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乘法口诀》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表内乘法(二)》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二)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一部分乘法口诀,新的口诀不多,所以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与前面乘法口诀也相同。本单元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三)学生认知情况二年级学生仍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关键阶段,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如 “乘法意义”“口诀内涵”)的理解,需借助实物、情境或操作活动。学生对与生活紧密相关、带有游戏或故事元素的数学内容兴趣浓厚。二年级学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对抽象口诀的记忆易出现 “短时遗忘” 或 “混淆”,但对 “与具体事物关联的内容” 记忆更牢固。二、单元目标拟定1.经历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掌握6~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2.在与同学合作进行口诀归纳、整理的活动中,获得学习、总结、记忆口诀的基本方法,能表达口诀归纳的过程和想法3.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用口诀计算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 6~ 9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二)教学难点:理解6~ 9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一、数感。借助 “蜜蜂腿数、七星瓢虫黑斑点、蜘蛛腿数、鹅掌楸叶片数” 等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 6、7、8、9 与乘法结果的对应关系,发展对“数量多少、乘法运算结果范围”的直观感知能力。例如,通过“1 只七星瓢虫 7 个点,5 只就是 35 个点”,建立数与运算的感性联系。二、符号意识。在推导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如7×3)抽象出乘法算式,再提炼为口诀(“三七二十一”),培养用 “数学符号(算式、口诀)表达数量关系” 的意识,实现从 “具体实物” 到 “抽象符号” 的思维跃迁。三、运算能力。通过反复推导、记忆 7、8、9 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运算的能力,为后续多位数乘除法、分数运算等奠定扎实的运算基础,提升运算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四、推理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口诀规律(如 7 的口诀相邻差,7、9 的口诀积的十位与个位和为 9),培养归纳推理能力;同时,通过 “已知‘二七十四’推导‘三七二十一’”,发展演绎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口诀的“规律发现 — 应用”中提升逻辑思维。五、应用意识。编排中通过 “10 个 8 的和是多少” 等问题,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 “用数学知识(口诀)解决生活或数学内部问题” 的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从具体编排来说1.均选取学生熟悉的 “动物、植物” 类实物,将抽象的乘法口诀与具体生活 / 自然情境绑定,降低理解门槛。2.统一遵循 “情境建模→算式推导→口诀总结→规律 / 方法探究” 的流程,既保证知识的逻辑性,又契合小学生 “直观→抽象” 的认知特点。3.从 6-9,口诀难度逐步提升,同时通过 “方法引导、规律探究” 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知识迁移能力。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表内乘法二() 6的乘法口诀 17的乘法口诀 18的乘法口诀 19的乘法口诀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6的乘法口诀 目标: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任务一:编写6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熟练运用 7 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任务一:编写7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8的乘法口诀 目标:掌握 8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任务一:编写8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8的乘法口诀,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的乘法口诀 目标:理解并掌握 9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 9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任务一:编写9的乘法口诀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4课题 7的乘法口诀 课时 1课标要求 在 “数与代数” 领域的 “数的运算” 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对于 7 的乘法口诀,学生应理解其编制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掌握 7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与 7 相关的乘法算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 7 的乘法口诀,处于表内乘法学习阶段。教材以七星瓢虫这一学生熟悉且喜爱的昆虫为情境载体,七星瓢虫翅上有 7 个黑斑,通过呈现不同只数七星瓢虫对应的黑斑数,直观地引出与 7 相关的乘法算式。从知识构建角度看,教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数量变化,再引导推导乘法口诀。借助实物图(如七星瓢虫、小方块等),将抽象的乘法运算与具体的实物数量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为编制 7 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同时,教材通过一系列乘法算式的计算与口诀的对应,帮助学生系统掌握 7 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也为后续学习更大数字的乘法口诀以及多位数乘法运算做好知识与技能的铺垫。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 7 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意义,并且对 2 - 6 的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和能力。从认知特点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中七星瓢虫、小方块等直观的实物素材,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算式与实物数量之间的联系,从而辅助口诀的学习。不过,学生在记忆和熟练运用 7 的乘法口诀时,可能会因为口诀数量的增加以及部分口诀(如 “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 等)的相似性,出现记忆混淆或者运用不熟练的情况,需要通过多样的练习来强化。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在推导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观察、推理等活动,但对于口诀编制的逻辑连贯性,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梳理。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经历 7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熟练运用 7 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借助七星瓢虫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理解 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并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7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以及熟练记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课件出示:1.我会填口诀。三( ) 十八 六七( ) ( ) 三十( ) 六二十四 二六( ) 六六( ) ( )里最大能填几?37>( )×626>6×( )( )×4<25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师:那你知道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教师讲解:七星瓢虫身体是卵圆形的,头黑色翅上有7个黑斑,爱吃蚜虫,是植物的好朋友。师:大家知道 1 只七星瓢虫有 7 个黑斑,那 2 只、3 只……9 只七星瓢虫分别有多少个黑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7 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 生:七星瓢虫。生:益虫学生倾听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2 - 3 人负责数七星瓢虫点数,1人填表格。2.其余人利用彩色小方块尝试推导乘法口诀3.小组长汇总。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教师利用教具(如彩色小方块,每 7 个为一组),展示 1 组小方块。师:1 组有 7 个小方块,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教师引导学生编制口诀:“一七得七。”展示 2 组小方块师:2 组有多少个小方块?乘法算式是什么? 教师引导编制口诀:“二七十四。”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展示 3 - 9 组小方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编制出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这些口诀。师:请你们当一回小数学家,仔细观察这些7的乘法口诀,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师: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三七( ),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这些规律自由记忆乘法口诀。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如指名背口诀、两人互相背口诀、开火车背口诀、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等。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学生汇报生:7×1=7,1×7=7。生:7×2=14,2×7=14。生:7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 7 。生:可以想二七十四,十四加上一个七就是二十一……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四、变式 师生互动,变式深化师:同学们,咱们已经通过可爱的七星瓢虫认识并记住了 7 的乘法口诀,也了解到它是植物的好朋友。那接下来,咱们就用这些乘法口诀来进行一些变式练习,看看大家能不能灵活运用,进一步巩固对 7 的乘法口诀的掌握呀!课件出示:植物园门票每张7元,元旦期间对儿童免费。可可元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物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元?教师随机请学生上台板演。全班评议。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通过变式设计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不同情境和形式的练习中,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五、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2.3.看图回答问题。一个星期有7天。算一算,2个星期、3 个星期…9个星期各有多少天?拍“七”游戏。参加游戏的人围坐一圈,任选一人从“1”开始,顺次报数,报到与7相乘的积时,不能报数,拍一下手表示。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六、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7 的乘法口诀有哪些,以及记忆口诀的好方法。 生:我知道7 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生:除了“七七四十九”,其余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连一连。2.看口诀写算式。能力提升:3.画一画,填一填。4. 填空。 拓展迁移:5.《赠汪伦》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6.一本故事书,天天已经看了6页,剩下页数是已经看完页数的7倍,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教学反思 在教学 7 的乘法口诀时,以七星瓢虫为情境引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直观的实物数量,学生能更轻松地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口诀编制奠定基础。从教学过程看,引导学生从已知的乘法意义推导口诀,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其中,锻炼了推理能力。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于 “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 等口诀容易混淆,说明在口诀的记忆方法指导上还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记忆窍门,导致部分学生记忆不牢固。此外,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口诀方面,设计的问题较少,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应用意识培养不足。后续教学中,应增加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比如对口令、解决实际问题等,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记忆口诀的方法,加强口诀的记忆与应用,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 7 的乘法口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版二上4.2《7的乘法口诀》(教案).doc 北京版二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