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学习主题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内容隶属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内容,而课标中对于本学段这一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参见例26、例27)。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参见例28)。 运算定律把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放在一起,加以系统编排,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揭示运算定律的例题都是以实际问题来呈现的,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不仅教材中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还让学生举出实际的例子,从矛盾的特殊性到矛盾的普遍性,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本单元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改变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因此在练习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样编排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单元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习目标: 1.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运算定律,掌握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选择算法。乘法分配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核心任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应用 情景引入,列出算式。 2.认真观察算式,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请你计算下列算式,比较学生作品谁的更简便,为什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应用 1.情景引入,列出算式。 2.认真观察算式,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请你计算下列算式,比较学生作品谁的更简便,为什么? 乘法分配律: 情景引入出示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买3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分享汇报。 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享,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 1.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2.算式有什么特点时,可以简便运算。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6课时: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整理与复习。 第一部分是加法运算定律1课时。 第一道例题是学习加法交换律。例题是通过一个成语故事“朝三暮四”的原意来呈现的。得出3+4=4+3后,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出加法交换律。 第二道例题是学习加法结合律。例题是通过计算三堆苹果个数的和来呈现的。可以先算前两堆的个数和,然后再加上第三堆的个数;也可以先算后两堆的个数和,然后再与第一堆的个数相加。两次计算结果相同。得出等式(8+4)+6=8+(4+6)后,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抽象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出加法结合律。 第三道例题是应用加法的这两个定律进行简使运算。 例题是同一道题目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原有的运算顺序计算,另种方法是应用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到应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优势,激发起学生学习应用的热情一一想学,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自觉地进行简算。 第二部分是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第一课时有三到例题。 第一道例题是学习乘法交换律。例题是通过计算笑脸的个数来呈现的。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以每行的个数为一份数。每行有5个,有4行,一共有笑脸54=20(个)。 (2)以每列的个数为一份数。每列有4个,有5列,一共有笑脸4x5=20(个)。 两次的计算结果相同。 因为有加法交换律的基础,所以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及字母表示都可以让学生来完成。 第二道例题是学习乘法结合律。例题是通过计算5箱香蕉可以卖多少钱来呈现的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先算每箱香蕉可以卖多少钱,再算5箱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2)先算5箱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然后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钱两次的计算结果相同。 因为有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所以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及字母表示都可以让学生来完成。 第三道例题是应用乘法的这两个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题是同一道题目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原有的运算顺序计算,另种方法是应用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到应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优势。 第二课时有一道例题,是学习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例题是通过购买3套衣服需要多少钱来呈现的。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先算一套的价钱,再算3套的价钱。 (2)先分别算出3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价钱,最后再求和。两次的计算结果相同。 因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比较难,所以要让学生多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再概括。第五道例题是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三课时例题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正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第二道题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整理复习2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