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中的1.2.1有理数的概念. 本节课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学会从定义和正负性两个维度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让学生清晰认识有理数集合中各类数的构成.
2.内容解析
知识体系构建:有理数概念是在学生已掌握正数、负数以及用其表示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对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它整合了小学所学的整数、分数,纳入负数,构建起完整的有理数知识体系,是数的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到多元的关键转变 ,为后续初中代数学习搭建基础框架.
后续学习基石:有理数概念是后续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根基.只有深刻理解有理数概念,学生才能准确在数轴上定位有理数,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与代数含义,进而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
数学思想渗透:通过对有理数分类,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与集合思想.分类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分类标准对结果的影响,感受集合元素的特性,培养逻辑思维与数学抽象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2)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目标解析
对于目标(1),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数,引入负数后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如温度、海拔等,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对于目标(2),在学习有理数分类时,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按定义分类(整数和分数)与按正负性分类(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区别与联系.设置多种类型的数让学生分类练习,强化分类能力,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准确运用分类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概念混淆:学生易混淆有理数相关概念,比如误认为小数都是分数,不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于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属于有理数;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区分不清,容易忽略 0 在不同概念中的特殊地位.
2.分类逻辑不清:在有理数分类时,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分类标准,出现分类重叠或遗漏的情况.例如,在按正负性分类时,可能将 0 归为正数或负数;在按定义分类时,对一些特殊数(如 -2.5)的归属判断错误,无法准确将其归类到分数类别.
3.抽象理解困难:有理数概念具有一定抽象性,部分学生难以从具体的数过渡到抽象的概念体系.对于有理数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认知不足,不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体现,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分类,避免概念混淆与逻辑错误.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 正数是大于___0___的数;负数是正数前加上符号__“-”(负)__的数; 0既_不是_正数,也_不是_负数.
2. 有时,为了明确表达与负数的相反意义,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符号__“+”(正)__号.
3. 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__正数和负数__分别表示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为有理数的引入做好铺垫.
(二)新知引入
思考:在小学阶段和上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数. 回想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还有一些小数:如-0.5,0. ,π=3.141592...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所学过的数,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一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二可以在所提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新知讲解
问题1:整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吗?
问题2:我们所学过的小数有哪几类?它们能化为分数吗?
【小结】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因此它们也可以看成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们不能看成分数.
【归纳】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思考:你能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吗?
问题3:对有理数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
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为正有理数,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为负有理数.
问题4:有没有一些数不是有理数呢?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π 等)不是分数,就不是有理数.
【数的发展和认识】
这样,引入负数后,我们对数的认识就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
【小试牛刀】
填一填: 判断表中各数分别是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分类的练习,感受数的分类方法,体验分类的思想和原则.
(四)典型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
13,4.3, ,8.5%,-30,-12%, ,-7.5,20,-60,1.
解:正有理数:13,4.3, 8.5%, ,20,1. ;
其中正整数有13,20.
负有理数: , -30,-12%, -7.5,-60 ;
其中负整数有-30,-60.
【针对练习】教材P8 练习:
1. 所有正有理数组成正有理数集合,所有负有理数组成负
有理数集合. 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们属于的集合内:
15, ,-5,7,0.5,-80,12,-4.2,2.3,
正有理数集合:{15,7,0.5,12,2.3},
负有理数集合:{ ,-5,-80,-4.2}.
【小结】数的集合是指把满足一定条件的所有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类数的集合. 如所有负有理数组成负有理数集合.
2.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整数:
-15,+6,-2,-0.4,1,,0,3,0.63, .
正有理数:+6,1,,3,0.63
负有理数:-15,-2,-0.4, .
整数:-15,+6,-2,1,0.
3. 在 -12,,19%,50,-3.,-11,-5%,6.3,2022 中,
正有理数的个数为___5___,其中正整数的个数为___2___;
负有理数的个数为___4___,其中负整数的个数为___2___.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理数分类的认识,感受分类思想.
(五)当堂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
B.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在数0,-2,53,-0.01,+8,-, 中,负有理数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在数4.19,-,-1,120%,29,0,-3,-0.97中,非负数为_4.19,120%,29,0_.
4.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位置:
11,-15,,-0.72,+8,0,+4.01,-4,-0.3.
(1)正数:{_11,,+8,+4.01_…};
(2)负数:{_-15,-0.72,-4,-0.3_…};
(3)整数:{__11,-15,+8,0_…};
(4)分数:{__,-0.72,+4.01,-4,-0.3__…};
(5)正整数:{__11,+8__…};
(6)负分数:{_-0.72,-4,-0.3_…}.
5.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圈内:
15,-5,0.1,-5.32,80,123, ,, ,2π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使知识形成体系,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