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案+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案+学习单

资源简介

课题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讨论与交流,了解信息社会中数字身份存在的形式。 2.通过常见在线生活场景分析,感受数字身份的使用与管理。 3.结合学习资源,探究数字身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保护方法,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信息社会中数字身份存在的形式、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数字身份的使用与管理。
学习准备 PPT、课堂练习、视频资源
学习过程
学习版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设计
回顾:网络痕迹与数字身份 1.观察上节课学生的三份在线学习材料:中小学信息科技学台“个人中心”界面截图、社交平台分享的图片、浏览器历史记 录截图。 2.自主思考三份材料中提供了关于该同学的哪些个人信息,例 如学校、年级、兴趣爱好等。 3.积极举手参与,分享发现的用户信息。 1.教师出示三份某同学的在线学习、在线社交、在线购物三个 常见在线场景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 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在线活动时,很多信息都会被记录下 来,用这三份材料引导学生推测出用户信息。 3.学生思考结束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发现的用户信息。鼓励学 生观察与发现更多信息,联系上节课网络痕迹的相关知识内容,引 出本节数字身份的内容。 回顾网络痕迹内容,在推测用户信息的活动中,学生感 知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都存在虚拟数字身份,从而引出本节数字身份的内容。
讨论:在线生活与数字身份 活动一 感受数字身份应用 1.观看无人酒店入住视频,在入住时登录账号,刷身份证验证 身份,刷脸支付费用。思考在办理入住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字身 份账号信息 认证的方式是什么 2.结合视频与教材内容,根据就近原则,延续上节课的四人 学习小组,互相说一说什么是数字身份,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身份。 3.小组分享,交流汇报。 活动二 分析常见在线生活场景中的数字身份 1.打开“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在线协同表格(见表1)。 2.根据上节课所选的学习主题,小组讨论在该主题下体验过哪 些数字身份,认证的方式有哪些。 3.小组明确组内分工并记录,汇总讨论结果。 4.汇报员代表小组汇报结果。 1.教师根据学生前后座位,组建四人学习小组,要求明确组内分工 。 2.教师播放无人入住酒店视频。 3.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汇报员汇报视频中出现的数 字身份,教师根据内容补充与评价。 1.教师出示任务记录单,演示在线协同表格填写与提交方式。 ②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积极 分享交流。 ③教师巡视并根据小组作答情况,进行适当举例示范,依据各 组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与评价。 这一环节采用的是分组讨论教学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分组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数字身份,为认识保 护数字身份的必要性做好铺垫。 本环节采用任务式教学法,让学生延续之前的学习主题, 感受在线生活场景中的数字身份。 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在线生活与数字身份形成新的认知。
建构:数字身份的安全隐 患 1.打开“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习平台”,根据账号和密码登录学台。 2.在学习平台中查看“数字身份的安全隐患”主题学习中的 “探索”视频。 3.结合教材与视频,小组思考并汇总在所选主题下数字身份可 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完成“第12课保护数字身份”在线协同表格 相关内容。 4.汇报员代表小组汇报结果。 1.教师在学习平台中创建“数字身份的安全隐患”主题学习, 提供学习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平台数字身份开展“数字身份的安全 隐患”主题学习。 3.教师请小组汇报员回答,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平台的数字身 份的同时,发现在具体场景中数字身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 保护数字身份的意识。 4.针对各小组的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与评价。 本环节学生利用学习平台账号与密码,体验数字身份, 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同时,结合所选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与视频的 学习中,发现数字身份可能存在的风险。
应用:保护数字身份 1.打开“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习平台”,根据账号和密码登录学习平台。 2.在学习平台中查看“数字身份保护方法”主题学习中的“探索”视频。 3.结合教材与视频,小组思考上一环节梳理的安全隐患,提出 并汇总相应的数字身份保护方法,完成“第12课保护数字身份”在线协同表格相关内容。 4.汇报员代表小组汇报结果。 ① 教师在学习平台中创建“数字身份的保护方法”主题学习,提供学习视频。 ②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平台数字身份开展“数字身份的保护方法”主题学习。 ③ 教师请小组汇报员回答,引导学生结合数字身份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法。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和教师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各小 组围绕资源包与数字身份安全隐患,讨论并提出保护数字身份的方 法。同时提供给学生不同的结果呈现方式,与本单元第10课“绘制 在线生活”内容相呼应。
课堂小结 反思提升 1.观察板书,回顾数字身份的多种形式与保护数字身 份的常见方法。 完成课堂评价单(见表2)。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数字身份,感受保护 数字身份的重要性,再次熟悉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评价单的自我评价部分。 结合板书进行总结,达成学习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作业指导
板书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任务记录单
活动一 分析常见在线生活场景中的数字身份
1.打开“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在线协同表格(见表1)。根据上节课所选的学习主题,小组讨论在该主题下体验过哪 些数字身份,认证的方式有哪些。
表1 “保护数字身份”在线协同表格
小组成员分工信息
组长 记录员
技术员 汇报员
主题
场景 数字身份 认证方式
□密码登录 □二维码扫一扫 □刷脸验证 □指纹识别 □声音识别 □其他
数字身份的安全隐患
所填在线场景中可能存在哪些数字 身份的安全隐患 □使用公共WIFI □丢弃快递包装或者车票 □处理淘汰的数字设备 □APP登记个人信息 □浏览不明网站 □其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