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2节《厨房小助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2节《厨房小助手》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第二单元 第2节 厨房小助手
课题 厨房小助手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厨房小助手》该课时教材以厨房食材处理与家电使用为情境,编排了 “食材是否需要加工判断 — 电饭锅的选择” 两个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分支结构(单分支、多分支),掌握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含分支结构算法的方法,同时学会将算法应用于食材加工判断、电饭锅选择等厨房场景。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算法知识与具体的厨房劳动融合,注重 “做中学”,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感受算法在劳动中的实用价值,体会劳动与科技结合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分支结构。2.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含有分支结构的算法,3.能分析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4.能分辨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
重点 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含有分支结构的算法,
难点 能分辨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课 厨房小助手面对各种各样的食材,我们要先判断食材的种类、新鲜度和特性,再决定如何加工处理。精准地判断食材,能够为我们后续的操作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我们科学地控制烹饪过程,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饭菜。知目标:1.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分支结构。2.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含有分支结构的算法。3.能分析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4.能分辨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明确目标,聚焦饺子数统计讨论 借比赛情境激发兴趣,引出统计问题
讲授新课 一、食材的加工为了方便,人们常选购超市里加工好的食材。这些食材无须清洗、去皮、切块或腌制,买回家就能直接烹饪。通常未加工的原始食材更新鲜口感也更好,人们能根据个人口味对食材进行处理。细探究1.请判断表 2-2-1中哪些食材属于未加工的原始食材,在“未加工”一栏中画“V”(观看表格)2.用自然语言描述“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的步骤:第一步,判断食材是否未加工。第二步,如果是未加工的食材,要执行,然后“结束”第三步,否,直接跳到“结束”。步骤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输入条件进行判断,再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分支路径。这种包含判断条件的算法结构被称为分支结构。在分支结构流程图中,菱形图框表示判断条件。菱形图框内部通常会描述一个具体的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其中一个角对应的路径并在该角旁边注明“是”;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执行另一个角对应的路径并在该角旁边注明“否”。一般来说,菱形图框正上方的角对应进入判断之前的其他操作步骤(见图 2-2-1)。巧设计1.将“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 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2-2-2)。(观看流程图)2.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请你选择一种食材,绘制具体的加工流程图。二、电饭锅的选择正如我们根据用餐需求灵活选择加工食材或原始食材一样,日常生活中的家电使用也需要因时制宜、按需调配。小智家里有普通款(3~6人份)和迷你款(1~2人份)两个电饭锅,平时他会按照用餐人数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既能满足需求,又能节约用电。巧设计将“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 2-2-4)。(观看流程图)勤思考对比“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和“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流程图,说一说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1、判断框数量不同:前者 1 个,后者 2 个递进判断框。2、分支复杂度不同:前者 2 分支简单,后者 3 分支更复杂。3、判断逻辑不同:前者二元判断,后者按人数梯度递进。上述两个流程图分别对应单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其区别在于条件的判断和执行路径的数量,具体见表2-2-2所示。(观看表格)可以根据流程图编写计算机程序,让程序快速准确地执行流程图的算法,从而验证算法设计是否正确。在使用图形化编程进行电饭锅类别的选择时,需要运用以下相关程序指令(见表 2-2-3)。(观看表格)拓视野图形化编程使用的是 Mind+ 软件的“Python 模式”,Python 模式下的 Mind+ 软件编程界面包含积木选择区、编程区、代码区、终端输出区和文件系统区等部分。让我们一起了解各个区域的功能吧!1.积木选择区:提供多种类别的积木块。2.扩展积木:提供除“积木选择区”外的其他积木块。3.编程区:通过组合不同积木块进行图形化编程。4.菜单栏:对项目进行新建、打开等操作,查询教程及切换编程模式。5.代码区:根据图形化编程自动生成Python 代码。6.终端输出区:显示程序的输出信息、错误信息等。7.运行程序按钮:用于编程结束后运行程序。8.文件系统区:展示项目中已存在的文件和已添加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细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 Mind+软件,参考以下编程提示,完成“电饭锅类别选择”程序编写(见图 2-2-6)。三、课堂练习1、流程图中,用于表示 “判断环节” 的图形是?( )A. 矩形框 B. 菱形框C. 圆形框 D. 三角形框2、“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 流程图的逻辑类型属于?( )。A. 递进判断B. 二元判断C. 多元判断D. 循环判断3、流程图的核心作用是清晰呈现任务的执行步骤与逻辑。( )4、“选择合适的电饭锅” 流程图采用了递进式判断逻辑。( )5、判断框的输出结果只能是 “是” 或 “否” 两种。( )6、不同劳动场景的流程图,判断环节的数量一定相同。( )7、矩形框在流程图中通常用于表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四、拓展延伸1、 分支结构2、流程图的标准符号规范3、流程图的逻辑结构类型4、流程图的绘制工具与技巧 判断表中未加工食材并在对应栏画 “√”补充 “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 流程图补充 “选择合适电饭锅” 的流程图内容对比两流程图,找出判断框等差异点了解 Mind+Python 模式各区域功能在指导下用 Mind + 编写 “电饭锅选择” 程序独立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学习拓展知识 初步感知判断在厨房劳动中的实际应用突破用流程图描述分支结构的重点掌握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表达方法分辨单、多分支结构,突破教学难点为后续编程验证算法奠定基础编程验证算法,提升实操能力检测知识掌握,及时巩固重点拓宽知识面,加深算法整体认知
布置作业 1、请选择一种厨房家电(如烤箱),绘制 “选择合适功能” 的流程图并说明分支逻辑。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厨房小助手》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流程图不只是符号,用它规划厨房劳动流程才是价值”。以后不管是判断食材加工、选电饭锅,还是设计烹饪步骤,都要先思考 “判断准确吗?路径清晰吗?能服务厨房吗?”。再也不觉得算法抽象,也不用担心面对厨房实际问题时没有方法了。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