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设计 苏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设计 苏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4平行线(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课为新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第4节“平行线”的第2课时,核心知识点为“同位角的识别及平行线判定”。通过探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本事实2,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同时学会尺规作图完成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内容解析
本节在学生已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及两直线相交与平行区别的基础上,引入“同位角”位置特征及其等值对平行线产生的影响。通过类比观察木条转动或三角板绘线等活动,学生逐步理解:只有当被截线所形成的同位角相等时,两条直线才必定平行。该结论的概念形成具有启发式价值,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角与直线关系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平行线的其他判定与性质铺垫思维基础。本节重点在于使学生正确识别同位角并理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逻辑含义,难点在于运用此原理指导尺规作图和解题推理.
1.教学目标
会正确识别同位角.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并运用平行线基本事实2,发展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在作图中,发展推理能力,感悟化归的数学思想.
2.目标解析
侧重掌握同位角的位置特征与识别方法,为平行线的判定打下基础;
强调动手实践和推理表达,培养学生几何理解与推断能力,并能清晰组织语言表述推理过程。
注重几何作图技能的培养,通过尺规作图实践,体会以相等的同位角为依据来保证平行,渗透化归思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识别同位角,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与推理;
教学难点:将平行线判定思想运用于尺规作图和解题过程中,灵活建构几何关系。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对角概念和基本作图(如作垂线、角等)的操作经验,但对“同位角”特别是其位置特征和判定平行的逻辑理解仍需引导和实践。相比于概念识记,如何将“同位角相等”灵活应用于实际情境仍是学习难点。通过演示、操作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在已有几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平行线判定的掌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情境: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判断它们是否相交,那么,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呢?
教师提问:如图,将细木条a,b钉在细木条c上.在细木条a,b转动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学生思考并讨论:
可以观察到细木条所在直线是否平行于∠1和∠2的大小有关.
当∠1=∠2时,细木条a,b所在的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细木条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变化与平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同位角”的概念及平行线判定方法做好铺垫。
探究点1:同位角的概念与位置特征
1.概念引入:
如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形成八个角.具有∠1和∠2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作同位角.
图中,∠3和∠4,∠5和∠6,∠7和∠8分别是同位角.
同位角是成对出现的,一个三线八角模型中有4对同位角.
2.探索交流
同位角的位置有何特征?
学生思考并讨论:同位角在被截线同侧,截线(第三条直线)同侧.
3.新知应用
下列图中∠1,∠2不是同位角的是 ( )
解:D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三线八角”实例,让学生在动手标注与归纳总结中理解同位角的位置特征,从而为后续平行线判定中的“同位角相等”做好准备,实现对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的初步培养。
探究点 2:平行线基本事实2
1.讨论交流:
如图,∠1和∠2,∠1和∠3,∠1和∠4分别是同位角吗?请说明理由.
解:①∠1和∠2在被截线a,b同侧,在截线c同侧,是同位角;
②∠1和∠3不是同位角;
③∠1和∠4在被截线b,c同侧,在截线a同侧,是同位角.
2.新知归纳
通过实践,人们总结出平行线基本事实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1=∠2,那么a∥b.
角的数量关系→直线的位置关系
并不是只要存在同位角就存在平行线,只有同位角相等,才能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3.新知应用
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来的直线为什么会互相平行?与转动细木条的实验有何共同特征?
解: 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是通过保证同位角相等来实现直线平行,转动细木条实验也是基于角的关系(同位角相等)来得到平行线,共同特征是都利用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4.典例分析
例1 如图,∠1=∠C,∠2=∠C. 指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解:互相平行的直线:AB∥CD,AC∥BD.
理由如下:
因为∠1与∠C是同位角,且∠1=∠C,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2与∠C是同位角,且∠2=∠C,
所以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2 尺规作图:如图,点P在直线l外,过点P作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解:作法:
①过点P作直线MN,交l于点Q,所成的夹角为∠α.
②以P为顶点,射线PM为一边,作∠MPR=∠α.直线PR即为所求.
【设计意图】通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结论的应用,帮助学生将抽象几何知识与作图实践连接起来,提升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1.木工师傅利用T形画线尺在木料上画了几条标记线.这些标记线平行吗?为什么?
解:平行.理由:标记线与木料边缘垂直,即所成角为直角,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这些标记线平行.
2.如图,∠ADE=60°,∠ABE=30°.
(1) 当∠ABC等于多少度时,DE∥BC?为什么?
解:(1)当∠ABC=60°时,DE∥BC.
理由如下:因为∠ADE、∠ABC是同位角,
且∠ADE=∠ABC=60°,
所以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当∠ADF等于多少度时,DF∥BE?为什么?
解:(2)当∠ADF=30°时,DF∥BE.
理由如下:因为∠ADF、∠ABE是同位角,
且∠ADF=∠ABE=30°,
所以DF∥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拓展提升
1.如图所示,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1=80°,∠2=50°.保持木条b,c不动,若要使木条a与b平行,则木条a旋转的度数至少是___.
解:30°
2.如图,∠1=∠2=115°,∠3=65°,图中有哪些直线互相平行?请说明理由.
解:AB∥MD,HC∥GE 理由如下:
因为∠3=65°,∠3+∠HFA=180°,
所以∠HFA=180°-∠3=180°-65°=115°.
因为∠1=115°,所以∠HFA=∠1.
所以AB∥MD.
因为∠1=∠2,所以∠HFA=∠2.
所以HC∥GE.
3.如图,已知∠B=∠C,∠DAC=∠B+∠C,AE平分∠DAC. AE与BC平行吗?为什么?
解:AE∥BC. 理由如下:
因为∠DAC=∠B+∠C,∠B=∠C,
所以∠DAC=2∠B.
又因为AE平分∠DAC,所以∠DAC=2∠DAE.
所以∠B=∠DAE.
所以A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 通过“巩固练习”部分的基础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同位角的识别与平行线判定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提升”部分的题目增强学生对同位角判定平行的理解,发展几何直观、逻辑推理与迁移应用的能力;
主板书 6.4平行线(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1))探究点1 同位角的概念与位置特征 探究点 2 平行线基本事实2 课堂小结 副板书 例题 学生练习板演
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相关练习中“平行线的判定(1)”部分的计算题。
2. 拓展提高:选做教材中综合应用题,体会在更复杂情境下如何应用平行线的判定(1)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