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2《含量词命题的否定》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含量词命题的否定”是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上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概念,本课时承接上一课时,聚焦如何对含有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它包括两块内容:其一是含有一个全称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其二是含有一个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在教学中,要先从文字语言开始叙述命题及其否定,然后按照生活习惯,调整表述方法,变成带有量词的命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字语言的功能,让学生自主改写、表述,同时让学生通过实例感知与理解,教师再加以适当引导,这样做可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归纳出含量词的命题和它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进而建立模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二、教学目的通过探究数学中一些实例,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含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规律,并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使学生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并通过练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三、重点难点重点:会对含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难点:对含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并判断真假.四、核心素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流程问题导入 ->微课学习 ->新知探索 ->典型剖析 ->练习巩固 ->归纳小结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㈠ 问题导入 如何对含有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呢?先看下面两个问题:问题1:写出命题“这个篮子里的鸡蛋都是好的”的否定.问题2:写出命题“任意实数,使得”的否定. 1. 开始语:先看问题1,请一个同学回答. 2.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探索原命题与它的否定中量词的变化. 1.回顾含量词命题的相关知识.2.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命题否定后,原命题与它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区别. 5分钟㈡ 微课学习 微课:《【趣味微课】1.2.3B 含量词命题的否定》依次讲述了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等等. 播放微课,适当时机暂停,或板书知识点,或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 利用形象生动的微课,帮助理解新知. 7分钟㈢ 新知探索 1.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命题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读作“非”或“的否定”.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1)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2)存在实数,使得.3.概念学习:(1)命题“”的否定是:“”;(2)命题“”的否定是:“”. 1.教师给出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及符号表示并板书;2.让学生用符号正确的写出题中命题的否定,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3.结合微课,学习概念新知;择机暂停,逐一解决问题. 1.让学生明确命题的否定的概念及符号表示;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让学生从事例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并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3.结合微课,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地了解和认识. 10分钟㈣ 典例剖析 例1.写出下列特称命题的否定:(1)p: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2)q:所有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轴对称图形;(3)r:;(4)s:有的三角形的垂心在其外部;(5)t:有一个小于210的正整数至少有4个质因数.例2.对下列含有量词的命题作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任意正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2).结论: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定就应该是假命题;反之亦然. 1.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完成例1,强调语言的规范、准确;2.完成例1后教师进一步追问,每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然后让学生一一并回答.3.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2,并回答;4.完成例2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命题与它的否定的真假性有何规律? 1.例1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前面分析得到的结论,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同时,加深学生对“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的认识.2.例2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的否定真假性相异。 10分钟㈤ 练习巩固 练习1:对下列含有量词的命题作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2);(3);(4).练习2:对下列含有量词的命题作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任意三角形都有内切圆;(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回答;2.练习2中(1)(2)省略了“所有,任何,任意”等量词,这种情形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将命题写成完整形式,再依据法则来写出其否定形式. 1.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2.对含有量词的命题否定时既要否定量词,又要否定性质,所以找出量词,明确命题所提供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分钟㈥ 归纳小结 1.如何写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原先的命题与它的否定在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主动回答,教师规范其回答,拓宽师生互动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3分钟八、板书设计大致板书如下:(课题)1.命题的否定:2.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 (例1、2演示区)(讲课草稿演算区)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