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二课时,内容为理解去括号法则,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内容解析
本课时主要内容为理解去括号法则,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在本章第1节“拼摆正方形”的活动中,学生曾经给出了几种不同的代数式,也通过代数式求值验证了结果的一致性,当时因缺少代数式运算的知识基础,并没有讨论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本课时延续了这个情境,体现了情境设计的整体性。学生通过思考这几个代数式本质上的一致性,可以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去括号法则。
教学目标
(1)经历去括号的活动,理解去括号的算理,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2)经历去括号的活动,从数到式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3)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去括号的法则,体会“数式通性”.
2.目标解析
(1)本节课通过本章第1节“拼摆正方形”的活动,拼图得到的四个代数式,这四个代数式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都出现过,每一种代数式的正确性已得到认同,但表达形式不同。这里通过对不同表达形式的比较,使学生自然地体会到去括号的必要性。
(2)教学时,鼓励学生尝试用运算律进行解释。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发展代数推理能力。第二、第三个式子含有减法运算,需要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变形,体会去括号法则和法则的算理。
(3)通过经历去括号法则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算理,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去括号的法则,体会“数式通性”。
学生已经学习了列代数式的基础上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本节课通过本章第1节“拼摆正方形”的活动,拼图得到的四个代数式,这四个代数式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都出现过,每一种代数式的正确性已得到认同,但表达形式不同。这里通过对不同表达形式的比较,使学生自然地体会到去括号的必要性。再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变形,体会去括号法则和法则的算理。去括号时括号前是“负号”,学生容易出错,引起注意。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及算理。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上一节用小棒拼摆正方形时,我们得到了几个不同的代数式。
它们都表示拼摆个正方形所需小棒的根数,因此应该相等。对此,你能用运算律加以解释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点1 去括号
追问1:前面三个代数式用运算律化简的结果是什么?这四个代数式相等吗?
可见,这四个代数式是相等的。
尝试 ·交流
追问2:某人带了α元钱去商店购物,先后花了b元和c元,他剩下的钱是多少元 如何表示
可以表示为,也可以表示为因此。
追问3: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将下列各式去括号。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与同伴进行交流。
归纳总结: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典例分析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分析】括号前面系数是+1或-1的,按照法则去括号;括号前面系数不是+1和-1的,先按照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将括号内各项都乘系数的绝对值,再按照法则去括号。
【详解】解:
探究点2 理解运用去括号法则
思考·交流
追问:你认为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交流归纳:在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的情况,去括号时要改变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并注意将原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乘系数的绝对值。教师应进一步强调“去括号”的本质就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典例分析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水流速度是.
(1)后两船相距多远?
(2)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进行化简.
【详解】解: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1)
可知,后两船相距200.
(2)
可知,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1.已知整式,整式M与整式N之差是.
(1)求出整式N;
(2)若a是常数,且的值与x无关,求a的值.
【详解】解:(1)

(2)∵,


∵结果与x值无关,
∴,
解得:.
(设计意图:强化去括号法则)
课本课堂练习:1.计算:
答案:1.
(设计意图:学完新知识后及时进行课堂巩固练习,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新知的记忆,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还可以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2025上·河南濮阳·七年级统考期末)(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详解】(1)解:

(2)解:
当时,原式.
2.(2025上·四川遂宁·七年级统考期末)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详解】解:原式

当,时,
原式.
(设计意图:在学习完知识后加入中考等真题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考试方向,熟悉考试题型,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应考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连贯性)
必做题:习题3.2第5、6题.
探究性作业:习题3.2第10、11题.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 )
主板书 3.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 探究点1 去括号法则 探究点2 理解运用去括号法则 课堂小结 副板书 例题 学生练习板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