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等式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等式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从算式到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2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重点】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
新课导入
等式的左边
等式的右边
等号
对比天平与等式,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号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两边保持平衡.
新知探究
知识点 等式的性质
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
; ; ;④ ;
7;⑥ 2 + 5 = 7;⑦3×6 = 18;⑧ 5x + 6 = 17;
; .





★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我们可以用a = b 表示一般的等式.
新知探究
一些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方程的解,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还要研究怎样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研究解方程,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首先,给出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等式两边可以交换.如果a=b,那么b=a.
相等关系可以传递.如果a=b, b=c,那么a=c.
新知探究
等式的左边
等式的右边
思考1: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
思考2: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质量的砝码.
天平仍然平衡
天平仍然平衡
通过观察天平,思考下列问题,天平是否平衡.
新知探究
思考3:在小学,我们已经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正数,同时乘同一个正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正数,结果仍相等.引入负数后,这些性质还成立吗 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数试一试.
新知探究
天平两边同时
天平仍然平衡.
加入
拿走
相同质量的砝码,
相同的数 (或式子),
等式两边同时
加上
减去
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加 (或减) 同一个数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等式的性质1
探究:
新知探究
等式的左边
等式的右边
思考4:天平两边同时增加2倍的相同质量的砝码,3倍呢?n倍呢?
思考5:天平两边同时减少2倍的相同质量的砝码,3倍呢?n倍呢?
天平仍然平衡
天平仍然平衡
通过观察天平,思考下列问题,天平是否平衡.
新知探究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如果 a = b (c ≠ 0),那么 .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练习 已知 mx = my,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x = y B. a + mx = a + my
C. mx-y = my-y D. amx = amy
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 1,可知 B、C 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 2,可知 D 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 2,A 选项只有 m ≠ 0 时才成立,故 A 错误,故选 A.
A
注意:此类判断等式变形是否正确的题型中,尤其注意利用等式的性质 2 两边同除以某个字母参数时,只有这个字母参数确定不为 0 的情况下,等式才成立.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
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 + 7 = 26;
分析:要使方程x+7=26转化为x=m(常数)的形式,需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减7就得出x的值,类似地,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将另外两个方程发化为x=a的形式.
(2) -5x = 20;
(3)
新知探究

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
课堂小结
1.等式的性质1: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3.运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化归”为最简形式 x = m.
2.等式的性质2: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如果 a = b (c ≠ 0),那么 .
课堂训练
1.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
A. 由 3x-1= 2x + 1 得 3x-2x = 1 + 1
B. 由 7 + 5 = 12 得 7 = 5 + 12
C. 由 3(x + 1) = 3y + 1 得 x +1 = y + 1
D. 由 a + 3b = c-6 得 a = c-18b
课堂训练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 x=y,则 x+2=y-2
B. 若 2x=y,则 6x=2y
C. 若 ax=2,则 x=
D. 若 x=y,则 x-c=y-c
D
课堂训练
3.在物理学中,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导体的电阻 R 之间有以下关系:
去分母得 IR = U,那么其变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相等
课堂训练
4.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 x + 3 = 6; (2) 0.2x = 4;
(3) -2x + 4 = 0; (4)
解: (1) x = 3. (2) x = 20.
(4) x =-4.
课堂训练
5.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和方程 3x -10 = 5
的解相同,求 m 的值.
解:方程 3x-10 = 5 的解为 x = 5,将其代入方程
,得到 ,解得 m = 2.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从算式到方程
5.1.2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重点)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对比天平与等式,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号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两边保持平衡.
[课件展示]
二、新知探究
(一)等式的性质
[提出问题]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
①ab;②2a-5b;③xy+y2-4;④-a ;⑤7;⑥2 + 5 = 7;⑦3×6 = 18;⑧5x + 6 = 17;
⑨a+b=b+a;⑩S=πr2.
解:⑥⑦⑧⑨⑩是等式.
[归纳总结]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我们可以用a = b 表示一般的等式.
一些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方程的解,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还要研究怎样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研究解方程,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首先,给出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
等式两边可以交换.如果a=b,那么b=a.
相等关系可以传递.如果a=b, b=c,那么a=c.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天平,思考下列问题,天平是否平衡.
思考1: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
解:天平仍然平衡.
思考2: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质量的砝码.
解:天平仍然平衡.
思考3:在小学,我们已经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正数,同时乘同一个正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正数,结果仍相等.引入负数后,这些性质还成立吗 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数试一试.
探究:
[归纳总结]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 (或减) 同一个数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天平,思考下列问题,天平是否平衡.
思考4:天平两边同时增加2倍的相同质量的砝码,3倍呢?n倍呢?
解:天平仍然平衡.
思考5:天平两边同时减少2倍的相同质量的砝码,3倍呢?n倍呢?
解:天平仍然平衡.
[归纳总结]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结果仍相等.
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如果 a = b (c ≠ 0),那么 .
[典型例题]例1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明依据:
(1) 如果2x=5-x,那么2x+_____ =5;
(2)如果m+2n=5+2n,那么m=_____;
(3) 如果x=-4,那么_____·x=28;
(4)如果3m =4n,那么m=_____·n.
解: (1) 2x+_x_ =5;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x,结果仍相等.
(2) m=__5__;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减2n,结果仍相等.
(3) __-7__·x=28;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7,结果仍相等.
(4)m=__2__·n;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除以2,结果仍相等.
[针对练习]已知 mx = my,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A. x = y B. a + mx = a + my
C. mx-y = my-y D. amx = amy
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 1,可知 B、C 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 2,可知 D 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 2,A 选项只有 m ≠ 0 时才成立,故 A 错误,故选 A.
注意:此类判断等式变形是否正确的题型中,尤其注意利用等式的性质 2 两边同除以某个字母参数时,只有这个字母参数确定不为 0 的情况下,等式才成立.
(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典型例题]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 + 7 = 26; (2) -5x = 20;(3)
分析:要使方程x+7=26转化为x=m(常数)的形式,需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减7就得出x的值,类似地,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将另外两个方程发化为x=m的形式.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7,得
x + 7-7= 26 -7.
于是 x = 19.
(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得
-5x÷(-5) = 20÷(-5).
于是 x = -4.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5,得-x-5+5=4+5.
化简,得-x=9.
方程两边乘-3,得 x = -27.
[归纳总结]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
三、课堂小结
1.等式的性质1: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2.等式的性质2:如果 a = b,那么 ac = bc;
如果 a = b (c ≠ 0),那么.
3.运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化归”为最简形式 x = m.
四、课堂训练
1.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
A. 由 3x-1= 2x + 1 得 3x-2x = 1 + 1
B. 由 7 + 5 = 12 得 7 = 5 + 12
C. 由 3(x + 1) = 3y + 1 得 x +1 = y + 1
D. 由 a + 3b = c-6 得 a = c-18b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若 x=y,则 x+2=y-2
B. 若 2x=y,则 6x=2y
C. 若 ax=2,则 x=
D. 若 x=y,则 x-c=y-c
3.在物理学中,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导体的电阻 R 之间有以下关系:
,去分母得 IR = U,那么其变形的依据是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相等.
4.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 x + 3 = 6; (2) 0.2x = 4;
(3) -2x + 4 = 0; (4)
解: (1) x = 3. (2) x = 20.
(3) x = 2. (4) x =-4.
5.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和方程 3x -10 = 5
的解相同,求 m 的值.
解:方程 3x-10 = 5 的解为 x = 5,将其代入方程 ,得到 ,解得 m = 2.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对于课堂上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很直观感受到天平与等式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老师则通过引导,将试验的结论和等式的性质联系起来.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也是代数方程的基础,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性学习方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方程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