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义务教育版)八年级
全一册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学习活动
思考-讨论
实践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课名称 核心内容
第二单元 万物互联有协议 第6课 数据传输方式多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涉及多种协议
第7课 电子标签我揭秘 RFID的工作原理,读取电子标签编号实践探索
第8课 巧用蓝牙做工具 蓝牙的工作原理,近距离通信的特点,蓝牙翻页笔实践探索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 HTTP的工作原理,互联网中天气数据实践探索
第10课 物物互通有新径 MQTT的工作原理,发布及订阅功能实践探索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问题情境】
早上起床后、出门前想知道要不要带伞,我们会看看手机或智能手表上的天气预告,或直接询问物联音箱今天的天气情况。然而,这些设备并没有安装能采集气象数据的传感器,那它为什么能知道天气情况呢?
激趣导入
【建构】
这些设备如何获取天气数据呢?
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智能手表和物联音箱虽然没有内置气象传感器,但它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气象数据的方式,依然能精准提供天气信息。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

学习活动
一、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包括学习资源、健康信息、新闻动态、电子商务、娱乐内容、旅游及交通信息等各方面,这些数据对于物联设备也非常重要。
学习活动
一、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
探索身边的物联设备,说说这些设备中的哪些数据是从互联网中获取的。
学习活动
一、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
探索身边的物联设备,说说这些设备中的哪些数据是从互联网中获取的。
物联设备 从互联网中获取的数据
智能音箱 天气状况、空气质量指数、灾害性通知等
手机 天气预报、新闻、社交媒体通知等
手表 运动建议、天气情况等
汽车 交通路况
学习活动
一、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
这些设备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并获取数据的?
【思考-讨论】
学习活动
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在大多数情况下,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会通过提供 API(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外部设备或程序能够访问这些数据资源。在物联系统中,设备通常会使用 HTTP 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以访问服务器并获取所需数据。
一般步骤包括:
(1)获取应用程序接口的网址
(2)发起网络请求
(3)解析返回结果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1. 获取API的网址。获取不同的数据需要访问不同的API。
注意:在互联网上有许多提供各种数据接口的服务商,在使用这些接口前,需先查阅相关接口调用说明。例如,以下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气象大数据接口的调用说明。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1. 获取API的网址。获取不同的数据需要访问不同的API。
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会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外部设备或程序能够访问这些数据资源。在物联系统中,设备通常会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发起请求,以此访问这些API并获取所需数据。
获取当前时间:如 https://quan./getSysTime.do,提供了当前时间的查询功能。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2. 发起网络请求。
先让主控板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再通过网络请求模块提供的GET方法访问,就可以获得返回数据。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2. 发起网络请求。
{"sysTime2":"2024-07-12 10:37:28","sysTime1":"20240712103728"}
观察API返回的字符串,可以从中获取哪些数据?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3. 解析返回结果。
API的返回结果一般为XML格式或JSON格式的字符串,可通过ujson库解析为字典数据类型,变成字典数据类型后,通过字典的键值访问就可获得其中具体的数据内容。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3. 解析返回结果。
把API返回的字符串在显示屏显示,如sysTime2。
学习活动
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
学习活动
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学习探究
三、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在互联网中,HTTP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协议。物联网在发展前期完全沿用了传统互联网的通信架构,其中也包括了HTTP。
思考:对于物联系统而言,HTTP完全适用吗?
学习探究
三、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HTTP主要面向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如浏览器或物联设备)必须主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数据。
在物联网环境中,这意味着设备为了实时响应可能的远程控制指令,需要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以检查是否有新的指令。
思考并讨论:这样会出现哪些问题?
学习探究
三、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
1.消耗物联设备有限资源;
2.能耗增加;
3.可能对服务器、传输网络造成极大的负担。
学习探究
三、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
【思考-讨论】
物联协议需要满足哪些特性?
1.低功耗;
2.低带宽;
3.低延时;
4.兼容性。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免费的 API,并将接口功能、URL等数据整理成表格。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互联协议仍沿用 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协议仍沿用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在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互联网的一些协议。而在物联网中,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通信规则,这种通信规则就是物联协议。如果说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感官”,那么物联协议就是将遍布各处的传感器连接起来的“神经系统”,为各类物联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保障。物联协议比较多,还处于规范和发展中,本单元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物联协议。本单元围绕“万物互联有协议”主题,从探讨物联数据的传输方式开始,通过介绍物联网中的通信协议,开展 RFID、蓝牙、HTTP 和 MQTT 等实践探索,让学生真正体会物联协议的功能和特征,理解协议的重要作用。【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通过体验物联网的数据交互方式,了解万物互联和智能感知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感受物联网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2. 计算思维:在实践应用中,熟悉数字平台中技术工具、软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知道数字设备获取数据的方法,理解网络中数据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物联网“大场景”“小应用”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数字设备和数字平台支持学习。4. 信息社会责任:在物联网应用中,了解网络空间中物品标识和虚拟身份的意义,知道数据安全防护的常用方法和策略,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重点 物联系统从互联网中获取数据的方法;API 的作用与使用方法;HTTP通信的基本过程。
难点 结合物联网设备的特点(低功耗、实时性需求),分析 HTTP 协议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问题情境】早上起床后、出门前想知道要不要带伞,我们会看看手机或智能手表上的天气预告,或直接询问物联音箱今天的天气情况。然而,这些设备并没有安装能采集气象数据的传感器,那它为什么能知道天气情况呢?【建构】这些设备如何获取天气数据呢?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智能手表和物联音箱虽然没有内置气象传感器,但它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气象数据的方式,依然能精准提供天气信息。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探索互联网中的数据【学习探究】在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包括学习资源、健康信息、新闻动态、电子商务、娱乐内容、旅游及交通信息等各方面,这些数据对于物联设备也非常重要。【合作探究】探索身边的物联设备,说说这些设备中的哪些数据是从互联网中获取的。【举例】【思考-讨论】这些设备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并获取数据的?【学习活动】二、体验获取互联网数据【实践探究】在大多数情况下,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会通过提供 API(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外部设备或程序能够访问这些数据资源。在物联系统中,设备通常会使用 HTTP 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以访问服务器并获取所需数据。一般步骤包括:(1)获取应用程序接口的网址(2)发起网络请求(3)解析返回结果1. 获取API的网址。获取不同的数据需要访问不同的API。注意:在互联网上有许多提供各种数据接口的服务商,在使用这些接口前,需先查阅相关接口调用说明。例如,以下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气象大数据接口的调用说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会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外部设备或程序能够访问这些数据资源。在物联系统中,设备通常会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发起请求,以此访问这些API并获取所需数据。获取当前时间:如 https://quan./getSysTime.do,提供了当前时间的查询功能。 2. 发起网络请求。先让主控板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再通过网络请求模块提供的GET方法访问,就可以获得返回数据。观察API返回的字符串,可以从中获取哪些数据?解析返回结果。API的返回结果一般为XML格式或JSON格式的字符串,可通过ujson库解析为字典数据类型,变成字典数据类型后,通过字典的键值访问就可获得其中具体的数据内容。把API返回的字符串在显示屏显示,如sysTime2。【学习活动】三、探讨互联网协议的局限性在互联网中,HTTP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协议。物联网在发展前期完全沿用了传统互联网的通信架构,其中也包括了HTTP。【思考-讨论】对于物联系统而言,HTTP完全适用吗?【学习探究】HTTP主要面向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如浏览器或物联设备)必须主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数据。在物联网环境中,这意味着设备为了实时响应可能的远程控制指令,需要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以检查是否有新的指令。【思考-讨论】这样会出现哪些问题?【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1.消耗物联设备有限资源;2.能耗增加;3.可能对服务器、传输网络造成极大的负担。【思考-讨论】物联协议需要满足哪些特性? 1.低功耗; 2.低带宽; 3.低延时; 4.兼容性。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学生通过认真听讲、合作探究等方式,积极学习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另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免费的 API,并将接口功能、URL等数据整理成表格。 自主探究 开展查找API 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数据,进一步熟悉利用互联网获取数据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