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11课 关注网络痕迹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了解网络痕迹的概念,了解查看网上学习记录、浏览器历史记 录、数字设备上网痕迹的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在线生活同样需要遵循日常行为规范,对网络痕迹要做 好日常管理与防护,形成关注网络痕迹与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习重点 查阅网上学习记录的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数字设备上网痕迹的途径学习准备 PPT、课堂练习、视频资源学习过程学习版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设计回顾:优化更新留痕迹 1.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看上节课时自己小组的作品。 2.全体学生思考:利用网络搜索可以对作品进行怎样的优化更 新 与同伴交流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记录要点并进行 补充。 1.教师呈现学生上节课协同编辑后的作品,进行简要点评。 2.组织引导:这是同学们上节课合作完成的小组作品,可以再 进行怎样的优化呢 教师根据学生举手回答的内容板书要点到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在线优化作品。 一方面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小组作品,另一方面为 本课查看浏览器浏览记录和学习平台记录准备素材。探索:认识网络痕迹 1.思考:使用在线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2.观察教师呈现的计算机使用痕迹界面,说一说痕迹背后的信 息。如“最近使用文档”帮助使用者了解最近打开的文件,方便查 找到最近需要的文件;在线编辑文档中有每个使用者进行过的操作 痕迹等。 3.全体学生思考“什么是网络痕迹”“在线活动会留下哪些网络 痕迹”,开展组内讨论并将结果记录在任务记录单上。 1.组织学生说一说使用在线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呈现之前学习过程中的计算机使用痕迹界面。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些使用痕迹能推断出的信息以及教师搜 集使用痕迹的方法。 3.教师揭示课题“关注网络痕迹”,并板书,观察各组学生的 讨论进度与方向。 4.教师提示学生关注任务记录单上“讨论并记录”的部分,并板书“发现网络痕迹”“是什么”“哪里来”。以下思维导图支架作 为参考,内容、顺序等可由师生讨论决定(见图1)。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概念—— 网络痕迹。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思考哪些在线活动会在网上留 下痕迹,初步感知网络痕迹的影响,为学生对网络痕迹进行深入学 习做好铺垫。建构:学习查询网络痕迹 活动一 在学习平台上查询网络痕迹 1.学生查看已经发布的学习主题、学习完成进度等学习痕迹,并和小组成员交流学习平台的使用体会。 2.根据自己在学习平台上查询到的记录,在自己的任务记录单上 记 录 好 相 关 数 据 ( 见 表 1 ) 。 活动二、查询浏览器上的网络痕迹 1.学生通过观看“查看浏览器历史记录”视频,探究浏览器历 史记录的查询方法并观察浏览器历史记录。 2.全体学生思考浏览器历史记录数据有什么价值。 3.探究不同浏览器查看历史记录的方法。 活动三 了解查看数字设备上网痕迹的途径 1.学生以观看视频或体验的方式了解查看数字设备上网痕迹的途径。 2.小组经验交流,继续补充填写任务记录单上“留下网络痕迹的在线活动”部分。 1.组织学生观察学习平台上自己账号下的学习痕迹,和小组 成员交流学习平台的使用体会,思考学习平台上的学习痕迹有什么作用。 2.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板书“查询网络痕迹”和“学习平 台”,指导并确保学生顺利登录学科平台并浏览主题内容。观察学 生记录数据的情况。 1.教师展示视频与图片的位置,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见图2、 图3)。(视频以文件形式分发或提前编辑在学习平台上) 2.请学生根据视频“查看浏览器历史记录”或者图片提示,尝 试查询浏览器历史记录。教师将“浏览器”板贴贴到黑板上。 ③ 教师观察学生达成情况,若不太理想,则请一名顺利完成的学生上台演示查询方法。 ④ 引导学生尝试查看不同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从以下浏览器中的1—3种进行尝试,完成后在对应的浏览器图标后画“ √ ”(见图4)。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了解查看数字设备上网痕迹的方法。教师将“电子设备”板贴贴到黑板上。 2.教师组织学生上台体验不同数字设备,以投屏方式呈现给全体学生。 3.活动小结:用各种数字设备上网的信息可以被系统或平台记录下来,形成可追溯、可查询的上网痕迹。这些上网痕迹的数据具备不同的价值。 通过观察、记录学习平台的使用痕迹数据,思考学习平 台使用痕迹的作用,进一步感知网络痕迹无处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学生通过对常见电子设备、网络平台的使用记录进行查 询与思考,从生活经验出发,实现“做中学、用中学”,亲身感受网络痕迹的应用与价值,进一步认识网络痕迹。应用:案例分析强意识 活动四 典型案例分析强意识 1.全体学生思考:在网上能不能随意发布信息 为什么 2.选择典型案例开展深入讨论,思考:他们在网上留下了哪些 网络痕迹 提出至少三条针对该案例的信息安全防护建议。 3.小组推荐代表进行观点分享。 1.引导学生思考:在网上能不能随意发布信息 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做简单小结。教师将“分析网 络痕迹”板书贴贴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从下面的几个案例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小组的学习 案例,并思考问题。 4.教师在各个小组针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巡视每个 小组,记录生成性评价观察点,必要时给予提示和点拨。 5.教师在小组汇报时,提供发言模板,关注学生的表达是否通顺与清楚。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针对网络痕迹 的安全和保护问题选择案例,通过小组头脑风暴的方式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网络痕迹,了解网络痕迹的具体影响和解决方法,渗透信息 意识、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小结:知识整理与学习评价 观察板书,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小结与知识梳理。 完成课堂评价单(见表2)。 1.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记录单梳理与知 识小结。 2.引导学生完成对这一课的学习评价。 3.收集学生课堂评价单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 学业水平及过程表现。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交流和自评的形式,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知识,了解学生对网络痕迹概念的掌握及其对网络痕迹查询方法 与价值的了解程度。作业指导板书第11课 关注网络痕迹任务记录单活动一 在学习平台上查询网络痕迹根据自己在学习平台上查询到的记录,在自己的任务记录单上记录好相关数据 (见表1) 。表1 学习平台使用痕迹记录表学习平台内容 数据记录主题参与作品数量作品平均得分评论数被评论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1课 关注网络痕迹.docx 第11课 关注网络痕迹记录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