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节 劳动大比拼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节 劳动大比拼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第二单元 第5节 劳动大比拼
课题 劳动大比拼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劳动大比拼》该课时教材以学校包饺子比赛为情境,编排了 “包饺子争霸赛 — 包饺子团体赛” 的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累计计数原理、嵌套式循环结构,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及用 Mind + 编程验证算法的方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算法知识与劳动场景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能帮助学生感受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累计计数的步骤原理,理解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逻辑。2、能分析嵌套式循环结构的执行路径,掌握复杂任务的分步解决方法。3、能结合图形化编程工具编写或修改程序,验证算法并解决生活中的计数问题。4、在信息统计与技术应用中,确保数据准确、守规范、尊伦理、保公正,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重点 能说出累计计数的步骤原理,理解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逻辑。
难点 在信息统计与技术应用中,确保数据准确、守规范、尊伦理、保公正,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5课 劳动大比拼学校举办了一场包饺子比赛。这不仅是包饺子高手的技艺比赛更是全班同学齐心协力、为集体荣誉拼搏的比赛。然而,在如此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如何才能快速精准地统计出饺子的数量呢 知目标:1.能说出累计计数的步骤和原理。2.能用流程图描述累计计数的算法。3.能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中的嵌套式循环结构。4.能分析嵌套式循环结构的执行路径。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明确目标,聚焦饺子数统计讨论 借比赛情境激发兴趣,引出统计问题
讲授新课 一、包饺子争霸赛勤思考电子计分器的计分过程与人类的计分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1、基础逻辑一致:均依预设规则,需原始数据,以输出明确分数为共同目标。2、核心执行差异:电子程序化快准但僵化,人类主观灵活却易受状态影响出误差。3、应用场景互补:电子适标准化场景,人类适主观场景,常结合兼顾效率与灵活。电子计分器依靠程序软件来计分,它会按照既定的算法计算每次的数值,随后根据计算结果输出显示。细探究电子计分器在计分和显示过程中出现不断重复操作,直到数值达到100为止,比赛结束,计分停止,让我们用循环结构来分析它的算法。1.数值的变化规律是从1开始,每次递增1,直至达到100。2.每次计分都会重复的操作是计分数值加1。3.每次执行计分流程时必须先判断当前数值是否小于100。4.循环条件是数值小于100。巧设计1.包饺子争霸赛比拼的是谁先包完 100个饺子,计分数值为 100。请分析计分算法的执行过程,完成“从1到100的电子计分器”流程图(见图2-5-1)。我们可以根据流程图,编写“饺子计分器”程序,编写程序需要运用以下相关程序指令(见表 2-5-1)。细探究1.打开 Mind+ 软件,参考以下编程提示,完成“饺子计分器”程序编写(见图2-5-2)。2.运行程序,检验成效。“百战百胜”包饺子争霸赛过后就是“十全十美”包饺子团体赛,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派42名同学参与包饺子,进行团体赛的冠军角逐。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10个饺子托盘,每个托盘可以摆放24个饺子。各班级需尽快完成10盘饺子的制作,最快完成的班级获胜。计分规则:每完成1盘饺子得1分,电子计分器会实时显示各班级的分数,分数范围为1至 10分。二、包饺子团队赛勤思考为了实现团体赛的计分规则,应如何设计电子计分器算法,才能既检测每个托盘的状态,又记录完成的总盘数呢 答:可通过嵌套循环设计算法:外层循环控总盘数(≤10),内层循环检测单盘饺子数(≤24),每满 24 盘数加 1 并重置单盘计数,满 10 盘终止。循环结构包含循环条件和循环体两部分。如果一个循环结构的循环体里面包含另外一个循环结构,就会构成一个既有内循环、又有外循环的嵌套式循环结构。在嵌套式循环结构中,外循环负责控制整体任务的进度内循环则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子任务。在嵌套式循环结构的执行逻辑中,系统会优先执行内循环,完成所有子任务后,再返回外循环,继续推进主任务进程。这种结构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循环条件,进而完成更复杂的任务。细探究根据团体赛的要求,我们可以在“饺子计分器”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嵌套式循环结构进行调整。从1到100的饺子数量计分改为从1到240。在原来的循环结构基础之上,将循环条件从“小于等于 100”改为小于等于240。第一个循环结构里执行的操作是统计完成的托盘数,每完成1盘,托盘数加1。第二个循环结构里执行的操作是统计每盘的饺子数,每包好1个饺子,饺子数加1,直到达到24个。巧设计1.请绘制每满 24 个饺子就记1分的电子计分器流程图。2.每当盘子数增加1之后,需要重新累计下一盘的 24 个饺子,那么原来存放饺子数量的变量(当前值为24)该如何处理呢 细探究1.打开 Mind+ 软件,参考以下编程提示,完成“数饺子盘数”程序编写(见图2-5-4)。2.运行程序,检验成效。乐交流生活中还有很多算法使用了嵌套式循环结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例子,分享给同学们吧!以超市自助结账机计价流程为例,其核心是嵌套式循环结构。外循环负责 “逐个接待排队顾客”,每服务完一位顾客,外循环推进一次;内循环负责 “逐个扫描单个顾客的所有商品”,扫完该顾客商品后内循环结束。外循环管整体流程,内循环管细节任务,和课上 “饺子计分器” 逻辑相通,直观易理解。三、课堂练习1、电子计分器的算法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描述?( )A. 仅自然语言 B. 仅流程图C. 自然语言和流程图 D. 以上都不对2、在嵌套式循环结构中,外循环的作用是( )。A. 完成具体子任务B. 控制整体任务进度C. 无实际作用D. 以上都不对3、循环结构只包含循环体,不包含循环条件。( )4、可以使用 Mind + 软件编写程序来验证 “饺子计分器” 算法。( )5、流程图只能表示算法的顺序结构,不能表示分支和循环结构。( )6、在 “饺子计分器” 算法中,每次包好一个饺子都需要执行计分操作,这体现了循环结构的重复执行特点。( )7、跨学科知识在 “劳动智慧靠算法” 单元中没有涉及。( )四、拓展延伸1、 Mind+循环2、算法历史渊源3、算法实现工具4、生活中的算法五、单元小结在本单元,我们已经通过身边的案例体验并理解了算法的描述方式基本结构以及编程验证算法。请结合思维导图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评星级回顾并评价自己和同伴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思考并回答二者在逻辑、执行上的异同分析计分数值变化、重复操作与循环条件绘制 “从 1 到 100 电子计分器” 流程图打开 Mind+,编写并运行 “饺子计分器” 程序思考并回答团体赛计分器的算法设计思路分析嵌套循环下计分算法的调整逻辑绘制流程图,思考饺子数量变量处理方法用 Mind + 编写并运行 “数饺子盘数” 程序分享生活中嵌套循环结构的算法例子独立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学习 Mind + 循环、算法历史等拓展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回顾单元算法知识对自身及同伴单元学习情况评星级 对比理解差异,为后续知识奠定基础理解循环结构在计分中的应用逻辑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累计计数算法编程验证算法,提升实操能力引导用嵌套循环解决复杂计数问题掌握嵌套循环执行路径与应用深化嵌套循环算法的流程图表达编程验证嵌套循环算法,巩固知识联系生活,感受算法实际应用价值检测知识掌握,及时巩固重点拓宽知识面,加深算法整体认知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明确知识掌握薄弱点
布置作业 选择 “家庭家务计分器” 场景,用自然语言写算法步骤,手绘流程图,可选 Mind + 编程序验证,提交步骤、流程图。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劳动大比拼》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算法不只是课本里的逻辑,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核心”。以后不管是设计计分器、分析生活场景,还是尝试编程验证,都要先思考 “步骤清晰吗?逻辑合理吗?能解决问题吗?”。再也不觉得算法离我们很远,也不用担心面对重复、判断类问题时没有思路了。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