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3课 在线生活中的算法 教案(表格式)+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3课 在线生活中的算法 教案(表格式)+学案

资源简介

课题 在线生活中的算法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从在线购书网页中选择图书以及从导航软件中选择路线,认识到在线生活 离不开算法的支持。 2.通过解决旅行中的问题,掌握使用在线生活中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知道在线生活背后常见的算法 学习难点 掌握使用在线生活中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习准备 PPT、任务记录单、相关视频资源
学习过程
学习版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设计
回 顾 :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学生抢答:解答“鸡兔同笼”“猜数字游戏”“韩信点兵”等 问题使用了哪种算法 2.思考:小明准备在假期和家人去北京旅游,他准备网购一些 物资并规划旅游路线,这些准备活动中是否存在算法 1.展示问题,组织学生抢答。 2.引导学生思考在线购物、导航中是否存在算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抢答作为一种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复习先前学习的知识,同时为后续探讨“在线生活中的算法”打开思路。
探索:分析场景,讨论原理 1.分组讨论:在线购物时,计算机如何知道你的偏好 为何它 能够精准推荐你感兴趣的商品 导航时,计算机又是如何巧妙地避 开交通拥堵,为你提供最优的路径选择 2.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观点。 1.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上的网购书籍和导航情境图片,教师组织 并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情况。 2.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观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网络购物和导航这两种在线 生活场景,但他们可能没意识到算法在其中的作用。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从而使其明白在线生活的背后都有算法的支撑,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探究埋下伏笔。
建构:模拟场景,原理认知 活动一 选择图书,感受推荐算法 1.进入在线购书网页,探究网页中的不同推荐区域。 2.在推荐区域选择一本图书,组内交流以下2个问题。 (1)你是从网页中哪个板块找到的图书 (2)不同的推荐区域是根据什么推荐商品的 活动二 选择路线,感受路径规划算法 1.探究:使用导航软件搜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北京站至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路线。 2.学习微视频,了解路径规划算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请 3~4名选择不同路线的学生交流展示自己选择的路线和选择的理由。 1.巡视指导学生打开网页,寻找推荐区域和相应的推荐内容。 2.和学生一起总结常见的推荐算法:“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购买过”“浏览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浏览”“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等是基于用户的推荐;同类图书排行榜是基于产品的推荐。 3.引导学生观看微视频。 1.引导学生打开导航软件,个别指导学生,如输入目的地。集中反馈问题,如选择出行方式。 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微视频内容,先表述场景,再提炼算法。 本环节为本课教学的核心部分。以网购图书为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的购物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和分析网页上的各个推荐板块,让学生直接感知推荐算法,理解基于用户数据和基于产品数据的推荐原理。 学生对路径规划算法相对生疏,但对导航 软件相对熟悉,因此,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体验导航规划 出的多样路线,并通过选择路线进行自主学 习,从而了解路径规划算法 。
应用:情境再现,迁移应用 1.梳理旅行中要做的其他准备,小组讨论这些问题背后可能需 要的算法。 2.在任务记录单中,独立完成图1所示的在线生活与算法的连 线题,并交流连线结果。 1.组织小组讨论。 2.巡视指导学生的连线情况,组织学生交流。 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找对正确的 算法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恰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因此, 本环节列举了外出旅行时涉及的各类在线服务,通过连线的方式探 寻这些服务背后的相关算法。
小结:整理交流,总结提升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交流:旅行时,还会用到哪些在线生活的算法 1.根据学生的发言,完善板书内容。 2.收集任务记录单,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交流。 结合板书,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进一步理解算法在在线生活中的作用。此外,本课以问题形式收尾,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深 入思考,关注本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作业指导
板书第13课 在线生活中的算法
任务记录单
活动 情境再现,迁移应用
在线生活与算法的连线题,并交流连线结果。
在线生活
算法
根据评分选择宾馆
Dijkstra算法
根据地点选择宾馆
人脸识别算法
刷脸进入景区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选择最短规划路径
估算预测算法
预估路程时间
基于用户的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