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教案 初中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教案 初中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6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1.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或一元的思路,感受消元转化的数学思想.
3.能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体会“消元”的基本思想.
难点:针对方程组的特点,灵活使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一)创设情境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回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哪些?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预设:学生先独立思考,自行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猜猜三个小动物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①三个小动物年龄之和为26岁
②流氓兔比加菲猫大1岁
③流氓兔年龄的2倍加上米老鼠的年龄之和比加菲猫大17岁
思考:题目中有几个未知量,几个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预设:前面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在此知识基础上,学生能独立找出其中的未知数和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就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与三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情境,既能带领学生回忆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又能引出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学段知识之间的关联,体会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探究 :观察情境中的方程组以及每一个方程,思考以下问题:
(1)方程②是什么方程,方程①和方程③与方程②有何区别?
(2)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征,描述上面方程组的特征.
(3)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请你给上面的方程组取个名字并下定义.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的方程组,并与已经学习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做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和定义,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探究中的问题。
预设答案:
(1)方程②是二元一次方程
联系: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都是一次整式方程
区别:方程②含两个未知数,方程①和方程③含三个未知数
(2)含有三个未知数;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是一次整式方程
总结:由三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含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满足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
方程组中一共含有三个未知数;
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方程组中共有三个整式方程.
练习:下列方程组不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答案:D
总结: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三个一次方程中,不一定要求每一个一次方程都含有三个未知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对比、交流、探究活动,让学生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征与概念,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类比思维和类比能力。
任务二: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探究 :了解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现在以情景中的方程为例,思考下方问题尝试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你会选择哪一个未知数进行消元,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什么方法消掉这个未知数?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的方程组,先回想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类比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也是消元。理清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先选择消去哪一个未知数,如何消去这个未知数,最后再解方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探究中的问题。
预设答案:
解法一:消x
解:先用代入消元消去x
由②,得 x=y+1
将x=y+1代入①和③,得
2y+z=25 ④
3y z=15 ⑤
下面解由④⑤联立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④+⑤ ,得5y=40
y=8
将y=8代入④,得
z=9
将y=8代入②,得
x=9
所以
解法二:消y
解:先用加减消元消去y
①+②,得
2x+z=27 ④
②+③,得
3x z=18 ⑤
下面解由④⑤联立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④+⑤ ,得5x=45
x=9
将x=9代入④,得
z=9
将x=9代入②,得
y=8
所以
解法三:消z
解:先用加减消元消去z
①+③,得
3x+2y=43 ④
下面解由②④联立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2+④ ,得5x=45
x=9
将x=9代入④,得
z=9
将x=9代入②,得
y=8
所以
总结: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把 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这道题选择任何一个未知数计算量都不大,能够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核心思想就是消元。
任务三: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探究 :有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共50张,合计260元,其中1元的张数与5元的张数相同,则三种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请同学找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作答,教师再进行讲解。
预设答案:
解:设1元的人民币有x张,5元的人民币有y张.10元的人民币有z张.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1元的人民币有15张,5元的人民币有15张,10元的人民币有20张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例题帮助学视理清运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同时巩固了今天学习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三)应用举例
例1:解方程组.
解:先用加减消元消去x
①×2+②,得
y+5z=3 ④
① ③,得
y 6z= 8 ⑤
下面解由④⑤联立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④ ⑤ ,得11z=11
z=1
将z=1代入④,得
y= 2
将y= 2,z=1代入①,得
x=3
所以
例2:某营养餐应包含35单位的铁、70单位的钙和35单位的维生素.现有一营养师根据上面的标准配餐,其中包含A,B,C三种食物.下表给出的是每份(50g)食物分别所含的铁、钙和维生素的量.
(1)该配餐中中A、B、C三种食物各位x、y、z份,请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2)解该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满足要求的A、B、C的份数.
解:(1)设该配餐中中A、B、C三种食物各位x、y、z份,
由题意得
(2)由①,得 x=7 y 2z ④
将④代入②③,得
解得
将代入④,得 x=2
所以
答:该食谱中包含A种食物2份,B中食物1份,C种食物2份.
例3:甲、乙两数之和为3,乙、丙两数之和为6,甲、丙两数之和为7,求这三个数.
解:设甲、乙、丙三个数分别为x、y、z
由题意得
①+②+③,两边同时除以2得
x+y+z=8 ④
④ ①得,z=5
④ ②得,x=2
④ ③得,y=1
所以
答:甲、乙、丙三个数分别为2,1,5.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例题,进一步巩固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例题难度逐步加深,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方程是三元一次方程的是 填序号

解:
2.下列方程组中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解: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故不符合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符合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故不符合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符合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3.解方程组若要使运算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 )
A. 消去 B. 消去 C. 消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B ,因为的系数的绝对值都是,所以消去较简便.
4.已知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步骤和消去未知数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 B.
C. D.
解:A
5.用两种消元法解方程组:
解:解法一: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把变形为,
将代入,得,整理,得

将代入,得,整理,得

由组成方程组,得
解得
将代入,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法二: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得.
,得.
由,得
解得
将代入,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6.某农场名职工耕种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农作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资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 每公顷需劳动力 每公顷需投入资金
水稻 人 万元
棉花 人 万元
蔬菜 人 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投入设备资金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解: 设种植水稻公顷,棉花公顷,蔬菜公顷,
由题意得解得
答:种植水稻公顷,棉花公顷,蔬菜公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巩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应用,让学生熟练消元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本节课你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