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数学 八年级上册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1.经历由实际例子抽象出全等形概念的过程,掌握全等形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
新课导入
【问题1】观察所给出的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后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评.
【答案】每个大图形中,都包含了若干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小图形.
【追问1】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追问2】翻动书本,把每页纸看作一个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师生活动】学生翻书,发现每页纸都能完全重合.
【教师小结】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形状、大小都是相同的,我们在这一章就要重点研究这类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及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全等形的特点,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新知探究
【问题2】把一把三角尺按在纸板上,画下其图形,照图形剪下来的纸板和三角尺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吗?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独立操作,剪下和三角尺形状一样的纸板,通过把三角尺和剪得的纸板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验证纸板和三角尺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答案】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新知】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 完全重合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 全等形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 全等三角形 .
【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两点:
(1)研究对象已经“升级”为两个图形了,我们要关注的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能否完全重合.如果能,两个图形之间就是全等的关系,这两个图形,就叫作全等形.
(2)生活中存在丰富的全等形,因为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封闭图形,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对三角形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章以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形的相关知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的全等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寻找全等形的过程,并且通过操作、观察,得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特征(能够完全重合),引出全等形的概念.
【问题3】(1)把△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3)把△ABC绕点A旋转,得到△ADE,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教师通过动画动态展示△ABC分别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之后得到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从而得出结论:每一组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设计意图】初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平移、翻折、旋转三种图形的变化与全等形的关系.
同时,这个结论是运用全等形的概念得出的,能起到巩固新概念的作用.
【追问1】在上面的问题(1)中,把△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我们知道△ABC与△DEF是全等三角形,也就是说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到一起后,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顶点A重合的顶点是____,与顶点B重合的顶点是____,与顶点C重合的顶点是____.
(2)与边AB重合的边是____,与边BC重合的边是____,与边AC重合的边是____.
(3)与∠A重合的角是____,与∠B重合的角是____,与∠C重合的角是____.
【师生活动】根据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组内交流纠错.
【答案】顶点A与顶点D重合,顶点B与顶点E重合,顶点C与顶点F重合.边AB与边DE重合,边BC与边EF重合,边AC与边DF重合.∠A与∠D重合,∠B与∠E重合,∠C与∠F重合.
【新知】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 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例如,上面问题中的△ABC和△DEF全等,对应关系已确定,可以记作△ABC≌△DEF.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图形,使学生理解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的意思,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追问2】在上面的问题(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师生活动】学生组内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
【答案】对应边:AB=DE,BC=EF,AC=DF.
对应角:∠A=∠D,∠B=∠E,∠C=∠F.
【新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例题精讲
【例1】找出下列全等图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ABC≌△ABD.
(2)△AOB≌△COD.
(3)△ABC≌△ADE.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学生代表分享解答过程,教师点评.
【答案】解:(1)∵ △ABC≌△ABD,
∴ AB=AB,BC=BD,AC=AD;∠BAC=∠BAD,∠ABC=∠ABD,∠C=∠D.
(2)∵ △AOB≌△COD,
∴ AB=CD,BO=DO,AO=CO;∠AOB=∠COD,∠A=∠C,∠B=∠D.
(3)∵ △ABC≌△ADE,
∴ AB=AD,AC=AE,BC=DE;∠BAC=∠DAE,∠B=∠D,∠C=∠E.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识别能力,以及对其性质的运用能力.
【归纳】全等三角形中,确定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通常是对应边;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通常是对应角;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通常是对应角;
(4)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例2】如图,△ABC≌△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顶点,∠BAC =65°,∠ABC =26°,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求∠CBD,∠E的度数.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BD,然后利用两角的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就可以分别求出∠CBD,∠E的度数.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答案】解:∵ △ABC≌△BAD ,
∴ ∠ABD=∠BAC=65°.
∴ ∠CBD=∠ABD-∠ABC=65°-26°=39°.
在△AEB中,∠E +∠BAE +∠ABE=180°,
∴ ∠E=180°-∠BAE-∠ABE=180° - 65°-65°=50°.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识别以及性质的运用.
课堂小结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在学习任务单上进行记录.
1.什么是全等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吗?
2.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是怎么确定的?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思维导图参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养成梳理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课后任务
完成教材第31页习题14.1第1、2、3、4、5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