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目 录01考情解码·考点定标 202体系构建·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3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 3知识点1 细胞分化 4知识点2 细胞的全能性 4知识点3 干细胞 5考向1 细胞的分化 6考向2 细胞全能性与干细胞 8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 10知识点1 细胞衰老的特征 10知识点2 细胞的衰老的原因 11考向 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原因 12考点三 细胞死亡 13知识点1 细胞凋亡 13知识点2 细胞坏死 14知识点3 细胞自噬 15考向 细胞死亡 16重难点透析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 1804真题感知·命题洞见(含2025年高考真题) 1805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24一、教材知识链接 24二、长句表达强化 25三、新情境(细胞的铁死亡) 25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河南卷T5,3分 重庆卷T8,2分 安徽卷T4,3分 海南卷T7,3分细胞衰老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甘肃卷T4,2分 湖南卷T4,3分 江苏卷T1,2分细胞死亡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重庆卷T2,3分 贵州卷T2,3分 重庆卷T14,3分考情分析: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细胞的分化、细胞衰老的特点及原因、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等。 2.从命题思路上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综合考查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维持稳态中的协同作用;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疾病联系起来考查调控机制。复习目标: 1.通过对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实质的理解,认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结合对细胞的全能性的分析,阐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科学思维) 3.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资料,关注人体健康。(社会责任)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1)普遍性:多细胞生物普遍具有。(2)持久性: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3)稳定性: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提醒: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4)不可逆性:一般来说,细胞只能从全能干细胞最终走向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反向进行。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不同的组织和器官5.细胞分化的标志:(1)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2)从亚显微水平看:细胞器的数目、种类及细胞质基质成分等发生改变。(3)从分子水平看:①蛋白质角度: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改变;②基因角度: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RNA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6.意义:(1)细胞分化是生物 个体发育 的基础。(2)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专门化 ,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7.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1)不变:DNA、tRNA、rRNA、细胞的数目。(2)变:mRNA、蛋白质的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易错提醒】(1)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的能力一般就越低。(2)分化的细胞不一定不再进行分裂,如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和细胞因子等刺激后仍可再分裂。【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18“思考·讨论”拓展)人体的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吗?为什么?相同。两种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分裂和分化而形成的,不同体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 知识点2 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 完整有机体 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2.具有全能性的原因:(1)已经分化的细胞(或细胞核)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部基因。(2)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般已经分化的体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全套的DNA分子,因此已经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3.全能性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的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全能性表达越困难,克隆成功的可能性越小。(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高于动物细胞,生殖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在所有动物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2)幼嫩细胞的全能性高于衰老细胞。(3)分裂能力强的细胞的全能性高于分裂能力弱的细胞。4.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1)离体(必要条件);(2)一定的营养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和植物激素;(3)适宜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pH等)、无菌无毒的环境。【易错提醒】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其全能性不一定低。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表达,但花粉、卵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其全能性也较高。知识点3 干细胞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2.特点: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在动物和人体内,数量较少。3.类型项目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来源 来自早期胚胎 来自各式各样的组织功能 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组织或细胞的能力举例 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精原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21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器官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可培养出组织或器官。【易错辨析】(1)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2024·贵州卷,2D)(×) 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2)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2024·浙江6月选考,4A)(×)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3)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2024·黑吉辽卷,2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但未证明其能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故不能证明其具有全能性。(4)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2022·海南卷,2B)(×) 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5)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2022·江苏卷,2A)(×) 胚胎干细胞也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6)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2021·江苏卷,2B)(×) 造血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但仍能继续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7)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021·江苏卷,2C)(×)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8)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2021·福建卷,11A)(×) 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脱分化形成的。(9)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2020·江苏卷,4A)(×) 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再分裂增殖,如肝细胞、记忆细胞。考向研析考向1 细胞的分化例1.“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分化中丢失了大量的基因B.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C.“细胞核重编程”和干细胞的再分化均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希望【答案】A【解析】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未导致基因丢失,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未表现全能性并非因丢失基因,A错误;B、干细胞能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因此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B正确;C、细胞核重编程和干细胞的再分化均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C正确;D、“细胞核重编程”后可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因此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希望,D正确。【变式训练1·变载体】味觉系统能帮助人们避免摄入有害物质。苦味、甜味和鲜味可由不同的味觉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如图所示)介导。此外,肠绒毛顶部的细胞暴露到肠腔中摄取葡萄糖等甜味营养,同时激活甜味受体,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T1R3蛋白基因缺失,只会影响人体对甜味的感受B.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存在T1R3、T1R2、T2Rs(35)、T1R1蛋白的基因C.在人体甜味味觉细胞和肠绒毛细胞中,都存在T1R3、T1R2蛋白基因表达出的mRNAD.若T1R2蛋白基因不能表达,不会影响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T1R3蛋白基因在甜味和鲜味的产生过程中都有作用,若T1R3蛋白基因缺失,人体对甜味和鲜味的感觉都会受影响,A错误;B、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所含基因都相同,故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存在T1R3、T1R2、T2Rs(35)、T1R1蛋白的基因,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T1R3、T1R2蛋白与甜味有关,结合题意可知,在人体甜味味觉细胞和肠绒毛顶部的细胞(而非所有肠绒毛细胞)存在T1R3、T1R2蛋白基因表达出的mRNA,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肠绒毛顶部的细胞暴露到肠腔中摄取葡萄糖等甜味营养,同时激活甜味受体,而甜味与T1R2和T1R3都有关,故若T1R2蛋白基因不能表达,会影响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D错误。【变式训练2·变载体】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内处于低氧状态。CESCs(人软骨终板干细胞)能够应用于椎间盘病变后的修复和再生。在体外培养时,低氧对CESCs衰老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2h低氧处理对CESCs衰老有抑制作用B.CESCs与其分化成的细胞遗传信息不同C.CESCs在衰老过程中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血管入侵椎间盘利于CESCs发挥修复功能【答案】A【解析】A、由柱状图可知,72h的低氧处理衰老细胞占比远小于72h常氧处理,所以72h低氧处理对CESCs衰老有抑制作用,A正确;B、CESCs与其分化成的细胞遗传信息相同,因为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B错误;C、CESCs在衰老过程中物质运输功能通常表现为降低,C错误;D、由柱状图可知,低氧可抑制细胞衰老,如果血管入侵椎间盘,使氧含量升高,会使更多的CESCs细胞衰老,不利于它发挥修复功能,D错误。考向2 细胞全能性与干细胞例2.自然界包括壁虎、海星、蜥蜴在内的许多生物有部分肢体可以完全再生,这就给人类肢体再生提供了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壁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依然保留着干细胞功能,可以在断尾后发育成尾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断尾后新形成的尾巴细胞内核酸与其他部位细胞内的核酸相同B.断尾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呼吸酶基因处于关闭状态C.壁虎断尾后可以再长出尾巴,是因为其横隔处的细胞进行了增殖和分化D.断尾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继续发育成尾巴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A、新形成的尾巴细胞与其他部位细胞因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RNA存在差异,但DNA相同,因此核酸不完全相同,A错误;B、呼吸酶基因在所有活细胞中均表达,否则细胞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C、横隔处的干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形成新尾巴的各类细胞,C正确;D、细胞全能性需发育为完整个体,而尾巴仅是器官层次,未体现全能性,D错误。【变式训练1·变考法】图示是同一个体含有的三种脂肪细胞: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白色脂肪细胞主要功能是能量储存,其含有一个大的脂滴,在寒冷或药物刺激下可以转化为米色脂肪细胞。米色和棕色脂肪细胞富含线粒体(棕色脂肪细胞新生儿含量较多),它们主要功能是产热而非储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脂肪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图示三种脂肪细胞DNA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C.三种脂肪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完全相同D.可以通过冬季室外锻炼增加棕色脂肪细胞的数量进行减肥【答案】B【解析】A、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用人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不同的脂肪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同一个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DNA种类与数量相同,细胞质中的DNA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所以细胞中的DNA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B正确;C、三种脂肪细胞的形态功能存在差异,所以它们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C错误;D、冬季室外锻炼寒冷刺激可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米色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通过线粒体产热,同时减少白色脂肪细胞的数量达到减肥效果,D错误。【变式训练2·变载体】2024年6月26日,科学家利用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这一突破性进展,将有助于揭示人脑发育和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为培育更复杂大脑类器官嵌合体奠定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捐赠者捐献的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B.干细胞的培养液需加入血清并提供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气体环境C.3D 大脑模型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体现干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技术将有利于人类探索大脑的发育机制以及预测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答案】C【解析】A、成体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有组织特异性,因而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A正确;B、干细胞的培养液需加入血清并提供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气体环境,其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正确;C、3D 大脑模型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未体现干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D、该技术将有利于人类探索大脑的发育机制以及预测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对于人脑疾病的资料提供了新的思路,D正确。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衰老的特征1.形态结构方面(1)细胞萎缩,体积变小。(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提醒: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2.细胞内的物质方面(1)水:水分减少。(2)酶: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提醒:并非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3)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与溶酶体的功能降低有关),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小结:一大(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一多(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一小(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三低(细胞膜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降低)。3.衰老的细胞影响个体上的表现(如外貌上)(1)皮肤干燥、皱纹(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2)头发变白(毛囊中黑色素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3)老年斑(皮肤细胞内色素积累,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知识点2 细胞衰老的原因1.细胞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学说①自由基本质: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②自由基来源:氧化反应、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都能产生。③作用机理: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a.攻击磷脂分子,产生更多自由基,损伤生物膜(提醒:此为正反馈调节)。b.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c.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2)端粒学说①端粒:每条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蛋白质复合体。(提醒:端粒酶可修复缩短的端粒,但正常细胞中活性较低)②机理: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序列被“截”短,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2.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2)多细胞生物:①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3.意义: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24拓展)端粒酶是延长端粒的一种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属于逆转录酶。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来稳定染色体的结构。据此从染色体水平分析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原因。癌细胞能激活端粒酶活性,合成出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来稳定染色体的结构。【易错提醒】(1)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2023·江苏卷,1B)(×) 提高端粒酶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3)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2022·浙江6月选考,4C)(×) 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通常是不同步的。考向研析考向 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原因例1.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利用自身的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TAC是一种端粒酶激活剂,可增强端粒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端粒酶含一段与端粒DNA互补的碱基序列B.端粒酶中蛋白质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C.端粒酶属于RNA聚合酶,可催化DNA的形成D.TAC可通过促进端粒的延长以延缓细胞衰老【答案】C【解析】 A 、 因为端粒酶能以自身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端粒酶含一段与端粒 DNA 互补的碱基序列,A正确;B 、 蛋白质的活性受温度和 pH 的影响,端粒酶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其蛋白质的活性受温度和 pH 的影响,B正确;C 、 端粒酶是以自身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属于逆转录酶,而不是 R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是催化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酶,C错误;D 、 TAC 是端粒酶激活剂,可增强端粒酶活性,端粒酶能合成端粒 DNA ,从而促进端粒的延长,端粒与细胞衰老有关,所以可延缓细胞衰老,D正确。【变式训练1·变载体】人在衰老过程中某些性状会发生改变。为寻找衰老的原因,科研人员对染色质开展了相关研究(如图)。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会抑制转录并引发更紧密的染色质结构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衰老与紧密连接蛋白增加有关B.DNA甲基化会使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衰老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衰老细胞中染色质结构松散不利于基因表达【答案】C【解析】A、从图中可知,年轻个体染色质是紧密状态,有紧密连接蛋白;衰老个体染色质松散,紧密连接蛋白减少 ,所以个体衰老与紧密连接蛋白减少有关,A 错误;B、DNA 甲基化是在DNA上添加甲基基团,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B错误;C、衰老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是机体主动清除衰老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D、染色质结构松散,有利于DNA解旋,进而有利于基因表达,D错误。【变式训练2·变考法】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生命进程中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并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个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过程中诱发的细胞凋亡不受基因调控B.依据端粒学说,细菌衰老的原因也可能是端粒缩短C.随着分裂次数增加,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减小D.依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通过攻击线粒体膜的磷脂分子,可产生新的自由基【答案】D【解析】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A错误;B、端粒是染色体的一部分,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误;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细胞逐步表现出衰老的特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错误;D、自由基通过攻击线粒体膜的磷脂分子,可产生新的自由基,并进一步攻击磷脂分子,D正确。考点三 细胞死亡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凋亡1.定义: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2.细胞凋亡的实例①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的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②蝌蚪尾的消失,也是通过细胞自动死亡实现的。③在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五个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像一把铲子,后来随着指间的细胞自动死亡,才发育为成形的手指。④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凋亡的过程(3)细胞凋亡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1)源于必修1 P12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原因是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等。(2)源于必修1 P126正文拓展:人胚胎时期尾的消失、人类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这些细胞凋亡现象与细胞中的细胞器溶酶体有直接关系,因为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能够使自动死亡的细胞发生分解。(3)源于必修1 P126正文拓展:某人因长期吸烟,导致肺部局部细胞病变死亡,属于细胞坏死(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知识点2 细胞坏死1.定义: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过程:3.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1)从“方式”看(2)从“机制”看(3)从“结果”看【易错提醒】注意区分与病原体感染有关的细胞死亡的不同情况:若是被病原体感染而死亡,则属于细胞坏死;若感染后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则属于细胞凋亡。知识点3 细胞自噬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2.过程:(1)细胞凋亡一定引起细胞死亡;细胞自噬不一定引起细胞死亡。(2)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的联系: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3)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3.意义:(1)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2)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3)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对许多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易错提醒】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的区别与联系(1)形态学上的区别:凋亡会使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最后细胞解体;自噬是形成双层膜的自噬泡,包裹细胞质内的物质,然后与溶酶体融合消化掉内容物。(2)生理意义上的区别:凋亡是正常的细胞死亡途径,凋亡后,细胞必定死亡;自噬只是细胞在高胁迫的环境中的一种应急机制,旨在为自身提供营养或者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等,不一定引起死亡。【易错辨析】(1)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2024·甘肃卷,4C)(×) 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2021·河北卷,5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需要表达,即有相应蛋白质的合成。(3)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2019·全国卷Ⅰ,1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考向研析考向 细胞死亡例1.为了调节脂质储存的异常,机体会发生一种选择性的自噬形式——脂噬。这种自噬专门针对脂质储存细胞器——脂滴(LDs)。下图是脂噬机制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营养过剩的条件下,mTORC1被激活,脂噬过程被抑制B.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脂肪细胞中脂滴的降解会加快C.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大量相互转化D.长时间运动后脂噬被激活,有利于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在营养过剩时,mTORC1被激活,脂噬过程受到抑制,A正确;B、营养供应不足时,mTORC1被抑制,AMPK被激活,促进脂肪细胞中脂滴的降解,B正确;C、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D、长时间运动后,细胞能量需求增加,脂噬被激活,分解脂滴有利于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D正确。【变式训练1·变考法】细胞凋亡时,染色质DNA在核小体间被特异性切割成180-200bp或其整倍数DNA片段,提取DNA 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小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B.凋亡细胞的染色质凝集,细胞皱缩C.凋亡细胞中各种酶活性降低D.凋亡细胞的核 DNA 电泳呈梯状条带【答案】C【解析】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从图中看出,核小体之间连接形成染色质,所以核小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A正确;B、凋亡细胞的染色质凝集,细胞皱缩,B正确;C、凋亡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酶活性会升高,所以不是各种酶活性降低,C错误;D、从图看出凋亡细胞的核 DNA 电泳呈梯状条带,D正确。【变式训练2·变载体】研究人员设计了自噬驱动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技术,主要技术如图,自噬诱导分子PEI能诱导细胞膜蛋白降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靶细胞将AUTAB分子吸收进入细胞过程涉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通过搭配不同的PEI可实现对多种膜蛋白的靶向降解C.AUTAB分子激活自噬机制,一定会导致细胞的凋亡D.靶向降解过程中需要溶酶体、线粒体等结构共同参与【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靶细胞以胞吞的方式将AUTAB分子吸收进入细胞,不涉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由图可知,靶蛋白抗体具有识别膜蛋白的作用,通过搭配不同的靶蛋白抗体可实现对多种膜蛋白的靶向降解,B错误;C、由图可知,AUTAB分子激活自噬机制,过强的细胞自噬会导致细胞凋亡,但图示不能看出细胞凋亡,C错误;D、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将物质分解,同时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重难点透析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项目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影响因素 自由基、端粒酶等 细胞内部基因调控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细胞体积 萎缩变小 皱缩变小 肿胀变大细胞核 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染色质凝集并沿核膜分布 染色质不凝集、核膜破裂等细胞质、 细胞器 多种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 细胞器完整 线粒体膨大细胞膜 通透性改变 包裹细胞器等碎片形成凋亡小体 破裂炎症反应 无 无 有1.(2025·重庆·高考真题)在T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中,ATP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根据氧气的消耗速率计算ATP生成的总量B.有氧呼吸中氧气的消耗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C.在t1时,凋亡组产生的乳酸比坏死组多D.在t2时,凋亡组产生的CO2比坏死组多【答案】A【解析】A、图乙中凋亡组的氧气消耗速率在t2、t3时显著高于坏死组,且图甲中凋亡组ATP生成速率也更高,说明两者存在关联性。但T细胞是动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水、二氧化碳、大量ATP,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少量ATP,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ATP,因此只根据氧气的消耗速率无法计算ATP 生成的总量,A错误;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场所在线粒体内膜,B正确;C、在t1时,凋亡组和坏死组氧气消耗速率相等,凋亡组ATP生成速率大于坏死组, 因此凋亡组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多,C正确;D、在t2时,凋亡组氧气消耗速率大于坏死组,因此凋亡组产生的CO2比坏死组多,D正确。2.(2025·四川·高考真题)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水解酶B.线粒体作为“动力车间”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所需能量C.细胞自噬产生的氨基酸可作为原料重新用于蛋白质合成D.细胞自噬“吃掉”细胞器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答案】D【解析】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作为 “消化车间” 为细胞自噬提供水解酶,A正确;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生命活动(包括细胞自噬 )提供能量(ATP),B正确;C、细胞自噬分解衰老细胞器等产生氨基酸,氨基酸可作为原料参与蛋白质合成,实现物质再利用,C正确;D、细胞自噬 “吃掉”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能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利于细胞正常代谢,D错误。故选D。3.(2025·云南·高考真题)研究发现,细胞蛇是一种无膜细胞器,其在果蝇三龄幼虫大脑干细胞中数量较多而神经细胞中几乎没有;在人类肝癌细胞中数量比正常组织中多。据此推测细胞蛇可能参与的生命活动是( )A.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答案】A【解析】因为细胞蛇在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果蝇大脑干细胞和异常增殖的人类肝癌细胞中数量较多,所以推测细胞蛇可能参与细胞增殖,A正确,BCD错误。4.(2025·湖南·高考真题)单一使用干扰素-γ治疗肿瘤效果有限。降低线粒体蛋白V合成,不影响癌细胞凋亡,但同时加入干扰素-γ能破坏线粒体膜结构,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B.蛋白V可能抑制干扰素-γ诱发的癌细胞凋亡C.线粒体膜结构破坏后,其DNA可能会释放D.抑制蛋白V合成会减弱肿瘤治疗的效果【答案】D【解析】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癌细胞凋亡也不例外,A正确;B、根据题意,降低线粒体蛋白V合成,不影响癌细胞凋亡,但与干扰素-γ同时作用能促进癌细胞凋亡,由此推测蛋白V可能抑制干扰素-γ诱发的癌细胞凋亡,B正确;C、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DNA,线粒体膜结构破坏后,其DNA可能会释放出来,C正确;D、由题可知,降低线粒体蛋白V合成,再同时加入干扰素-γ能促进癌细胞凋亡,所以抑制蛋白V合成会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而不是减弱,D错误。5.(2025·河南·高考真题)导管是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输导组织,由导管的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死亡后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形成导管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B.分化成熟后的导管仍具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能力C.导管的原始细胞与叶肉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存在差异D.细胞骨架在维持导管的形态及物质的运输中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A、形成导管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决定的自然的生理过程,不是细胞坏死,A错误;B、分化成熟后的导管是死细胞,不具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能力,B错误;C、导管原始细胞与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结构、形态和功能的差异源于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D、成熟的导管分子为长管状的死细胞,没有细胞骨架,D错误。6.(2025·北京·高考真题)科学家对线虫进行诱变,发现C3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应凋亡的细胞存活,C9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不应凋亡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 B.C9基因抑制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不利于线虫发育 D.细胞凋亡受基因的调控【答案】C【解析】A、C3基因功能缺失导致本应凋亡的细胞存活,说明正常C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A正确;B、C9基因功能缺失导致本不应凋亡的细胞凋亡,说明正常C9基因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例如清除多余或受损细胞,若凋亡被抑制会导致发育异常,因此细胞凋亡对线虫发育有利,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受基因调控,D正确;故选C。7.(2025·江苏·高考真题)图示小肠上皮组织,a~c表示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类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继续分化成b类或c类细胞B.压力应激引起a类干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可促使干细胞衰老C.c类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外液的影响不同D.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都表达细胞骨架基因【答案】A【解析】A 、a 类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部分继续保持干细胞的状态,另一部分分化成 b 类或 c 类细胞,并非都继续分化成 b 类或 c 类细胞,A错误;B、压力应激引起 a 类干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会影响细胞内的正常代谢等,可促使干细胞衰老,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机体是有利的,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机体是有害的,所以 c 类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外液的影响不同,C正确;D、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3 类不同功能的细胞都需要细胞骨架发挥作用,都表达细胞骨架基因,D正确。8.(2025·山东·高考真题)利用病毒样颗粒递送调控细胞死亡的执行蛋白可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细胞接收执行蛋白后,若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膜突起形成小泡,染色质固缩;若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细胞肿涨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焦亡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A、细胞焦亡时细胞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以及细胞中的内容物,从而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A正确;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对机体是有利的,B正确;C、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说明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C正确;D、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的过程,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D。9.(2024·天津·高考真题)某抗体类药物能结合肺癌细胞表面HER2受体,阻断受体功能,引起癌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凋亡。下列对癌细胞变化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提示HER2受体被激活B.细胞由扁平形变为球形,提示细胞骨架受到影响C.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由内侧翻转到外侧,提示细胞膜流动性改变D.基因组DNA被降解成约200碱基对的小片段,提示DNA酶被激活【答案】A【解析】A、该抗体类药物能结合肺癌细胞表面HER2受体,阻断受体功能,引起癌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凋亡,说明该药物发挥了作用,导致癌细胞的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提示HER2受体被阻断,A错误;B、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细胞由扁平形变为球形,提示细胞骨架受到影响,B正确;C、质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酰丝氨酸是磷脂分子的一种,如果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由内侧翻转到外侧,提示细胞膜流动性改变,C正确;D、DNA酶可以将DNA分子水解,如果基因组DNA被降解成约200碱基对的小片段,提示DNA酶被激活,D正确。10.(2024·福建·高考真题)Bax蛋白和Bak蛋白在T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特定作用。为探究相关机制,科研人员分别用凋亡诱导试剂a和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bC.试剂a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D.Bax蛋白和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A、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故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凋亡诱导试剂a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后T淋巴细胞存活率一样且均低于凋亡诱导试剂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后T淋巴细胞存活率,由此可知,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b,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凋亡诱导试剂a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后T淋巴细胞存活率一样,由此可知,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不需要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凋亡诱导试剂b处理同时含有Bax基因和Bak基因的T淋巴细胞后T淋巴细胞存活率最低,由此可知,Bax蛋白和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D正确。11.(2024·贵州·高考真题)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四肢的组织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答案】B【解析】A、四肢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四肢的组织细胞是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错误;D、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而不是遗传物质改变,D错误。12.(2024·甘肃·高考真题)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答案】C【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所以在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A正确;B、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细胞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细胞自噬会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B正确;C、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在溶酶体内发挥作用,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C错误;D、细胞自噬是细胞感应外部环境刺激后表现出的应激性与适应性行为,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长句作答类一、教材知识链接1.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P119)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原因是细胞中有全套的遗传物质。3.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P121)4.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两个个体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6.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4)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P123)7.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P126)8.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P126)二、长句表达强化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控制个体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2.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的原因: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3.老年斑是由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是一种不溶性颗粒物,在不同衰老细胞中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皮肤细胞的脂褐素颗粒较大,会形成老年斑。4.细胞自噬的意义: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三、新情境细胞的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区别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铁死亡的主要机制是在二价铁或酯氧合酶的作用下,催化细胞膜上高表达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铁死亡主要特征如下:①细胞形态方面,铁死亡会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嵴减少。细胞核的形态变化不明显,核体积正常且无核浓缩现象。②细胞成分方面,铁死亡表现为脂质过氧化增高。也有一些特征基因发生变化。1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目 录01考情解码·考点定标 202体系构建·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3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 3知识点1 细胞分化 4知识点2 细胞的全能性 4知识点3 干细胞 5考向1 细胞的分化 6考向2 细胞全能性与干细胞 7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 8知识点1 细胞衰老的特征 8知识点2 细胞的衰老的原因 9考向 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原因 10考点三 细胞死亡 11知识点1 细胞凋亡 11知识点2 细胞坏死 12知识点3 细胞自噬 13考向 细胞死亡 14重难点透析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 1504真题感知·命题洞见(含2025年高考真题) 1505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8一、教材知识链接 18二、长句表达强化 19三、新情境(细胞的铁死亡) 19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河南卷T5,3分 重庆卷T8,2分 安徽卷T4,3分 海南卷T7,3分细胞衰老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甘肃卷T4,2分 湖南卷T4,3分 江苏卷T1,2分细胞死亡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重庆卷T2,3分 贵州卷T2,3分 重庆卷T14,3分考情分析: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细胞的分化、细胞衰老的特点及原因、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等。 2.从命题思路上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综合考查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维持稳态中的协同作用;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疾病联系起来考查调控机制。复习目标: 1.通过对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实质的理解,认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结合对细胞的全能性的分析,阐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科学思维) 3.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资料,关注人体健康。(社会责任)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 、 和 上发生稳定性 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1) 性:多细胞生物普遍具有。(2)持久性:贯穿于生物体整个 中。(3)稳定性: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 的状态,直至死亡。(提醒: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4)不可逆性:一般来说,细胞只能从全能干细胞最终走向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反向进行。3.细胞分化的实质:4.细胞分化的结果:5.细胞分化的标志:(1)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2)从亚显微水平看:细胞器的 、 及细胞质基质成分等发生改变。(3)从分子水平看:①蛋白质角度: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改变;②基因角度: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RNA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6.意义:(1)细胞分化是生物 的基础。(2)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7.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1)不变: 、tRNA、rRNA、细胞的 。(2)变: 的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易错提醒】(1)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的能力一般就越低。(2)分化的细胞不一定不再进行分裂,如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和细胞因子等刺激后仍可再分裂。【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18“思考·讨论”拓展)人体的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吗?为什么? 知识点2 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 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2.具有全能性的原因:(1)已经分化的细胞(或细胞核)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 。(2)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一般都是由 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般已经分化的体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 ,携带有本物种全套的DNA分子,因此已经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发育成 的潜能。3.全能性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的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 ,全能性表达越 ,克隆成功的可能性越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体细胞,在所有动物细胞中 的全能性最高(2)幼嫩细胞的全能性 衰老细胞。(3)分裂能力强的细胞的全能性 分裂能力弱的细胞。4.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1) (必要条件);(2)一定的营养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和 ;(3)适宜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pH等)、 的环境。【易错提醒】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其全能性不一定低。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表达,但花粉、卵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其全能性也较高。知识点3 干细胞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 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2.特点:具有 能力;在动物和人体内,数量较少。3.类型项目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来源 来自 来自各式各样的组织功能 可以分化成 组织和器官 具有分化成 的组织或细胞的能力举例 来自囊胚的 细胞 精原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21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器官是 。【易错辨析】(1)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2024·贵州卷,2D)( ) (2)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2024·浙江6月选考,4A)( ) (3)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2024·黑吉辽卷,2D)( ) (4)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2022·海南卷,2B)( )(5)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2022·江苏卷,2A)( ) (6)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2021·江苏卷,2B)( ) (7)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021·江苏卷,2C)( ) (8)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2021·福建卷,11A)( )(9)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2020·江苏卷,4A)( ) 考向研析考向1 细胞的分化例1.“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分化中丢失了大量的基因B.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C.“细胞核重编程”和干细胞的再分化均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希望【变式训练1·变载体】味觉系统能帮助人们避免摄入有害物质。苦味、甜味和鲜味可由不同的味觉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如图所示)介导。此外,肠绒毛顶部的细胞暴露到肠腔中摄取葡萄糖等甜味营养,同时激活甜味受体,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T1R3蛋白基因缺失,只会影响人体对甜味的感受B.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存在T1R3、T1R2、T2Rs(35)、T1R1蛋白的基因C.在人体甜味味觉细胞和肠绒毛细胞中,都存在T1R3、T1R2蛋白基因表达出的mRNAD.若T1R2蛋白基因不能表达,不会影响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变式训练2·变载体】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内处于低氧状态。CESCs(人软骨终板干细胞)能够应用于椎间盘病变后的修复和再生。在体外培养时,低氧对CESCs衰老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2h低氧处理对CESCs衰老有抑制作用B.CESCs与其分化成的细胞遗传信息不同C.CESCs在衰老过程中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血管入侵椎间盘利于CESCs发挥修复功能考向2 细胞全能性与干细胞例2.自然界包括壁虎、海星、蜥蜴在内的许多生物有部分肢体可以完全再生,这就给人类肢体再生提供了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壁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依然保留着干细胞功能,可以在断尾后发育成尾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断尾后新形成的尾巴细胞内核酸与其他部位细胞内的核酸相同B.断尾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呼吸酶基因处于关闭状态C.壁虎断尾后可以再长出尾巴,是因为其横隔处的细胞进行了增殖和分化D.断尾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继续发育成尾巴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变式训练1·变考法】图示是同一个体含有的三种脂肪细胞: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白色脂肪细胞主要功能是能量储存,其含有一个大的脂滴,在寒冷或药物刺激下可以转化为米色脂肪细胞。米色和棕色脂肪细胞富含线粒体(棕色脂肪细胞新生儿含量较多),它们主要功能是产热而非储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脂肪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图示三种脂肪细胞DNA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C.三种脂肪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完全相同D.可以通过冬季室外锻炼增加棕色脂肪细胞的数量进行减肥【变式训练2·变载体】2024年6月26日,科学家利用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这一突破性进展,将有助于揭示人脑发育和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为培育更复杂大脑类器官嵌合体奠定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捐赠者捐献的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B.干细胞的培养液需加入血清并提供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气体环境C.3D 大脑模型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体现干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技术将有利于人类探索大脑的发育机制以及预测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衰老的特征1.形态结构方面(1)细胞萎缩,体积 。(2)细胞膜 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 。(3)细胞核的体积 ,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 。(提醒: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2.细胞内的物质方面(1)水:水分 。(2)酶:多种酶的活性 ,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 。(提醒:并非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3)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逐渐 (与溶酶体的功能降低有关),妨碍细胞内物质的 。小结:一大(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一多(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一小(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三低(细胞膜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降低)。3.衰老的细胞影响个体上的表现(如外貌上)(1)皮肤干燥、皱纹(细胞内的 减少,细胞 )。(2)头发变白(毛囊中黑色素细胞衰老, 活性降低, 合成减少)。(3)老年斑(皮肤细胞内色素积累,主要是 的堆积)。知识点2 细胞衰老的原因1.细胞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学说①自由基本质:异常活泼的 。②自由基来源: 、 以及 都能产生。③作用机理: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a.攻击 ,产生更多自由基,损伤生物膜(提醒:此为正反馈调节)。b.攻击 ,可能引起基因突变。c.攻击 ,使蛋白质活性下降。(2)端粒学说①端粒:每条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 。(提醒:端粒酶可修复缩短的端粒,但正常细胞中活性较低)②机理: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序列被 ,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2.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 的衰老或死亡。(2)多细胞生物:①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 的过程。3.意义: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 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必修1 P124拓展)端粒酶是延长端粒的一种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属于逆转录酶。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来稳定染色体的结构。据此从染色体水平分析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原因。【易错提醒】(1)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2023·江苏卷,1B)( )(3)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2022·浙江6月选考,4C)( ) 考向研析考向 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原因例1.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利用自身的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TAC是一种端粒酶激活剂,可增强端粒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端粒酶含一段与端粒DNA互补的碱基序列B.端粒酶中蛋白质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C.端粒酶属于RNA聚合酶,可催化DNA的形成D.TAC可通过促进端粒的延长以延缓细胞衰老【变式训练1·变载体】人在衰老过程中某些性状会发生改变。为寻找衰老的原因,科研人员对染色质开展了相关研究(如图)。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会抑制转录并引发更紧密的染色质结构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衰老与紧密连接蛋白增加有关B.DNA甲基化会使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衰老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衰老细胞中染色质结构松散不利于基因表达【变式训练2·变考法】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生命进程中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并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个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过程中诱发的细胞凋亡不受基因调控B.依据端粒学说,细菌衰老的原因也可能是端粒缩短C.随着分裂次数增加,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减小D.依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通过攻击线粒体膜的磷脂分子,可产生新的自由基考点三 细胞死亡知识夯基知识点1 细胞凋亡1.定义:由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 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 死亡。2.细胞凋亡的实例①人在 时期,要经历有 的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②蝌蚪 的消失,也是通过细胞自动死亡实现的。③在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五个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像一把铲子,后来随着指间的细胞 ,才发育为成形的手指。④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 ,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凋亡的过程(3)细胞凋亡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 ,维持 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名师提醒】教材隐性知识:(1)源于必修1 P12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 ,原因是 。(2)源于必修1 P126正文拓展:人胚胎时期尾的消失、人类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这些细胞凋亡现象与细胞中的细胞器 有直接关系,因为 。(3)源于必修1 P126正文拓展:某人因长期吸烟,导致肺部局部细胞病变死亡,属于 (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知识点2 细胞坏死1.定义: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 或 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过程:3.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1)从“方式”看(2)从“机制”看(3)从“结果”看【易错提醒】注意区分与病原体感染有关的细胞死亡的不同情况:若是被病原体感染而死亡,则属于细胞坏死;若感染后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则属于细胞凋亡。知识点3 细胞自噬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 的细胞结构等,通过 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2.过程:(1)细胞凋亡 引起细胞死亡;细胞自噬 引起细胞死亡。(2)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的联系: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 。(3)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3.意义:(1)处于 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 。(2)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 ,以及感染的 ,从而维持 的稳定。(3)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对许多疾病的 有重要意义。【易错提醒】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的区别与联系(1)形态学上的区别:凋亡会使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最后细胞解体;自噬是形成双层膜的自噬泡,包裹细胞质内的物质,然后与溶酶体融合消化掉内容物。(2)生理意义上的区别:凋亡是正常的细胞死亡途径,凋亡后,细胞必定死亡;自噬只是细胞在高胁迫的环境中的一种应急机制,旨在为自身提供营养或者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等,不一定引起死亡。【易错辨析】(1)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2024·甘肃卷,4C)( )(2)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2021·河北卷,5A)( ) (3)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2019·全国卷Ⅰ,1C)( ) 考向研析考向 细胞死亡例1.为了调节脂质储存的异常,机体会发生一种选择性的自噬形式——脂噬。这种自噬专门针对脂质储存细胞器——脂滴(LDs)。下图是脂噬机制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营养过剩的条件下,mTORC1被激活,脂噬过程被抑制B.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脂肪细胞中脂滴的降解会加快C.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大量相互转化D.长时间运动后脂噬被激活,有利于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变式训练1·变考法】细胞凋亡时,染色质DNA在核小体间被特异性切割成180-200bp或其整倍数DNA片段,提取DNA 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小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B.凋亡细胞的染色质凝集,细胞皱缩C.凋亡细胞中各种酶活性降低D.凋亡细胞的核 DNA 电泳呈梯状条带【变式训练2·变载体】研究人员设计了自噬驱动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技术,主要技术如图,自噬诱导分子PEI能诱导细胞膜蛋白降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靶细胞将AUTAB分子吸收进入细胞过程涉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通过搭配不同的PEI可实现对多种膜蛋白的靶向降解C.AUTAB分子激活自噬机制,一定会导致细胞的凋亡D.靶向降解过程中需要溶酶体、线粒体等结构共同参与重难点透析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项目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影响因素 自由基、端粒酶等 细胞内部基因调控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细胞体积 萎缩变小 皱缩变小 肿胀变大细胞核 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染色质凝集并沿核膜分布 染色质不凝集、核膜破裂等细胞质、 细胞器 多种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 细胞器完整 线粒体膨大细胞膜 通透性改变 包裹细胞器等碎片形成凋亡小体 破裂炎症反应 无 无 有1.(2025·重庆·高考真题)在T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中,ATP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根据氧气的消耗速率计算ATP生成的总量B.有氧呼吸中氧气的消耗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C.在t1时,凋亡组产生的乳酸比坏死组多D.在t2时,凋亡组产生的CO2比坏死组多2.(2025·四川·高考真题)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水解酶B.线粒体作为“动力车间”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所需能量C.细胞自噬产生的氨基酸可作为原料重新用于蛋白质合成D.细胞自噬“吃掉”细胞器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3.(2025·云南·高考真题)研究发现,细胞蛇是一种无膜细胞器,其在果蝇三龄幼虫大脑干细胞中数量较多而神经细胞中几乎没有;在人类肝癌细胞中数量比正常组织中多。据此推测细胞蛇可能参与的生命活动是( )A.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4.(2025·湖南·高考真题)单一使用干扰素-γ治疗肿瘤效果有限。降低线粒体蛋白V合成,不影响癌细胞凋亡,但同时加入干扰素-γ能破坏线粒体膜结构,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B.蛋白V可能抑制干扰素-γ诱发的癌细胞凋亡C.线粒体膜结构破坏后,其DNA可能会释放D.抑制蛋白V合成会减弱肿瘤治疗的效果5.(2025·河南·高考真题)导管是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输导组织,由导管的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死亡后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形成导管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B.分化成熟后的导管仍具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能力C.导管的原始细胞与叶肉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存在差异D.细胞骨架在维持导管的形态及物质的运输中发挥作用6.(2025·北京·高考真题)科学家对线虫进行诱变,发现C3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应凋亡的细胞存活,C9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不应凋亡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 B.C9基因抑制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不利于线虫发育 D.细胞凋亡受基因的调控7.(2025·江苏·高考真题)图示小肠上皮组织,a~c表示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类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继续分化成b类或c类细胞B.压力应激引起a类干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可促使干细胞衰老C.c类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外液的影响不同D.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都表达细胞骨架基因8.(2025·山东·高考真题)利用病毒样颗粒递送调控细胞死亡的执行蛋白可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细胞接收执行蛋白后,若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膜突起形成小泡,染色质固缩;若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细胞肿涨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焦亡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9.(2024·天津·高考真题)某抗体类药物能结合肺癌细胞表面HER2受体,阻断受体功能,引起癌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凋亡。下列对癌细胞变化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提示HER2受体被激活B.细胞由扁平形变为球形,提示细胞骨架受到影响C.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由内侧翻转到外侧,提示细胞膜流动性改变D.基因组DNA被降解成约200碱基对的小片段,提示DNA酶被激活10.(2024·福建·高考真题)Bax蛋白和Bak蛋白在T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特定作用。为探究相关机制,科研人员分别用凋亡诱导试剂a和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bC.试剂a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D.Bax蛋白和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11.(2024·贵州·高考真题)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四肢的组织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12.(2024·甘肃·高考真题)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长句作答类一、教材知识链接1.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 。(P119)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的能力。原因是 。3.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 。(P121)4.细胞分化的原因是 。5.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两个个体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6.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 ,细胞 ,体积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 ,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3)细胞内的 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4)细胞核的体积 ,核膜 ,染色质 ,染色 ;(5) 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P123)7.由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P126)8.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 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 ,维持 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P126)二、长句表达强化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2.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的原因: 。3.老年斑是由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主要是 。4.细胞自噬的意义: 。三、新情境细胞的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区别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铁死亡的主要机制是在二价铁或酯氧合酶的作用下,催化细胞膜上高表达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铁死亡主要特征如下:①细胞形态方面,铁死亡会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嵴减少。细胞核的形态变化不明显,核体积正常且无核浓缩现象。②细胞成分方面,铁死亡表现为脂质过氧化增高。也有一些特征基因发生变化。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复习讲义)(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复习讲义)(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