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1节《小小园艺师》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1节《小小园艺师》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第二单元 第1节 小小园艺师
课题 小小园艺师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小小园艺师》该课时教材以学校种植园劳动为情境,编排了 “化肥的稀释 — 花墙的搭建 — 驱虫药用量” 三个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顺序结构、掌握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同时学会将算法应用于化肥计算、砖块计数等劳动场景。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算法知识与具体的园艺劳动融合,注重 “做中学”,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感受算法在劳动中的实用价值,体会劳动与科技结合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体验算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2.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3.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重点 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难点 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 小小园艺师学校的种植园是小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每天都精心照料种植园里的植物,为它们浇水、除草、捉虫。老师提醒小智,若想让植物长得更健康,还需要定期为它们施肥。面对种类繁多的化肥小智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使用。于是,他决定向小慧请教。知目标:1.体验算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2.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3.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顺序结构。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施肥困惑,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聚焦 “劳动中的算法步骤” 展开讨论 借比赛情境激发兴趣,引出统计问题
讲授新课 一、化肥的稀释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必须稀释后使用。在学校的种植园里,使用尿素时,兑水比例通常为15:2500,即15克尿素兑人2500毫升水,按此比例配制的尿素溶液非常适合植物吸收。勤思考配制尿素溶液所需用水量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答: 第一步:明确兑水比例:已知尿素与水的兑水比例为 15 克尿素兑 2500 毫升水。第二步:推导计算公式:用水量=尿素质量÷15×2500。第三步:代入尿素质量计算:先计算 “尿素质量是 15 克的多少倍”:尿素质量÷15;再计算用水量:上述倍数 ×2500,得到最终用水量。细探究学校种植园每次施氮肥需要用一包 600克装的尿素,请完成稀释尿素所需用水量的计算公式。1.用水量(毫升)=尿素质量(克)÷15x2500。2、以上计算中,所求是用水量,已知条件是尿素质量和兑水比例。3.如果尿素的质量改变了,用水量应如何改变呢 一小包 15 克的尿素、一罐剩下约 300 克的尿素和一大袋 1.2 千克的尿素,稀释它们的用水量分别是多少 尿素质量与用水量成正比;2500毫升;50000毫升;200000毫升(观看表格)4.用自然语言描述分步骤求解稀释尿素所需用水量的过程。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问题解决过程简单且灵活。为了使描述更加严谨和直观,还可以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流程图由各种形状的图框和流程线组成,不同的图框代表不同的操作步骤,流程线依次连接各个图框,表示执行的先后顺序和方向。(观看表格)巧设计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将“计算稀释尿素所需用水量”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 2-1-1)。(观看流程图)勤思考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适合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同种植物,如果要改变尿素溶液的浓度,该如何修改流程图呢 若改变尿素溶液浓度,需在流程图中新增输入新兑水比例的框,再将处理框计算逻辑改为 “尿素质量 ÷ 新尿素量 × 新水量” 即可。在上述稀释尿素所需用水量计算中,我们按照固定的步骤依次完成了任务。这种按顺序依次执行各个步骤的结构,被称为顺序结构。它简单直接、逻辑清晰,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适合解决步骤明确且无须复杂选择或重复的任务。二、花墙的搭建学校建设种植园后,留下了一批水泥空心砖。我们可以把营养土倒人水泥空心砖,做成小花盆,种上植物。这些花盆还能叠放成各种造型,既实用又美观。让我们用这些水泥空心砖搭建创意花墙,为校园增添绿色生机吧!细探究1.用水泥空心砖搭建花墙(见图 2-1-3),从高往低数,第1层要3块砖块、第2层要5块砖块、第3层要7块砖块……按此规律,第7层需要多少块砖块 搭建7层高的花墙总共需要多少块砖块 答:第 7 层需要 15 块砖块;搭建 7 层高的花墙总共需要63块砖块。(观看表格)2.假设m为某一层砖块数量,n为层号(见图2-1-4)。根据表2-1-3可以发现,第n层的砖块数量计算公式应该是m=n-x2+1。如果用s代表整个花墙的砖块总数,那么s=(3+15)×7/2 =63 所以,搭建7层高的花墙总共需要63块砖块。巧设计请绘制“计算搭建花墙所需砖块总数”的流程图。(观看流程图)为了让每一盆植物都健康成长,防治病虫害,我们必须定期为植物驱虫,植物驱虫药的用量一般可以根据花盆的直径计算。勤思考某款植物驱虫药的用量由花盆的尺寸决定,具体用量如表 2-1-4所示。经观察发现,一个盆栽组合共12个盆,驱虫药用量从4克逐步递增至37克,每次增加量都是3克。假设花盆型号为a,对应的用药量为6,要计算盆栽组合的总用药量,可以借鉴上述搭建花墙所需砖块总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花盆型号和用药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盆栽组合的总用药量计算公式:S=(4+37)x12/2(观看表格)巧设计设计流程图,描述“计算盆栽组合总用药量”的算法。该流程图通过顺序结构逐步计算每个型号的驱虫药用量并累加,清晰呈现了从 “开始” 到 “结束” 的完整计算过程,符合五年级对算法流程图的理解要求,逻辑直观且步骤明确。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智慧,算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算法,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劳动中的数学计算规律。在劳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运用算法,让劳动更加科学、高效!三、课堂练习1、以下不属于算法顺序结构特点的是?( )A. 按固定步骤依次执行 B. 逻辑清晰C. 包含复杂的条件判断 D. 适用于步骤明确的任务2、流程图中,用于表示 “输入数据或输出结果” 的图框是( )。A. 起止框B. 输入 / 输出框C. 处理框D. 流程线3、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描述,不能用自然语言描述。( )4、流程图的起止框用于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5、在 “稀释尿素”“搭建花墙”“计算驱虫药用量” 这些任务中,都用到了算法的顺序结构。( )6、输入 / 输出框在流程图中只能用于输入数据,不能用于输出结果。( )7、本课中,算法在劳动场景里的应用体现了让劳动更科学、高效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1、多分枝流程图2、传统劳动的算法智慧3、流程图的行业妙用4、算法与编程的衔接 结合数学比例知识,口头回答三步计算过程计算 15 克、300 克等尿素的用水量,用分点形式描述求解过程在模板中填写输入框(尿素质量)、处理框(计算公式)、输出框(用水量)内容打开 Mind+,编写并运行 “饺子计分器” 程序观察 “第 n 层 m=2n+1” 规律,计算砖块数并推导求和公式按 “输入层号→算单层砖块→算总数→输出” 步骤手绘流程图分析 12 盆药 “4 克→37 克” 规律,推导求和公式并验证合作设计流程图,标注输入输出框、处理框,明确步骤顺序独立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学习拓展知识 让学生初步体验算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落实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的教学目标突破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的教学重点编程验证算法,提升实操能力感受算法在劳动材料规划中的实用价值强化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加深顺序结构认知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理解顺序结构的普适性提升协作能力,再次落实流程图描述算法目标检测知识掌握,及时巩固重点拓宽知识面,加深算法整体认识
布置作业 用自然语言梳理出完整的劳动步骤(需包含 “准备工具→稀释肥料→浇花→清理工具” 等关键环节,步骤需符合顺序结构)。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小小园艺师》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算法不只是理论,用它规范劳动流程才是价值”。以后不管是配化肥、搭花墙,还是算驱虫药量,都要先思考 “步骤连贯吗?流程直观吗?能服务劳动吗?”。再也不觉得算法枯燥,也不用担心面对劳动中的实际问题时没有路径了。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