 人记录),记录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数据;2.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结合实验中 “酒精抑制水蚤心率” 的结论,理解 “酒精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与损伤”,联系生活中 “喝酒脸红、心跳快” 的现象;” 3.吸烟与吸毒的危害 讨论回答:“向同学宣传吸烟吸毒危害、举报校园周边吸毒行为、参与禁毒宣传活动。”【习题巩固】 下列关于吸烟、酗酒、吸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二手烟中有害物质少,对人体无危害B. 少量饮酒能 “活血”,青少年可适量饮用C. 吸毒成瘾后可通过意志力自行戒除D. 吸烟会导致尼古丁成瘾,长期吸烟可能引发癌症 学生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四、创建健康环境 1.居室环境与健康 (1)展示 “居室污染物来源” 图片(如装修材料释放甲醛、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吸烟产生的烟雾),讲解:“不良居室环境会导致头晕、过敏、呼吸道疾病,如甲醛会刺激呼吸道,二手烟会损伤肺部。”(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居室环境?请结合生活经验举例。” 2.水环境与健康 (1)播放 “工业废水污染河流” 短视频,讲解:“人类活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的水会导致腹泻、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间接影响饮用水安全。”(2)展示 “无磷洗衣粉” 包装,强调:“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磷洗涤剂、不向河流倒垃圾,可减少水污染。”(3)提问:“我们如何保证日常饮用水安全?” 1.居室环境与健康 识别居室中的污染物,联系自身经历(如 “新家装修后需通风半年才能入住”);2.水环境与健康 观看视频,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反思 “自己是否向下水道倒过剩菜剩饭、用过含磷洗涤剂”;定期清洗家用净水器。”【习题巩固】 1.下列改善环境的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B )A. 居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B. 用干拖把拖地,快速保持地面干燥C. 清洗衣物时使用无磷洗涤剂D. 不在室内吸烟,避免家人吸入二手烟 学生思考回答,加深理解。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我们从‘健康定义’‘生活习惯’‘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学习了健康的条件,谁能分点总结关键要点?”2. 结合板书,梳理知识框架:① 健康定义:生理 + 心理 + 社会适应(+ 道德修养、生殖质量);② 健康习惯:规律作息(8-9 小时睡眠)、合理膳食(多样卫生)、合理用药(读说明书、不滥用抗生素)、拒绝烟酒毒;③ 健康环境:居室(通风、禁吸烟、湿式拖地)、水环境(无磷洗涤剂、防污染);3. 强调:“健康是自己的责任,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创建健康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板书设计 健康及其条件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近年新增道德修养、生殖质量。 具体维度 生理健康:身体结构与功能正常,如无疾病、发育良好。 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积极乐观,能应对压力与挫折。 社会适应:能融入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活有规律 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工作与休闲时间。 睡眠关键:青少年每天保证 8 - 9 小时睡眠,利于身体恢复与发育。 合理膳食 饮食结构:遵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金字塔,食物多样(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豆类等)。 饮食卫生:不吃变质、未煮熟食物,注意食品来源安全。 合理用药 药物分类:处方药(Rx)需医生处方购买,非处方药(OTC)可自行购买。 用药要点:读说明书(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有效期);区分 “慎用”(密切观察)、“禁用”(绝对不用)、“忌用”(最好不用);不滥用抗生素。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吸烟危害:尼古丁成瘾,一氧化碳影响氧气运输,焦油致癌,二手烟危害他人。 酗酒危害:伤肝(脂肪肝、肝硬化)、伤心血管(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实验:酒精浓度↑→水蚤心率↓。 吸毒危害:毁神经(记忆力下降、精神失常)、违法犯罪,国际禁毒日 6 月 26 日。 三、创建健康的环境 居室环境 污染物来源:装修材料(甲醛等)、人体呼出物(二氧化碳)、吸烟烟雾。 改善措施:通风换气、湿式拖地、室内禁吸烟、养绿植吸附污染物。 水环境 污染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含磷洗涤剂致水体富营养化。 保护行动:用无磷洗涤剂、不向河流倒垃圾,保证饮用水安全(喝烧开的水、定期清洗净水器)。课后作业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拥有健康。下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多喝功能性饮料增强体质 B.多吸电子烟不危害健康 C.常刷直播短视频增长见识 D.锻炼身体均衡营养身体好 2、下列关于用药与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有OTC标识的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B.新药、贵药比普通药疗效更好、更安全 C.进行人工呼吸前,应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D.毛细血管出血,可先将伤口冲洗干净再贴创可贴 3、健康的生活方式源于科学合理的健康理念,下列生活习惯与此不相符的是( D )。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B.拒绝吸烟、酗酒、熬夜,生活有规律 C.每日饮用足量清水,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每天餐后服用抗生素 4、下列关于OTC药物川贝枇杷膏及其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症状减轻后,我们可以自行减少药物剂量 B.川贝枇杷膏需医生开具处方单才能买到 C.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川贝枇杷膏是中药,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5、“二手烟”又称被动吸烟,指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下列关于“二手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烟雾进入呼吸系统的顺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烟的主要有害成分焦油和尼古丁完全可以被呼吸道清除 C.如果肺受损,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人长期接触“二手烟”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结合生活实例(如熬夜犯困、吃隔夜菜腹泻)讲解知识,搭配 “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 实验,让抽象内容具象化,学生参与度高,有效突破 “健康习惯重要性” 重点。 用膳食金字塔、药品说明书实物等素材,辅助理解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符合八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兼顾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 二、不足 对 “慎用 / 禁用 / 忌用” 区分、抗生素滥用危害讲解较浅,部分学生理解偏差; 心理健康维度仅简单提及,未展开活动,健康概念传递不完整; 实验环节部分小组操作慢,导致讨论时间不足。 三、改进方向 后续可增加 “药品说明书情景模拟”,补充心理健康小活动,课前培训实验助手,优化时间分配,强化知识应用与健康认知完整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