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十一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十一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讲义

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条形统计图
类型1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应用题
典型例题1: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其中有一部分被撕掉了。

(1)参加足球小组的比参加跳绳小组的少4人,参加跳绳小组的有几人?
(2)参加跳绳小组的比参加羽毛球小组的多2人,参加羽毛球小组的有几人?
思路分析:
(1)根据题干给出的统计图可以得知参加足球小组的人数是5人,又已知参加足球小组的比参加跳绳小组的少4人,用参加足球小组的人数加4人即可求出参加跳绳小组的人数。列式计算即可。
(2)由第一问可以得出参加跳绳小组的人数,又已知参加跳绳小组的比参加羽毛球小组的多2人,用参加跳绳小组的人数减去2人即可求出参加羽毛球小组的人数,列式计算即可。
答题区:
变式训练:
某校四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具体情况如图:
(1)四年级( )班捐款最多,( )班捐款最少。
(2)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类型2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应用题
典型例题2: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山东省户籍人口流出目的地前5名的省份及人口数如下图:
(1)计算山东省流出目的地前5名的流出人口总数。
(2)从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至少两条)
(3)结合统计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山东省人口流向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4)为减少山东省人口外流,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思路分析:
(1)将流出目的地前5名的5个城市人数相加即可;
(2)答案不唯一,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可以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得出流出目的地前5名最多和最少的目的地;
(3)答案不唯一,可以从工资收入,就业压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可以从工资收入、住房、教育、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题区:
变式训练:
下图是某汽车制造商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多生产( )辆新能源汽车。
(2)十二月份生产新能源汽车( )辆,是( )月份产量的2倍。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预测一下,2025年一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是( )辆。请你简析一下原因。
类型3 画条形统计图应用题
典型例题3:
便民超市将2024年5月~9月某饮料销售情况制成了统计表和统计图。
月份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数量(箱) 80 120 170
(1)请你根据信息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八月份销售饮料比九月份多______箱。
(3)______月份销售的饮料最多,你分析是什么原因?
思路分析:
(1)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已有的数据完成即可。
(2)用八月份销售的饮料箱数减去九月份销售的,就是销售饮料比九月份多的箱数。
(3)统计图中哪个月份的条状最高,就是哪个月销售的饮料最多。最多的原因可能跟气温有关。
答题区:
变式训练:
下面是某地区绿化面积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面积(公顷) 40 60 50 120 140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图中1格代表( )公顷。2017年的绿化面积是2014年的( )倍。
1.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经历的学习过程是( )。
A.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B.整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作出决策
C.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描述数据
2.实验小学餐厅为进一步改善同学们的伙食,打算调整一些菜品。于是进行了调查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你认为食堂最需要收集的数据是( )。
A.全校各年级人数
B.全校喜欢面食和米饭的人数
C.全校喜欢各种菜品的人数
3.在读书活动调查“你最喜欢哪类书”,四年级60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下面统计图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的是( )。
文字类 科技类 故事类 漫画类
正正正 正正正
A. B. C.
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直条表示15人,用( )厘米的直条可以表示60人。
5.观察统计图,1格表示( )本,图书角中的( )最多。

6.下面是李明同学调查的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已知乒乓球组有10人,可知上图中一格代表( )人,绘画组有( )人。
1.阳光小学周五下午开设了很多特色课程,四年级学生的参加情况如下:
项目 围棋 网球 篮球 写字 街舞
人数(人) 10 40 25 30 10
(1)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思考:一格代表______人。
(2)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3)观察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2.下面是四年级2班40名同学最喜欢的课后服务兴趣课程统计表。(每人必选且限选一种)
课程种类 器乐类 绘画类 科技类 体育类
人数 6 8 ( ) 16
(1)请你根据信息补全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图。
(2)四年级2班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最喜欢( )课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课程的人数最少。
3.下面是水果超市一周销售水果的调查情况,并制成了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 苹果 香蕉 西瓜 火龙果 草莓 梨
质量(千克) 1000 600 200 800 400 300
(1)想一想:每一小格代表( )千克最合适。
(2)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水果超市一周销售水果情况统计
(3)你对店主进购水果有什么建议,写一写你的理由。
1.垃圾分类是目前人们关注的话题。生活垃圾一般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方法回收处理。环保部门统计了一个5000人居住的居民小区一个月内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情况,并将调查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1)厨余垃圾的质量是可回收物质量的3倍。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图中一格表示( )吨,一共产生( )吨垃圾。
(3)预估一下,15200人居住的小区一个月产生的其他垃圾大约有( )吨。
2.下面是笑笑一周在家读书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时长/分 30 35 20 40 45 25 5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补全统计图。
(2)这一周中,笑笑星期( )读书时间最长,星期( )读书时间最短。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3.下面是四(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情况统计。
成绩(下) 90以下 90~114 115~139 140~164 165~189
人数(人) 2 5 8 4 6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如图的统计图。
(2)成绩在( )段的人数最多;成绩在( )段的人数最少。
(3)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四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115下及以上为良好,那么四(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为良好的有( )人。根据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建议?
答案解析
类型1 答案解析
典型例题1:
答题区:
(1)5+4=9(人)
答:参加跳绳小组的有9人。
(2)9-2=7(人)
答:参加羽毛球小组的有7人。
变式训练答案:
(1)根据分析,四年级(3)班捐款最多,(2)班捐款最少。
(2)(150+100+350+250+150)÷5
=1000÷5
=200(元)
答:平均每班捐款200元。
类型2 答案解析
典型例题2:
答题区:
(1)70+50+26+59+40=245(万人)
答:山东省流出目的地前5名的流出人口总数是245万人。
(2)流出目的地前5名最多的是北京市,最少的是浙江省。
(3)可能是长三角地区的工资收入比山东省的高。
(4)建议提高人们的工资收入,用高工资留住本省人员,并吸引其他省份的人口流入山东。
变式训练答案:
(1)900+1200+1200
=2100+1200
=3300(辆)
2100+1500+1800
=3600+1800
=5400(辆)
5400-3300=2100(辆)
所以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多生产2100辆新能源汽车。
(2)由分析可知,十二月份生产1800辆汽车,七月生产900辆汽车,
1800÷2=900(辆)
所以十二月份生产新能源汽车1800辆,是七月份产量的2倍。
(3)由分析可知,2025年一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可能产量在1500~2100辆之间,所以2025年一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是2000辆。
原因:十月份产量较高,后期产量在1500~2100 辆之间,推测2025年1月份产量可能是2000辆。(答案不唯一)
类型3 答案解析
典型例题3:
答题区:
(1)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下所示:
月份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数量(箱) 80 120 180 170 140
(2)170-140=30(箱),八月份销售饮料比九月份多30箱。
(3)七月份销售的饮料最多,七月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候,天气比较炎热,人们喝水较多。
变式训练答案:
(1)如图:
(2)20-0=20(公顷)
120÷40=3
图中1格代表20公顷。2017年的绿化面积是2014年的3倍。
1.A
【分析】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我们先利用投票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再利用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再写出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并作出决策;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经历的学习过程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故答案为:A
2.C
【分析】因为学校打算调整一些菜品,因此首先要调查的就是全校喜欢各种菜品的人数,这样食堂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喜好调整菜品;据此解答。
【详解】A.全校各年级人数跟餐厅准备食物的多少有关,和调整菜品无关;
B.喜欢面食和米饭的人数只能区别主食的喜爱程度,和调整菜品没有直接关系;
C. 喜欢各种菜品的人数直接影响到调整的菜品。
故答案为:C
3.C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文学类和漫画类的人数相同,科技类的人数最多,故事类的人数最少。据此对下面三幅图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首先排除图A,因为图A中没有表示相同的两个直条,不符合题意;
再排除图B,因为图B中表示人数最多的(27人)与人数最少的(3人),不符合题意;
只有图C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4
【分析】根据题意,求用多少厘米的直条可以表示60人,就是求60人里面有几个15人,用60÷15,即可求出用多少厘米的直条可以表示60人。
【详解】60÷15=4(厘米)
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直条表示15人,用4厘米的直条可以表示60人。
5. 1 科技书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1格表示1本,比较各种图书的数量大小。
【详解】8>6>4
1格表示1本,图书角中的科技书最多。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 5 3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组有10人,统计图中占2格,据此可知图中一格代表(10÷2)人;绘画组有6格长,用一格表示的人数乘6即可求出绘画组有多少人。
【详解】10÷2=5(人)
5×6=30(人)
则已知乒乓球组有10人,可知上图中一格代表5人,绘画组有30人。
1.(1)5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观察统计图的纵轴即可知每格代表的人数;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对应项目的人数除以统计图每格代表的人数,即可求出其所占的格数,据此完成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的直条长短可以得出四年级学生参加项目的情况,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统计图一格代表5人。
(2)篮球:25÷5=5(格)
写字:30÷5=6(格)
街舞:10÷5=2(格)
统计图如图所示:
(3)我发现:网球项目参加人数最多,篮球和写字也有不少人参加,围棋和街舞的人数最少,且人数相同。(答案不唯一)
2.(1)见详解
(2)体育类;器乐类
【分析】(1)用全班人数减去器乐类人数、绘画类人数以及体育类人数就是科技类人数。条形统计图的1格可以表示1各单位,也可以表示2个或者多个单位。根据数据特点确定一格表示几个单位即可。最后根据各类人数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即可。
(2)统计图中哪一个条形最高,就是喜欢哪种课程的人数最多;哪一个条形最矮,就是喜欢哪种课程的人数最少。
【详解】(1)40-6-8-16
=34-8-16
=26-16
=10(人)所以科技类有10人。
根据数据特点,这里条形统计图的1格表示两个单位比较合适。
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下所示:
课程种类 器乐类 绘画类 科技类 体育类
人数 6 8 10 16
(2)根据统计图可知,最喜欢体育类课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器乐类课程的人数最少。
3.(1)100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观察图表可知,苹果的销量最大,有1000千克,统计图共有10格,1000除以10等于100,所以一格代表100千克最合适。
(2)一格代表100千克,把统计表中各种水果的销量,在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3)根据统计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详解】(1)想一想:每一小格代表100千克最合适。
(2)
(3)根据图表可知,苹果和火龙果销售量较大,西瓜和梨销量较小,再进购水果时,多进一些苹果和火龙果,少进一些西瓜和梨。(答案不唯一)
1.(1)图见详解;
(2)12;156;
(3)144
【分析】(1)可回收垃圾数量是24吨,再乘3算出厨余垃圾72吨。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12吨,72除以12是6,在厨余垃圾上方画这样的6格。
(2)从图中纵轴观察图中1格表示12吨,用24+72+48+12计算出一共产生的垃圾质量是156吨。
(3)5000人居住的居民小区一个月产生其他垃圾48吨,15200人看作大约是15000人,15000里面有3个5000,所以产生的垃圾也大约是48吨的3倍。
【详解】(1)24×3=72(吨)
(2)24+72+48+12=156(吨)
看图可知图中一格表示12吨,一共产生156吨垃圾。
(3)15200≈15000
15000÷5000×48
=3×48
=144(吨)
即15200人居住的小区一个月产生的其他垃圾大约有144吨。
2.(1)见详解
(2)日;三
(3)星期日比星期一多读书多少分?20分(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3格代表30分,先用30÷3即可求出每格代表多少分,据此补齐统计图的左边,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用黑色长条表示对应的时长,据此补齐条形统计图即可。
(2)比较七天的读书时间,据此判断星期几最长,星期几最短即可。
(3)所提问题合理即可。例如:已知星期一读书30分,星期日读书50分,可以提问星期日比星期一多读书多少分;用50-30即可求解。
【详解】(1)30÷3=10(分)
统计图如图:
(2)20<25<30<35<40<45<50
这一周中,笑笑星期日读书时间最长,星期三读书时间最短。
(3)星期日比星期一多读书多少分?
50-30=20(分)
答:星期日比星期一多读书20分。(答案不唯一)
3.(1)见详解
(2)115~139;90以下
(3)18;建议见详解
【分析】(1)把统计表中各个成绩段的人数用直条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2)直条最长的成绩段的人数最多,直条最短的成绩段的人数最少。
(3)把男生1分钟跳绳115下及以上的各个成绩段的人数相加等于成绩为良好的人数;根据统计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详解】(1)
(2)成绩在115~139段的人数最多;成绩在90以下段的人数最少;
(3)8+4+6
=12+6
=18(人)
四(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为良好的有18人,还有一些同学成绩没有达到优良,建议四(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运动还要继续训练(答案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