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科技一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活动11《朋友圈中你我他》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科技一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活动11《朋友圈中你我他》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 活动11《朋友圈中你我他》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能识别在线交流中的“朋友圈”“交流群”等信息载体,知道它们是分享信息、联系他人的平台。感受到好友备注、标签能让信息更清晰,愿意主动整理自己的好友信息。计算思维:面对“添加好友”“管理通信录”的任务,能按照步骤完成操作,初步建立“分类整理”的思维。能判断群内行为的恰当性,形成“符合规则=高效交流”的简单逻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会设置交流软件的头像和名称,掌握添加好友、设置备注和标签的基本方法。尝试与家长一起分类管理好友信息,体验数字化工具的便捷性。信息社会责任:知道在线交流群有规则,能区分恰当与不恰当的群内行为。培养尊重他人、文明交流的数字素养,爱护交流工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朋友圈、交流群的作用;学会设置头像、名称、好友备注;能说出3条以上群内文明规则。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探险→模拟实践→规则辨析→家庭延伸”的模式,结合趣味游戏、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通过模拟操作、小组讨论、情境判断等活动,主动探索在线交流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喜欢用文明方式进行在线交流,愿意整理好友信息,感受数字化社交的便捷与快乐。
重点 掌握设置头像、名称、好友备注和标签的方法。认识交流群的作用,了解群内文明规则。
难点 理解“备注和标签”的意义,愿意主动分类管理好友信息。清晰区分群内恰当与不恰当的行为,形成文明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拿着提前准备好的平板电脑,假装收到消息,惊讶地)哇!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的手机收到了一个神秘好友申请!对方没有头像,名字叫“未知用户”,他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想和你分享好玩的事情”——你们觉得老师能随便通过吗?(生可能回答“不能”“不知道是谁”)2、揭示课题太聪明啦!不知道是谁的申请可不能随便通过。那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认出我们,我们也能快速找到好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开启“朋友圈探险”,学习《朋友圈中你我他》的小本领,让在线交流更安全、更方便!(板书课题,学生跟读)二、新知学习(一)、我的专属名片:头像和名称小朋友们,在线上交流时,头像和名称就像我们的“专属名片”,能让好朋友一眼认出你!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想设置什么样的头像呀?是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还是自己的笑脸照片?(生自由发言,如“小猫头像”“奥特曼头像”)(拿出平板电脑,演示操作步骤)看老师的魔法操作!第一步,打开交流软件,找到“个人资料”;第二步,点击“头像”,从相册里选一张喜欢的图片;第三步,点击“名字”,输入自己的小名或者喜欢的名字——比如老师设置成“阳光老师”,头像用向日葵图片,是不是很好认?现在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想设置的头像和名称是什么?要注意哦,名称要简单好记,头像要文明可爱,不能用奇怪的图片呀!(同桌交流1分钟)(随机抽查)哇,小明想设置“小熊头像+明明”,小红想设置“公主头像+红红”,都太合适啦!有些班级群会要求大家用“班级+姓名”做名称,比如“一(1)班李小丫”,这样老师和同学能快速找到你,一定要遵守班级规定哦!(二)、好友大集合:添加好友与备注(展示课本小华的案例)有个叫小华的小朋友,郊游时给同学拍了照片,想发给对方却没有账号,怎么办呢?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班级群里找同学,申请添加好友!(演示添加好友步骤)第一步,打开班级群,找到要加的同学;第二步,点击他的头像,选择“添加好友”;第三步,设置备注,比如“一(1)班张小明”,还可以加标签“同学”;第四步,发送请求,比如“我是小华,想把郊游照片发给你”。为什么要设置备注和标签呢?如果你加了很多好朋友,时间久了可能忘记他是谁,备注上姓名和班级,一看就知道啦;标签可以把同学、家人分分类,找起来更方便!就像我们整理玩具一样,把小汽车放一类,积木放一类,是不是很快就能找到?现在请大家扮演“小华”,和同桌模拟添加好友的过程,互相说说要设置什么备注和标签。有的小朋友备注“同桌王小乐”,标签“好朋友”;有的备注“妈妈”,标签“家人”——这样以后找好友就不会迷路啦!等对方通过申请,你们就能分享照片、聊天啦!(三)、群聊小天地:规则要牢记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在线交流群呀?比如“家庭群”“工作群”,你们自己有没有班级群?(生自由发言,如“我家有亲戚群”“我们有一(1)班班级群”)这些群聊就像线上小天地,大家可以在里面分享信息!比如班级群里老师会发通知,家庭群里爸爸妈妈会分享美食照片。那在群里可以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不能做呢?(展示课本中的行为判断)第一个行为:在班级群里经常发无关的私人内容——比如每天发很多自己的玩具照片,合适吗?(不合适!会打扰别人看通知!)第二个行为:在群里重复发大量表情或无关图片——刷很多表情包,别人找不到重要消息,合适吗?(不合适!)第三个行为:在群里和同学争吵——大家会不开心,合适吗?(不合适!)第四个行为:在好友群里发没核实的文章链接——可能是假消息,合适吗?(不合适!)小朋友们都太有原则啦!群里要遵守“三不原则”:不发无关信息、不争吵打闹、不发未知链接。还要记住“三要原则”:要文明发言、要尊重他人、要关注重要消息。这样群聊才能成为大家的快乐小天地!三、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会了设置头像名称、添加好友备注、遵守群规的小本领,现在老师要布置“家庭探险任务”啦!任务一: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他们的交流软件通信录里,好友备注是不是好识别?比如“王阿姨”比“未知用户”好认多啦!任务二: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好友分类打标签,比如把同学归为“学校好友”,把亲戚归为“家人”,把爸爸妈妈的同事归为“工作伙伴”。完成任务后,明天来学校和大家分享,你帮爸爸妈妈整理了哪些好友标签?还要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在群里也要遵守规则,文明交流哦!另外,使用手机、电脑时,要轻轻操作,不能随便点陌生链接,保护好数字设备呀!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的朋友圈探险太成功啦!我们学会了设置“专属名片”——头像和名称,掌握了添加好友、设置备注标签的小技巧,还知道了群聊的文明规则。谁能说说,今天你最喜欢哪个小本领?(生自由发言,如“我喜欢设置头像”“我喜欢给好友备注”)在线交流就像搭建一座友谊小桥,头像名称是小桥的招牌,备注标签是小桥的路标,文明规则是小桥的护栏。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文明的“线上小公民”,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好朋友快乐交流,让友谊之桥越来越坚固!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五、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朋友圈中你我他头像和名称添加好友规则要牢记 观看思考;表达学习学习了解操作实践交流表达交流;分享交流表达交流表达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倾听习惯增加知识面培养倾听习惯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培养表达能力增加知识面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培养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