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活动一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综合实践 身体上的“尺子”西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拃、步是古代使用过的长度单位,又称“身体尺”我们身上还有那些“尺子”呢?一起找一找!你见过下面测量长度的方法吗?知识链接发现身上的“尺子”学习任务一想一想。很久以前,没有现在的测量工具,古人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呢?很久以前,人们用一庹(tuǒ)、一拃(zhǎ)等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探究新知想一想。脚长就是我们身体上的“尺子”,称作“身体尺”。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需要精确度量,可以用“身体尺”来估量。探究新知找一找。我们身上还有像手指宽、手掌宽这样的“身体尺”吗 找一找,讲给大家听吧!食指宽大约1cm。手掌宽大约9cm。探究新知找一找。1拃1步1庹1拃是把手指用力张开,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1庹是两臂左右平伸,两个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探究新知找一找。1脚1肘像拃(zhǎ)长、脚长、步长、庹(tuǒ)长、身高……都是“身体尺”。探究新知用身体尺估测1米学习任务二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1拃长 1脚长 1步长 1度长 身高估一估(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量一量(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两人合作,选择合适的尺子量一量你的身体尺并记录测量的结果(用厘米作单位)。直尺软尺卷尺探究新知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1拃长 1脚长 1步长 1庹长 身高估一估(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量一量(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131520175044130134128132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探究新知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1拃长 1脚长 1步长 1庹长 身高估一估(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量一量(cm) 约( ) 约( ) 约( ) 约( ) 约( )151620175044130134128132我的1庹长和身高差不多。我的一拃长和一脚长差不多。探究新知估一估,填一填。1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米尺探究新知估一估,填一填。1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活动要求:1.小组分工:测量员、记录员、监督员(确保动作规范)。2. 实践操作:反复测量3次,取接近值记录。3. 讨论:“为什么我们组拃数比隔壁组多(少)?”探究新知估一估,填一填。1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873议一议,为什么结果不一样?探究新知估一估,填一填。1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873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尺长度不同。估测结果有差异,但都能帮我们大概量一量。探究新知1. “身体尺”有“拃、庹、步长、脚长”在( )里填上合适的“身体尺”。(1) 测量课桌的长。 ( )(2)测量黑板的长度。 ( )(3)测量教室的长。 ( )(4)测量操场的长。 ( )拃庹脚长步长达标练习2.选一选。(1) 数学书的长度一般选用( )来估测。① 步 ② 拃(2)一个人的手指宽约( )。① 8厘米 ②1厘米②②达标练习3. 数一数,填一填。(1) 课桌大约有( ) 长。(2)绳子大约有( ) 长。42达标练习2.“身体尺”能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真有趣!1.我们的身体上竟有这么多的“身体尺”!用“身体尺”测量很方便。知识总结1. 回家用身体尺估测3样东西(如客厅宽度用庹、书桌长度用拃、阳台宽度用步长),记录估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差距!2. 完成《分层作业》。课后作业综合实践 身体上的“尺子”同学们再见THANKS FOR WATCHING/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综合实践 活动一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年 级 二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综合实践 身体上的“尺子”课 题 活动一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身体上的“尺子”(如拃、步、庹、脚长、肘长等),能规范测量并记录数据;掌握用身体尺估测1米长度的方法。2.素养能力:过“估测—实测—对比—讨论”,发展量感、数据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理解身体尺的“个体差异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身体尺的实用性;在误差探究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包容意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5种身体尺,规范测量并应用于估测。2.教学难点:理解身体尺的个体差异,掌握科学测量方法。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设计意图】 以“没带尺子怎么量”的真实场景切入,让学生立刻关联生活经验(如用手量课本、用脚量地砖),体会“身体尺”的实用性,解决“为什么学”的困惑。点明“拃、步是古代长度单位”,将“身体尺”与历史文化关联,让学生感知:数学工具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人类智慧的传承,拓宽认知维度。课件播放情境图小朋友们,先和老师玩个“紧急挑战”——假如现在要量一量你的铅笔盒有多长,可书包里的尺子“躲猫猫”不见了,怎么办呀?(停顿,等学生思考)哎,别着急!其实呀,我们的身体里早就藏好了神奇的“尺子” ! 看这幅图——(指向课件图片),左边的阿姨在量衣服,她说“有3拃长”,“拃”就是张开手指的距离;右边的叔叔在摆锥桶,“每2步摆1个”,“步”就是走路的步伐。 这些“拃”和“步”,可是古代人就会用的身体尺呢!导入新课:那问题来啦:除了“拃”和“步”,我们身上还有哪些“秘密尺子”?比如,伸开双臂有多长?脚底板能不能当尺子?今天,咱们就变身“身体尺探险家”,一起发现藏在身上的测量工具!二、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发现身上的“尺子”【设计意图】紧扣教材“古代测量--认识身体尺--实践测量--应用”的逻辑,逐层推进,确保知识体系完整。以“观察--操作--合作--应用”为主线,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建构知识,培养量感(对长度的直观感知)、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素养。想一想。出示对话图:很久以前,古人如何测量?教师提问:如果回到古代,没有尺子,怎么量衣服、量房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庹、拃”的示例,猜想古人的测量方法。2. 引出主题:揭示:古人发现身体就是“天然尺子”!我们身体里也藏着这样的秘密武器,今天就当“身体尺小侦探”,一起探索!3.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1)观察教材,认识身体尺:(2)分组观察:结合教材“找一找”板块(食指宽、手掌宽、拃、步、庹、脚长、肘长),小组讨论:“这些身体部位怎么当尺子?”(3)教师示范定义:拃:张开手,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庹:两臂左右平伸,两中指指尖的距离;步:自然走一步,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脚长:脚跟到脚尖的长度;肘长:肘部到指尖的长度。(4)模仿操作:同桌互相检查“拃是否张开到位”“步是否自然”,通过触觉+动作加深感知。(5)拓展发现: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更多身体尺(如“一臂长”“身高”),并分享发现(如“身高可以量门框高度”)。学习任务二:用身体尺估测1米【设计意图:】以“做中学”为核心,通过“情境驱动—实践探究—反思总结”,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深化理解”,培养科学思维;通过“估测、测量、数据分析”,发展量感和应用意识;结合体育(身体动作)、科学(人体结构),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通过误差讨论,理解身体尺的相对性,尊重个体差异。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测量自己的身体尺(1)明确任务:结合教材表格,测量 1拃长、1脚长、1步长、1庹长、身高,分“估一估”和“量一量”两步完成。(2)方法指导:估测:先闭眼想象长度,再口头说估计值(渗透“量感”培养);测量工具选择:拃、脚长、肘长用直尺;步长→在地面标记,用卷尺;庹长、身高用软尺;合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测量(姿势规范:如庹长需两臂平伸),一人读数记录。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填写教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测量规范”(如步长需自然迈步,避免刻意夸大);提问引导分析:“估测和实际测量有差距吗?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1:我的1庹长和身高差不多。预设2:我的一拃长和一脚长差不多。估一估,填一填。1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直观感受1米:(1)出示米尺,提问:“1米=100厘米,谁能用拃量一量,1米大约有几拃?”(请学生上台测量,初步估测)(2)引导迁移:“脚长20cm,1米大约有几只脚长?步长呢?”(3)学生活动:用拃量米尺,估测“1米≈7拃”(因个体差异,答案不同);思考脚长、步长的估测方法。小组合作,实测验证:(1)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测1米大约有( )拃长、( )脚长、( )步长”,明确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①小组分工:测量员、记录员、监督员(确保动作规范)。②实践操作:反复测量3次,取接近值记录。③讨论:“为什么我们组拃数比隔壁组多(少)?”(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步长别刻意跨大”,鼓励互助。分组操作:用米尺铺地,测量员用拃量1米(从0到100cm,数拃数),脚长同理(脚跟对齐0刻度,数脚印),步长自然走1米,数步数;记录数据(如教材示例:1米≈8拃、7脚、3步)。讨论误差,理解差异(1)展示不同小组结果(如A组1米=7拃,B组=9拃),提问:“为什么结果不一样?”预设1: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尺长度不同.预设2:估测能帮我们大概量一量”(2)小组讨论:“我的拃短,所以拃数多!”“他步长大,步数少!”……(3)全班总结:身体尺因“人不同,长度不同”,但能解决“没尺子时的估测问题”。三、课堂练习【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身体尺的应用,理解“估测—精确测量”的场景差异,培养应用意识;典故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习兴趣。1. “身体尺”有“拃、庹、步长、脚长”在( )里填上合适的“身体尺”。(1) 测量课桌的长。 ( )(2)测量黑板的长度。 ( )(3)测量教室的长。 ( )(4)测量操场的长。 (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及时纠错。2. 选一选。(1) 数学书的长度一般选用( )来估测。① 步 ② 拃(2)一个人的手指宽约( )。① 8厘米 ②1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及时纠错。3. 数一数,填一填。(1)引导学生发现此题就是身体尺的应用。(2)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四、课堂延伸回家用身体尺估测3样东西(如客厅宽度用庹、书桌长度用拃、阳台宽度用步长),记录估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差距!五、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1.我们的身体上竟有这么多的“身体尺”!用“身体尺”测量很方便。2.“身体尺”能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真有趣!六、板书设计发现身体上的“尺子”常见的身体尺:1拃:1拃是把手指用力张开,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1庹:1庹是两臂左右平伸,两个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1步: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实践 活动一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教学设计).docx 综合实践 活动一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