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1课《步骤依次执行》教案【黔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第1课《步骤依次执行》教案【黔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步骤依次执行》教学设计
课题 步骤依次执行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到算法顺序性在信息处理和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顺序算法应用场景。计算思维:通过分析顺序步骤的逻辑关系,培养按规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判断步骤顺序的合理性并优化简单流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运用流程图工具呈现顺序算法,尝试用数字化方式设计和展示步骤流程,提升数字化表达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理解在团队协作中,遵守既定步骤顺序是对他人和任务的负责,培养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算法中执行顺序需要清晰和明确。
教学难点 1、明确算法执行有始有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活动背景小智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他希望顺利完成升旗任务。小慧想从算法的执行角度来帮助他。那么,算法是怎样执行的 算法被执行时会有哪些特征 让我们和小慈一起,在帮助小智顺利完成升旗任务的同时继续研究算法。2、单元目标1、认识顺序结构,知道算法能被计算机执行并验证。2、体会能够执行的算法有明确、可执行的操作步骤,能在有限步骤内执行完毕。3、形成算法只有能够被执行才具有意义的观念,坚定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信念。3、新知导入观看视频如何才能顺利完成升旗仪式呢 首先要了解升旗仪式的步骤。只要按照步骤执行,就能够顺利完成升旗仪式。 学习新知引入,观看教学视频。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际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引导学生清晰所学重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执行顺序要清晰要想顺利完成升旗仪式,首先需要知道其中含有几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活动一:探析升旗仪式过程中的步骤1.你知道升旗仪式的一般流程吗 选择其中一个步骤,并用自然语言向周围的同学进行描述。出旗:护旗手迈着整齐步伐,托举国旗从指定位置走向旗杆。升旗:升旗手启动装置,国旗随国歌缓缓上升,众人行注目礼。2.按升旗仪式的流程选择相应的步骤填入下图各框中。想一想,能否调整这些步骤的顺序 不可调整顺序。例如先升旗再出旗违背逻辑,国旗无法从起点升起;扬旗若在升旗后进行,国旗已展开不规范,步骤混乱会导致仪式失效。升旗仪式的步骤很清晰,并且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调整。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执行要求通过依次了解每个步骤就能明白升旗仪式的执行流程。与升旗仪式一样,如果要执行算法,执行者必须明白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每个步骤要执行的具体内容。因此,算法的每个步骤必须是明确的。升旗仪式是有顺序的,算法也一样。算法按顺序依次执行步骤,且步骤之间不能被打断,不能调整顺序。如图3-1-1所示,这样的结构称为算法的顺序结构。活动二:分析升旗仪式步骤的执行你能用流程图描述升旗仪式的步骤吗 完善图3-1-2,思考:在整个升旗仪式过程中,每个步骤被执行了几次 在顺序结构里,每个步骤按顺序依次执行,而且每个步骤只会被执行一次。拓展阅读顺序错误的后果分析电器使用顺序错误:使用洗衣机时先放衣服再加水通电,若水位不足会损坏电机,增加维修成本,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作业完成顺序错误: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导致简单题没时间完成,难题也可能没思路,影响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组装玩具顺序错误:组装积木时跳过基础拼接步骤直接装零件,导致玩具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无法正常使用。二、算法执行有始终作为升旗手,怎样保证升旗仪式顺利完成呢 活动一:描述升旗仪式算法回忆自己学校的升旗仪式,请你完善如图3-1-3所示的流程图,并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步骤才能保证升旗仪式完成。老师:升旗手及护旗手就位后,他们后续的活动需要听到主持人说“升旗仪式开始!”才会继续,当国旗升顶并且升旗手将旗绳国定好后,整个升旗仪式才结束。和升旗仪式类似,每个算法都有开始和结束,并且步骤是可数的,因此算法一定会在有限步骤内执行完成。小科提示:“算法一定会在有限步骤内执行完成” 是算法的核心特征之一,称为有穷性(或有限性)。这一特征确保算法不会陷入无限循环或无限操作,最终必然能得出结果或终止。步骤数量的有限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是确定的,且整个过程的步骤总数是有限的 —— 无论步骤多少(哪怕是成千上万步),最终一定会有一个 “终点”。避免无限循环的关键若算法中包含循环结构,其循环条件必须在有限次重复后变为 “不满足”,从而终止循环。与 “效率” 的区别有穷性不要求算法 “快速完成”,只要求 “最终会完成”。哪怕一个算法需要执行 10 年才能结束(步骤有限但极多),只要步骤总数确定,就满足有穷性;但如果永远停不下来,就不符合算法的定义。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19—21页相关课堂练习题。四、拓展延伸1、顺序逻辑的核心特征确定性: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定义和结果,无歧义。例:计算 “1+2” 时,步骤 “读取 1 和 2”“执行加法运算”“输出结果 3”,每步操作的目标和结果都明确。不可中断性:步骤按顺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插入其他无关操作。例:做 “先洗手再吃饭” 时,必须先完成洗手的全部步骤(开水龙头→搓洗手液→冲洗→关水龙头),才能开始吃饭,不能在洗手中途插入 “看电视” 等操作。顺序性:严格按照预定的先后顺序推进,前一步完成后才能执行后一步。例:登录账号时,顺序为 “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点击登录”,必须先输入用户名,才能进行后续操作,不能颠倒顺序。2、算法的其他结构除顺序结构外,算法还有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两种基本结构:选择结构(分支结构):根据条件判断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分支操作。if-else可以处理范围判断(如分数>= 60)支持复杂逻辑组合(如 年龄>18有身份证)灵活但容易嵌套过深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可以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直到不满足循环条件为止。循环结构分为 for、while、do-while 三种循环语句。 完成活动:探析升旗仪式过程中的步骤。完成填空。完成活动:分析升旗仪式步骤的执行。进行拓展阅读。完成活动:描述升旗仪式算法。学习小科提示。完成课堂练习。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析升旗仪式过程中的步骤,形成执行顺序清晰有序的意识。用流程图进行升旗仪式步骤顺序填空,明确顺序正确的重要性,并强化算法也需要注重顺序性。完善升旗仪式流程图步骤填空,思考在顺序结构里步骤执行的次数。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认识流程顺序错误造成的后果,强化顺序正确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回忆并完成升旗仪式流程图算法分析和填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算法有始有终概念的把握。拓宽所学,帮助学生理解”算法一定会在有限步骤内执行完成”。在课堂练习中强化所学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堂小结 步骤依次执行1、进行新知引入2、执行顺序要清晰3、算法执行有始终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记录自己早晨从起床到出门上学的全部步骤,标注顺序并说明能否调整,写出调整后的后果。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