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3绝对值与相反数(第1课时 绝对值)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课为新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第3节“绝对值与相反数”的第1课时——“绝对值”。主要内容包括: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绝对值的非负性、已知数求绝对值以及利用绝对值进行简单运算等,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内容解析
“绝对值”是刻画有理数到原点距离的重要概念,它与正负无关,强调距离的非负性。本节从直观的数轴切入,引入“到原点的距离”这一几何意义,进而形成符号化的|a|。在知识价值上,学生可借此深化对数轴的理解,并为后续学习相反数、实数运算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在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求法,并能利用绝对值进行加减乘除;教学难点在于正确区分正负号与数值大小,以及理解绝对值方程会带来两种解。
1.教学目标
能借助数轴说出数的绝对值的意义。
会求已知数的绝对值。
会进行简单的绝对值运算。
2.目标解析
目标1侧重概念理解:通过数轴示意,掌握“绝对值是到原点的距离”的核心性质。
目标2强调技能掌握:熟练运用定义,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后续学习铺垫。
目标3要求灵活运用:对含绝对值的简易运算进行巩固,培养数形结合与算理结合的思维。
3.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定义及求法,能结合数轴等多种表征并进行简单运算。
难点:区分数的正负与绝对值大小的关系,理解绝对值方程可能出现正负两解。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整数与分数的运算能力,也初步接触了数轴的概念,但对负数的理解尚不牢固。对于“距离是非负”与“负号不影响绝对值”的思维转变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数轴示意、多样化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绝对值与方向无关,进而在操作与思考中逐步内化此概念。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生活情境:
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 3km 处,小丽家在学校正东方 2km 处,两人以相同速度跑向学校,所花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
引导学生思考:跑步所花的时间与路程有关,与方向无关。请同学们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学校、小明家和小丽家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与生活距离相关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距离”的重要性,引入“绝对值”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绝对值的意义和运算做铺垫。
探究点1:绝对值的定义与意义
1. 问题引入
根据上述情景,以学校为原点 ,以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取 1 个单位长度表示 1km,在数轴上表示小明家、学校和小丽家的位置(如下)。比较各点到原点的距离,找出点A,点B与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 新知导出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数a的绝对值记为,读作“a的绝对值”.
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3. 师生活动
教师:在数轴上标出 ,让学生观察它们与原点的距离,并填写下列空格。
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3,因此-3的绝对值是___,即=____;
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3,因此3的绝对值是____,即_________;
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因此0的绝对值是____,即=____.
学生:分组交换意见,得出:
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3,因此-3的绝对值是__3_,即=__3__;
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3,因此3的绝对值是__3__,即___|3|=3______;
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因此0的绝对值是__0__,即=__0__.
4.新知巩固
读出下列各式,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义.
① |-3|=3;② |0|=0;③ |1.5|=1.5.
解:①读作负3的绝对值等于3,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等于3;
②读作0的绝对值等于0,在数轴上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等于0;
③读作1.5的绝对值等于1.5,在数轴上表示1.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5.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直观演示,让学生体会“绝对值就是数与原点的距离”,并且这种“距离”无论正负都非负,从而理解绝对值与正负无关的本质。
探究点2:求数的绝对值
1. 问题引入
如图,让学生指出数轴上任意点所代表的数,并说出其绝对值;
因为点A与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点A表示的数-5的绝对值是5.
因为点B与原点的距离是,所以点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
因为点C与原点的距离是1,所以点C表示的数1的绝对值是1.
因为点D与原点的距离是,所以点D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
因为点E与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点E表示的数5的绝对值是5.
进一步让学生对比这些数的大小与它们绝对值大小,从而引出:
数轴上离原点越远,数的绝对值越大;
数轴上离原点越近,数的绝对值越小。
2. 例题巩固
【例 1】求 和 的绝对值。
解:如图,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4,-3.5的点A,B.
因为点A与原点的距离是4,所以4的绝对值是4,即=4;
因为点B与原点的距离是3.5,所以-3.5的绝对值是3.5,即=3.5.
【例 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求这个数。
解:如图,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的点有两个,它们是点A和点B,分别表示、-.
所以绝对值是的数有两个,它们是或-.
变式
1.有理数m,若,则m=__或__.
2.若|a|=|b|,那么a与b有怎样的关系?a=b或a=-b
3.归纳总结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和操作,既强化了求绝对值的方法,也加深了对“一个数的绝对值可能对应两个数(正负)”的理解。学生在解决 “已知绝对值求数” 型问题时,自然掌握其通用解题思路。
探究点3:简单的绝对值运算
1.尝试交流
师:由于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所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可以进行小学里学过的各种运算.计算:(1) |3|+|-2|;(2) |3|-|-2|; (3) |3|×|-2|; (4) |3|÷|-2|.
生:学生讨论计算,先化简绝对值,再按小学里学过的各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给出结果:
解: (1) |3|+|-2|=3+2=5;
(2) |3|-|-2|=3-2=1;
(3) |3|×|-2|=3×2=6;
(4) |3|÷|-2|=3÷2=.
2. 归纳总结
两个数的绝对值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先将绝对值化为非负数后再进行运算。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写出这些数的绝对值:

解: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对应可得:
, =, , , , 。
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求这个数.
解:如图,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它们是点A和点B,分别表示2、-2.
所以绝对值是2的数有两个,它们是2或-2.
3. 如果数a是负数,且|a|>|-2|,那么数轴上表示数a,-2的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解:因为a是负数,且|a|>|-2|,
所以a到原点的距离大于-2到原点的距离,即a在-2的左侧.
4.计算:
(|-7|+|+5|)÷(|-19|-|+17|).
解:原式=(7+5)÷(19-17)
=12÷2
=6.
思维提升
我们知道 ,则 .
请你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尝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 |x+3|=2,则x=____________;
(2) 5-|x-4|=2,则x=_________.
解:(1) x+3=±2,
即 x+3=-2或x+3=2,
解得:x=-5或x=-1;
(2)解得 |x-4|=3,所以x-4=±3,
∴x-4=3或x-4=-3,
解得:x=7或x=1.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概念梳理后,及时进行知识点的运用与内化。既涵盖对绝对值概念的识记与基本运算操作,也兼顾数轴定位与相对复杂的题型练习,为后续的拓展和提高做好铺垫。
板书题目:2.3 绝对值与相反数(第1课时:绝对值)
1. 问题情境
o 小明家、学校、小丽家在数轴上的位置
o 与路程有关,与方向无关
2. 绝对值的定义
|a| :数轴上表示 a 的点到原点 O 的距离
3. 典例
例1:
例2:
4. 总结
1. 课本对应练习:完成教材本节相关习题,要求画数轴并标明绝对值计算。
2. 计算题:
(1) |-7|+|5|-|-2|
(2) ÷|-1.5|
3. 拓展小问:如果一个负数 a 满足 |a|>3,请在数轴上表示 a 的大致范围并说明理由。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绝对值是数到原点距离”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体较好,通过数轴演示法和实际生活情境的引入,基本达成了概念理解的教学目标。尤其在例题对比和应用中,能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负数和正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值只与距离有关的特征。后续教学中可鼓励学生通过画数轴,逐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此外,还应让学生多运用绝对值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凸显它在解决距离相关问题上的工具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