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了解同余法的思想,掌握用同余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通过用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掌握同余法的程序实现,进一步体验算 法的多样性。 3.通过与枚举法和筛选法的对比分析,感受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执行效率的 差异。学习重点 掌握用同余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学习难点 掌握同余法的程序实现学习准备 PPT、任务记录单学习过程学习版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设计回顾:温故知新,引发思考 请2名学生说一说枚举法和筛选法的思想特征。 先归纳两种算法的区别,如枚举法——逐一验证;筛选法—— 逐一删除;再提出“韩信点兵”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探 索 :学习新知,共寻规律 活动一 寻规律 1.在任务记录单中按要求完成活动一的内容。请2名学生交流思考结果,其他学生补充交流。 2.小组内讨论表格中数据的规律,思考被除数与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1)23、128、233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分别是多少 (2)相邻被除数的差值与除数3、5、7是什 么关系 1.发放任务记录单,出示表格。 2.巡视各小组的讨论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被除数的差值 与3个除数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一起总结同余法的定义: 两个整数除以同一个整数时,若余数相同,则对于除数,这两个整数同余。 六年级学生理解同余法有一定难度,故采用小组讨论和教师辅助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求余表格,明确思考角度,引导学生在观察被除数、除数和余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新知,共 同寻找同余法的规律,为接下来用同余算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打好基础。建构:同余点兵,环环相扣 活 动二 同余法的抽象与建模 小组合作,在任务记录单中填写“寻找同余数”表格。 2.观察表格内容并在组内讨论: (1)两张表格包含了哪些共同的关键要素 (2)什么情况下“+105”,什么情况下“— 105” (3)“+105”或“ 一 105”的目的是什么 3.学习数轴知识,归纳同余法求解模型。 活动三 同余法的算法设计 1.在任务记录单中完成设计:在右侧3个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 语句,填写到流程图中的正确位置上。 2.组内讨论每个流程框内容的含义。 3.沿着流程线的方向,走一遍程序运行路线。 1.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留意是否计算正确。 2.引导学生分别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观察数值的变化情况,概 括出共同的关键要素,并思考这些要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出示数轴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正确解的范围”的界定 作用。教师总结:“+105”或“一105”的目的都是调整数值在 1000~1100范围内。与学生一起生成算法模型。 1. 巡视学生的填写情况,及时纠错。 2.出示流程图含义说明,为学生提供梳理支架。 3.观察学生走流程图的顺畅度,引导学生理解同余法。 采用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填写 “寻找同余数”表格的过程中,探索同余法本质,发现规律;再借助数轴直观地探讨数据变化规律,总结出用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求解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学习内容——用流程图进行算法设计。 鉴于流程图的循环结构嵌套分支结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故以流程图框架和备选项形式设计支架,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先讨论流程框中内容的含义,再沿流程线走一走流程,将数轴模型转换成流程图,深入理解同余算法。本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同余算法的抽象与建模,也为同余算法的程序实现奠定基础。应 用:编程实现同余法 1.在任务记录单中,参照流程图在横线上填写Python代码,补充完善程序。 2.在计算机中运行Python, 输入程序并运行调试,得出最终剩余的士兵数量。 1.出示代码,巡视引导小组成员发挥所长,同时进行代码补充 与代码编写。 2.关注各小组调试Python 程序的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程 序编写习惯,提高输入代码的正确性。 用左右对照表的形式培养学生建立流程图与程序代码的 关联。相较于编写整句代码,这种代码填空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难度,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补充代码与编写代码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时间,保证在课内 完成代码运行调试,并获得最终结果。总结:“三法”比较,练习巩固 1.讨论:比较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三种算法,哪种算法效 率更高 2.练习:若将上述“韩信点兵”问题的查找范围调整为 2500~2600,修改上述算法及程序,并输出结果。 观察学生的程序,解答部分学生的困惑。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的效率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回应回顾时提出的问题。通过作业,检 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与本课实例对照的方式,让学生比一比、 改一改,落实“能基于对算法的理解,设置和调试参数,观察相应 程序的执行”的学业要求。作业指导板书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 枚举法、筛选法、同余法 执行次数第12课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任务记录单活动一 寻规律小组内讨论表格中数据的规律,思考被除数与除数、余数之 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1)23、128、233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分别是多少 (2)相邻被除数的差值与除数3、5、7是什么关系 。活动二 同余法的抽象与建模小组合作,在任务记录单中填写“寻找同余数”表格。活动三 同余法的算法设计在任务记录单中完成设计:在右侧3个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 语句,填写到流程图中的正确位置上。表1求余被除数除数余数23321283223332235312853233532372128722372表2寻找同余数(1)满足条件的一个数+105+105+105+105+105+105+105+105233注:剩下士兵总数的范围为1000一1100。表3寻找同余数(2)-105-105-105-105满足条件的一个数1493注:剩下士兵总数的范围为10001100。开始否s<1000或s>1100 S←-S-k是否S←-S+ks<1000 s←-233k←-3×5×7是输出s的值结束图2同余法流程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课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docx 第12课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记录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