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三单元 第1节《萌兽对对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三单元 第1节《萌兽对对碰》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第三单元 第1节 萌兽对对碰
课题 萌兽对对碰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萌兽对对碰》该课时教材以学校斗兽棋社团 “萌兽对对碰” 活动为情境,编排了 “动物擂台赛 — 自动排位赛 — 冠军争夺赛” 三个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 “比较交换” 算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找出最值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 “分治思想” 提升算法执行效率。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游戏经验,将抽象的算法知识与具体的斗兽棋游戏融合,注重 “做中学”,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感受算法在数据处理(游戏找最值)中的实用价值,体会算法优化(分治思想)的智慧。
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能描述 “比较交换” 算法基本原理,理解其在斗兽棋找最值、数据处理等场景的应用逻辑。计算思维:能分析 “比较交换” 和分治思想的执行路径,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分步解决找最值问题的方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结合流程图工具描述 “比较交换” 算法,验证其在斗兽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升算法执行效率。信息社会责任:在算法应用中,感受计算思维的价值,践行用科学方法优化流程、解决问题的责任。
重点 能描述 “比较交换” 算法基本原理,理解其在斗兽棋找最值、数据处理等场景的应用逻辑。
难点 能分析 “比较交换” 和分治思想的执行路径,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分步解决找最值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 萌兽对对碰学校的斗兽棋社团正在举办“萌兽对对碰”活动。小智看到桌上摆着一排背面朝上的棋子,社团的规则是从斗兽棋的8个棋子中随机拿出6个棋子,反扣在桌上。参与者需要依次翻开棋子,查看其战斗力后,再将棋子反扣回去,继续翻开下一个棋子。当参与者翻完所有棋子后,需要指出战斗力最强的棋子的位置。知目标:1.能描述“比较交换”算法的基本原理。2.能用流程图描述“比较交换”算法,找出最值。3.能用“分治思想”提升算法的执行效率。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理解斗兽棋活动规则,明确 3 个学习目标,聚焦算法学习展开思考。 借助游戏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清晰本节课核心任务。
讲授新课 一、动物擂台赛斗兽棋中共有8种棋子:象、狮、虎、豹、狼、狗、猫、鼠。这些棋子按战斗力强弱排列,象为最强,鼠为最弱(见图3-1-1)。勤思考游戏中,每一次只能翻开一个棋子来查看它所代表的动物,如何在随机选出的6个棋子中找出战斗力最强的棋子呢 定初始擂主:先翻开第 1 个棋子,将它暂定为 “战斗力最强的擂主”。逐个比较更新:翻开第 2 个棋子,和当前擂主比较,若它战斗力更强,就把它更新为新擂主;再翻开第 3 个棋子,和当前擂主比较,重复 “比较 - 更新” 的操作;以此类推,直到把 6 个棋子都翻开并比较完。确定结果:最后剩下的擂主,就是这 6 个棋子中战斗力最强的。我们可以采用“比较交换”算法来找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比较交换”算法和“擂台赛”类似,指一个挑战者上台与当前擂主比较胜者留在台上,败者下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第一个数为“擂主”,将其暂定为最大数或最小数。2.逐个比较。逐个看这组数中的其他数,把每个数都和“擂主’比较。3.更新“擂主”。如果发现某个数比“擂主”更大(或更小),就让这个数当新的“擂主”。4.继续比较。把下一个数和新的“擂主”比,一直这样比下去,直到把这组数里的所有数都比完。5.得出结果。“擂主”就是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或最小数。通过“比较交换”算法,找到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不断比较和适时更新,最终确定最值。细探究1.假设当前随机排列的棋子所代表的动物如下(见图3-1-2),可以运用“比较交换”算法来进行“动物擂台赛”游戏,记录游戏步骤。(观看表格)2.当“动物擂台赛”进行到第四次,当前的擂主更新为象,那么,我们有必要进行第五次比较,因为“比较交换” 算法需要遍历所有棋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将狮与当前擂主象进行比较,完成整个流程的验证。“比较交换”算法不仅适用于斗兽棋游戏,还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中。通过不断比较和适时更新,我们能够高效地找到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最优解,提高工作效率。勤思考想一想,在体验“动物擂台赛”游戏时,“比较交换”的过程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算法三种基本结构中的哪一种密切相关 在体验 “动物擂台赛” 游戏时,“比较交换” 的过程与循环结构密切相关。因为 “比较交换” 算法需要重复执行 “比较棋子战斗力 — 更新擂主” 的操作,直到所有棋子都被比较完毕,这符合循环结构 “根据条件重复执行某段操作,直到条件不满足” 的特点。二、白动排位赛在“动物擂台赛”游戏过程中,我们通过“比较交换”算法找到了最强的棋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比较相邻的棋子并根据战斗力交换棋子的步骤是重复进行的。这种重复的操作可以用循环结构来简化表示,使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和高效。巧设计请补充循环条件,完成“动物擂台赛”流程图的绘制。(观看图片)流程图是算法的直观呈现,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而程序则是将算法付诸实践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编程工具编写程序实现斗兽棋的自动排位。细探究请打开资源包中的“比较交换找最值.mp”文件,按照下面的步骤完成排序体验可使用多组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比较交换排序”的过程。1.运行程序。2.输入需要排序数值的总个数。3.依次输入对应的数值。4.输出排序的过程以及排序的最终结果。勤思考在“动物擂台赛”游戏过程中,一共要重复5次比较交换的过程如果从 5000个数中寻找最大值,需要进行4999次比较。三、冠军争夺战学校的斗兽棋社团增加比赛难度,将“从斗兽棋的8个棋子中随机拿出6个棋子”改为“从斗兽棋的16个棋子中随机拿出12个棋子”,其余规则一致,16个棋子分别为2个象棋、2个狮棋、2个虎棋、2个豹棋、2个狼棋、2个狗棋、2个猫棋、2个鼠棋(见图3-1-4)。这些棋子按战斗力强弱排列,象为最强,鼠为最弱。同一级别,蓝色棋子战斗力强于红色棋子。斗兽棋棋子的具体战斗力排行如下: 勤思考想一想,如果继续使用前面的方法,会出现什么困难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如果继续使用前面的 “逐个比较交换” 方法,会出现数据量增大时,比较次数过多、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困难。更好的方法是采用 “分治思想”,将大量棋子(复杂问题)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先在每个小组内找出战斗力最强的棋子,再将各小组的最强棋子逐步比较,最终确定整体最值,以此简化过程、提升效率。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智慧,算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算法,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劳动中的数学计算规律。在劳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运用算法,让劳动更加科学、高效!细探究1.分组预选赛,描述找出本组战斗力最强的棋子的过程,第一组:翻开第一个棋子是狗,当前最大值为狗。翻开第二个棋子是狼,当前最大值更新为狼。翻开第三个棋子为狮,当前最大值更新为狮。第二组:翻开第一个棋子是豹,当前最大值为豹;翻开第二个棋子是狼,最大值保持为豹;翻开第三个棋子是象,当前最大值更新为象。第三组:翻开第一个棋子是鼠,当前最大值为鼠;翻开第二个棋子是猫,最大值更新为猫;翻开第三个棋子是狮,当前最大值更新为狮。第四组:翻开第一个棋子是狗,当前最大值为狗;翻开第二个棋子是鼠,最大值保持为狗;翻开第三个棋子是豹,当前最大值更新为豹。2.半决赛,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分别进行比较,找出战斗力最强的棋子。第一组和第二组中战斗力最强的棋子为:象第三组和第四组中战斗力最强的棋子为:狮3.冠军决赛,对半决赛中产生的战斗力最强的棋子进行比较,找出最值擂主:象当需要比较交换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以采用“分治思想”,将复杂问题拆为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将子问题不断拆小,直至可直接求解,最后将子问题的解合并,即可得到原复杂问题的解。勤思考如果棋子数量增加到32个,如何分组最优 分组数量较多和较少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最优分组:将 32 个棋子平均分成 4 组(每组 8 个)或 8 组(每组 4 个),使每组规模相近,便于通过 “分治思想” 逐步筛选最值。分组数量较多的优缺点:优点:每组内棋子数量少,组内比较次数少,预赛阶段效率高;缺点:需要比较的组数量多,半决赛、决赛的比较次数会增加。分组数量较少的优缺点:优点:组数量少,半决赛、决赛的比较次数少;缺点:每组内棋子数量多,组内比较次数会增加,预赛阶段耗时久。在生活中,“分治思想”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参加学校运动会时,会先按班级分组比赛选出优秀选手,再让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决赛;打扫教室时,先把教室分成讲台区、课桌区、窗户区和地面区,再由各小组负责打扫相应区域。这种“分治思想”能让复杂事情变简单,更容易完成,同时分组数量要根据任务难易、时间限制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冠军争夺赛”开始啦!首先,将12个棋子平均分成4组。四、课堂练习1、当棋子数量较多时,运用 “分治思想” 的最优分组策略是( )A. 随意分组 B. 尽量多分C. 平均分组 D. 只分 2 组2、采用 “比较交换” 算法找战斗力最强棋子时,其核心步骤是( )。A. 随机翻开棋子后直接选第一个B. 确定初始擂主,逐个比较并更新擂主C. 只比较相邻两个棋子D. 不需要比较,直接找象3、“比较交换” 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算法基本结构中的循环结构密切相关。( )4、从 6 个棋子中找最大值,需要进行 6 次比较交换。( )5、分治思想中,分组数量越多,算法执行效率一定越高。( )6、“比较交换” 算法仅适用于斗兽棋游戏,无法应用于其他数据处理场景。( )7、分治思想的核心是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多个相似子问题,解决后合并子问题的解。( )五、拓展延伸1、生活中的 “比较交换” 应用2、算法的历史溯源3、体育赛事与分治思想4、“比较交换” 与冒泡排序 结合斗兽棋战斗力排行,思考并口头表述找出最强棋子的初步步骤。依据假设的棋子排列,逐步记录比较交换过程,验证算法可行性。回忆算法基本结构,分析并说出 “比较交换” 与循环结构的对应依据。结合 “比较交换” 步骤,补充循环条件,完成流程图绘制。按步骤运行程序,输入数据、观察排序过程及结果,多组数据验证。计算 5000 个数找最值的比较次数,感知原有方法的效率局限。分析 12 个棋子时原有方法的不足,讨论并提出优化思路。分组运用比较交换算法,详细描述本组筛选最强棋子的完整过程。讨论 32 个棋子的最优分组方式,分析不同分组的优缺点。独立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学习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初步感知 “比较 - 更新” 的核心逻辑,为算法学习铺垫。通过实操记录,具象化算法步骤,加深对 “比较交换” 原理的理解。关联旧知构建知识体系,明确算法与程序结构的内在联系。锻炼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直观呈现循环逻辑,突破教学难点。通过编程实操,验证算法实用性,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发现数据量增大时的问题,为分治思想的引入埋下伏笔。激发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算法优化方向,理解分治思想必要性。在分组实操中巩固算法,为分治思想的 “拆分问题” 环节落地奠基。深化对分治思想分组逻辑的理解,培养结合实际场景优化策略的能力。检测知识掌握,及时巩固重点拓宽知识面,加深算法整体认识
布置作业 如果要从 15 个棋子中找战斗力最强的,你会如何运用 “分治思想” 进行分组?请写出分组方式和这样分组的原因。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萌兽对对碰》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算法不只是理论概念,用它高效解决问题才是价值”。以后不管是找斗兽棋最强棋子、处理数据找最值,还是优化大量元素的比较流程,都要先思考 “步骤重复吗?分组合理吗?能提升效率吗?”。再也不觉得算法枯燥,也不用担心面对数据或游戏中的实际问题时没有路径了。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