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北京版三上4.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北京版三上4.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
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运算展开,包含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含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含 0 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五大板块,以 “生活情境→算法探究→技能训练→实际应用” 的逻辑线组织内容。
(三)学生认知情况
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 “直观、可操作” 的数学内容接受度高,而对 “抽象的运算步骤、逻辑推理” 需借助学具(如方块)、图形(如竖式图解)辅助理解。他们好奇心强,对 “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手工花制作)兴趣浓厚,适合通过情境化、活动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动力。
二、单元目标拟定
1.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
2.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3.经历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估算过程,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能清晰表达计算的思考过程。
4.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购物单价计算、人数分组、速度、倍数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二)教学难点:
1.探索并掌握商中间或束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 “除法运算” 的核心内容,是后续学习 “多位数除以两位数”“小数除法” 的基础,其 “从高位除起、逐位运算” 的笔算方法,为学生建立了 “程序性运算” 的思维范式。
通过口算、笔算、估算的多元训练,发展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运算策略” 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 “估算策略选择”“余数意义理解”“验算习惯培养” 中,渗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生活化情境,强化学生的 “应用意识” 与 “创新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1.情境化编排:所有知识点均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手工花制作、动物质量、照片入册等),将抽象的除法运算与 “分组、分配、求倍数、购物” 等实际问题结合,降低理解难度,体现 “数学源于生活” 的理念。
2.直观化支撑:大量使用学具操作、图形演示(竖式分步图解),将 “抽象的除法运算” 转化为 “直观的平均分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每一步运算的意义”。
3.螺旋式训练:通过 “试一试”“练一练” 的分层练习,从 “单一知识点巩固”(如口算
400÷2)到 “综合技能应用”(如解决 “排球单价”“看书天数” 等实际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应用能力。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 1
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0的除法)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目标:理解口算算理,掌握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任务一:探索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准确计算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目标: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探索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目标: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除法算理。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步骤,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任务一: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步骤,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 目标: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算理,明确 “从高位除起、逐位计算、余数合并下一位” 的运算逻辑。 任务一: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步骤,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目标: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为两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验算。 任务一: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为两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为两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验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0的除法) 目标: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笔算方法。 任务一: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笔算方法。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笔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4
课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时 1
课标要求 依据课标中 “第二学段‘数与运算’内容要求”,本节课需达成以下具体目标:理解除法算理:结合具体情境(如 “把 48 朵花平均分给 2 人”),理解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意义是 “将两位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进一步深化对 “除法是平均分的数学表达” 的理解。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明确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如 “十位上的商表示几个十”“余下的数与个位合起来表示几个一”),掌握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的计算法则。衔接前后知识:巩固 “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结构” 等前期知识,为后续学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奠定基础,形成 “除法运算” 的知识体系。 4. 规范运算习惯:能规范书写除法竖式(如数位对齐、商的位置准确、余数标注清晰),养成 “先审题、再计算、最后验算” 的运算习惯,提升运算的严谨性。
教材分析 在整个小学数学 “除法运算” 知识体系中,本节课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具体定位如下:1.纵向定位:处于 “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的知识链条中间环节。前承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已掌握除法的意义、口算方法及简单竖式结构),后启本单元后续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四年级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等复杂除法运算,是学生建立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逻辑” 的起始课。 2. 横向定位:与本单元 “除法的意义”“口算除法” 共同构成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完整知识模块,其中 “笔算方法” 是对 “口算方法” 的抽象与规范,也是解决 “无法直接口算的除法问题”(如后续首位不能除尽的情况)的核心工具,为同期 “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分、归总问题)提供运算支撑。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的关键阶段,认知特点对本节课学习既有助力也有制约:优势:直观操作能力强,善于结合生活情境理解知识 学生已具备熟练的 “小棒操作” 经验(如二年级用小棒分物品理解除法),能通过 “分 4 捆 + 8 根小棒” 直观感知 “先分十位、再分个位” 的过程,这与课件 “合作探究” 中 “分一分” 的活动设计高度契合,可借助操作降低 “笔算算理” 的抽象难度。 对 “制作手工花”“叠收纳盒”“编织中国结” 等贴近生活的情境兴趣浓厚,能快速关联 “生活中的平均分” 与 “数学中的除法”,容易产生学习代入感,为情境导入、问题解决环节提供认知优势。 局限:抽象概括能力较弱,易忽视细节规律 学生能通过操作理解 “48÷2” 的笔算过程,但难以自主概括 “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商写在对应数位上” 的通用法则,需要教师通过 “对比 48÷2 与 52÷2 的计算过程” 引导归纳。 容易忽视笔算中的细节规范:如商的数位写错(将十位的商写在个位)、忘记 “落数”(如计算 52÷2 时,十位除后余 1 却不落下个位 2)、忽略 “余数要比除数小” 的要求(如计算后不检查余数是否合理),这些细节错误需通过 “判断改错”“针对性练习” 强化纠正。
核心素养目标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除法算理。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步骤,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除法中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方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抢答游戏:口算下面各题。(课件随机出示)2.说一说,填一填。结合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回顾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结构。引导学生明确被除数、除数、商、积、余数的含义,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学生抢答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什么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48÷2师:谁来说这个算式跟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2人制作 48 朵手工花。生:求平均每人制作的数量,就是把 48 平均分成 2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48÷2。学生尝试说一说。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困难学生。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教师逐步演示竖式计算步骤。第一步:先除十位,4 个十除以 2 得 2 个十,商 2 写在十位上,2×2=4,对齐十位下面写 4,4-4=0。第二步:再除个位,把个位的 8 落下来,8 个一除以 2 得 4 个一,商 4 写在个位上,2×4=8,对齐个位下面写 8,8-8=0。教师出示问题:“2 个同学叠了 52 个收纳盒,平均每个同学叠多少个?”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道题是怎样列算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邀请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疑点。根据学生回答分析:教师强调:十位除后余下 1 个十,要与个位的 2 合起来是 12,再用 12 除以 2 得 6,商 6 写在个位上。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52÷2,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四、变式 师生互动,变式深化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刚才通过这些例题,大家也看到了如何从高位除起、逐步计算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对这些竖式计算的理解,继续探索更多除法运算的题型,把咱们的除法知识学得更扎实。教师随机抽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通过变式设计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不同情境和形式的练习中,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五、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3.用竖式计算。4.手工社团的学生编织中国结。编织一个中国结需要用红丝绳6分米,这些红丝绳能编16个中国结吗?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六、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笔算除法的计算步骤和算理,梳理重点知识。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学生尝试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
板书设计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60÷4= 84÷6= 72÷3= 78÷6=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能力提升:3.学校花92元买来4副乒乓球拍,平均每副乒乓球拍多少元?4.一个书包84元,一支笔3元,买一个书包的钱可以买多少支笔?拓展迁移:5.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相应的数字。
教学反思 亮点与成效情境与操作结合,突破算理难点借助 “制作手工花”“叠收纳盒” 的生活情境,自然引出除法需求;通过 “方块” 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 “先分十位、再分个位” 的过程,再衔接口算与竖式,有效帮助学生理解 “商的位置”“落数意义” 等难点,符合三年级学生 “具象到抽象” 的认知规律,多数学生能清晰表述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分层练习设计,兼顾不同水平依托课件中的 “抢答口算”“判断改错”“解决问题” 等分层练习,从基础计算到纠错强化,再到生活应用,逐步提升难度。基础薄弱学生通过竖式范例掌握格式,能力较强学生通过 “变式深化” 题拓展思维,课堂练习正确率达 85% 以上,实现 “人人有所得”。 二、不足与改进 , 对 “十位有余数” 的引导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计算 “52÷2” 时,仍对 “十位余 1 与个位合为 12” 的算理理解模糊,虽有小棒操作,但未给学困生足够时间复述过程。后续可增加 “同桌互说算理” 环节,用课件动画分步演示 “余 1→落 2→算 12÷2”,强化认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