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 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 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 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课为新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第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核心知识点是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简单计算。主要涉及运算顺序(先括号、再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与符号处理,为后续学习整数和分数混合运算以及代数式运算奠定基础。
2.内容解析
教材通过实例“正方形面积”及“含乘方、括号的运算”引导学生理解多重运算的先后顺序,并总结“四步法”: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遇括号则先括号内运算。典例展示运算步骤及错误易发点,强调有理数加法与乘法的本质,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要领。
1.教学目标
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发展运算能力。
2.目标解析
通过观察正方形面积等情境问题,认识乘方与加减、乘除的优先级。
借助典例训练,巩固简单有理数运算技巧,并规范运算步骤。
在解决含多个运算符的常见问题中,增强学生运算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并正确运用运算顺序,尤其是乘方与括号优先。
教学难点:在运算步骤多、符号易混时,保持思路清晰并有效避免负号错误。
学生已具备小学阶段混合运算经验,但对乘方及括号优先的认知尚不牢固,易忽略负号与括号作用。通过实例演示和分层练习,可引导学生在具体计算中落实运算顺序并增强准确性,为后续学习代数式运算打下坚实基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情境:
1.
(1)有两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它们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如何列式计算?
解法1:
解法2:
教师提问:这个算式含有几种运算?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运算的?
(2)当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倍,面积是多少?如何列式计算?
解:
教师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对混合运算已经了解一些方法,那么在有理数范围内加入乘方运算后,运算顺序应该如何调整?请思考并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正方形面积”这一生活情境,将学生已有的小学混合运算经验自然过渡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通过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探究点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师生互动:
教师演示:在小学学习中,混合运算通常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先算括号内;现在又多了“乘方”运算,那么对于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该如何确定运算顺序?观察下面算式,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思考: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方,然后从左到右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讨论交流,共同总结可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三级),后乘除(二级),再加减(一级),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注意: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运算,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是第三级运算,运算顺序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级运算.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如果有括号,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讨论和示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中新增加的“乘方”优先掌握原则,突出括号优先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要点。
探究点2:典例分析与运算技能巩固
1.典例分析:
例1计算:
9+5×(-3)-÷4
解:原式=9+5×(-3)-4÷4 (先算乘方)
=9-15-1 (后算乘除)
=-7.(再算加减)
例2计算:
×[2-(-6)]-300÷5
解:原式=×8-300÷5 (先算括号里的)
=(-125)×8-300÷5 (后算乘方)
=-1 000-60 (再算乘除)
=-1 060.(最后算减法)
2.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在例题中,为什么要先计算乘方,再计算括号?
学生讨论:结合先括号后乘方的注意点,并对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教师小结:归纳“若有括号,括号内先完成;再按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的两道例题引导学生经历“现实问题→数学抽象→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际运算中进一步厘清运算顺序,并掌握计算细节,夯实基础运算能力。
1.指出下列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及其运算顺序.
(1)3+÷(-)
(2)×[(- )+(-)]
解:(1)3+÷(-)中含有乘方、除法和加法3种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2)×[(- )+(-)]中含有乘方、乘法和加法3种运算,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方,最后算乘法。
2.计算:
(1) 16-8÷(-4)×(-2) (2)
(3) (4) (8+4÷)÷(-3)+(
解:(1)16-8÷(-4)×(-2)=16-(-2)×(-2)=16-4=12
(2)=27+24÷(-8)÷(-9)=27+(-3)÷(-9)=27+=27
(3)=(-32)÷(4-8)=(-32)÷(-4)=8
(4)(8+4÷)÷(-3)+(=(8+16)÷(-3)+4=24÷(-3)+4=(-8)+4=-4
拓展提升
1.小明和同学们玩扑克牌游戏.游戏规则是: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中任意抽取四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等于24.小明抽到的牌如图所示,请帮小明列出一个结果等于24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5-3+2)×6(答案不唯一)
2.在计算“2×(□1) ”中的“□”填入运算符号.
(1)填入“×”并计算;
(2)要使结果最小,“□”内应填写什么符号;并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
解:(1)根据题意有:2×(×1) =1 4= 3;
(2)填入“+”, 2×(+1) =3 4= 1;
填入“ ”, 2×( 1) = 1 4= 5;
填入“×”, 2×(×1) =1 4= 3;
填入“÷”, 2×(÷1) =1 4= 3;
故填写“ ”,结果最小,最小为 5.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结合实际扑克牌游戏的情境与多元运算符号的组合,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加深对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主板书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 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探究点1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探究点2 典例分析与运算技能巩固 课堂小结 副板书 例题 学生练习板演
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相关练习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部分的计算题。
2. 拓展提高:选做教材中综合应用题,体会在更复杂情境下如何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