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方向》表格式教学设计(4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方向》表格式教学设计(4课时)

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 二)年级
单元名称 生活中的方向 单元课时数 4课时
设计者
课标 分析 内容要求: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业要求: 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别其余三个方向;了解物体间位置、方向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提示: 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辨别方向和位置,丰富对量的体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业质量描述: 1.认识基本方向。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进一步认识方向。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数学与生活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图) 日常生活中辨认方向 教室里的方向 教室中辨认方向 在平面图上认识方向 生活中的方向 画平面图 用方向词交流 借助平面图交流位置关 (小小导游) 系或行走路线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在较小空间中比如教室里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大部分孩子也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指南针指南等基本常识和经验;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运用东南西北来辨认方向,因为年龄小,出行基本由家长带着走,不需要自己独立辨认方向。 本单元关键点在于体现“用中学、做中学”的理念,即要将“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识点的学习,与现实的场景和实际的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在熟悉的场景(校园)中培养空间观念,在实际的应用(向爸爸介绍校园的重要建筑物及所在方位)中发展空间观念,要着力突破原有的在纸上认识东南西北的局限,将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实际空间与现实场景中的东南西北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单元 学习 目标 1.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会用上述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学生通过认识方向的活动,体会所学内容间的联系,积累学习数学的初步经验,培养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 重点 难点 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 难点: 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间的方向位置关系理解方向的相对性,辨析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 作业 设计 基础巩固 1、明明站在操场上,他的影子在东面,那么太阳在( )面。 2、在我国,树叶茂密的一面朝( )面,雪融化的较慢的屋顶朝( )面。秋天,大雁从( )方飞到( )方;树的年轮较疏的一边向着( )面。 3、刮北风时,小树朝()面弯。 4、一天早上,国旗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吹的是()风。 能力提升 1、以学校为中心,用方位词描述一下学校周围分别有什么建筑物,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通过小视屏的形式,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介绍自己的房间布置。 思维拓展 1、和家长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尝试用所学的方向知识找到回家的路。 2、简单绘制一张自己家附近的平面图,标出各个方向的重要场所。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年级
课时名称 认识东、南、西、北 第 (1)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解不同方向的位置和顺序关系,会用这四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其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经历借助现实情境辨认方向的活动,掌握辨认方向的基本方法,体会利用现实环境与生活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知四个方向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一:分享辨别方向的方法 活动1:情境引入话题--方向, 交流自己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2.老师介绍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 任务二:认识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活动1: 辨别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学生面向东面站立,引导他们指出其他三个方向。感受辨别方向的重要性。 活动2:说说教室的每个方向各有什么。 任务三: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活动:1.同桌面对面站立,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和另外三个方向。 2.按向右的顺序转动身体,说一说面对的方向。 3.谈谈发现。 学生能否积极表达,踊跃发言交流。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通过交流发现一些规律,归纳出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是否掌握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早晨面向太阳 指南针 指路牌
分层作业: 一、基础作业:回家后用所学知识确定家里各个房间的东南西北方向,并记录下来。 二、能力提升:简单制作一张教室方向图,标注出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三、思维拓展:查阅资料,了解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自我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 )年级
课时名称 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 第 ( 2 )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绘制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培养初步的模型意识。 2.在玩一玩、说一说和比一比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能看懂简单平面图,发展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3.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方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图及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 难点: 能在平面图中能根据一个方向判别其余三个方向,初步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一:确定出周围同学,感知东南西北 活动: 1.回忆知识,画出方向。 和你相邻的东南西北面的同学分别是谁?能画出你和这些同学的位置关系吗? 班级分享 个别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路,其余学生判断对错。有的根据顺时针东南西北的顺序来找方向,有的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找方向。 任务二:学习方向和指向标,统一标准 活动1:观察差异 出示部分学生作品,引导观察。讨论:这些同学画的同学在哪边是对的,但是都不一样,为什么?平面图上需要统一确定方向的标准。 在平面图上通常按照“上北(N)、下南(S)、左西(W)、右东(E)”来绘制,平面图右上角的箭头是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北面。 活动2:重新绘制 根据方向规则,在课本重新标注相邻座位的同学。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 出示部分修改后的学生位置平面图,一起说一说,谁的( )面是谁,谁在谁的( )面。 任务三:看平面图说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 活动1:看图说位置关系 出示校园平面图。 图中的指向标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它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吗? 根据图中各建筑物位置,你知道了什么?组内交流并全班汇报。 谁的( )面是谁,谁在谁的( )面。 活动2:看图说行走路线 出示校园平面图和一个学生的行走路线。 上学路线:从校门到教室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安全演练路线:从教室到操场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办公室路线:从老师办公室到教室应该怎么走? 放学路线:从教室到校门应该怎么走? 从( )出发,向( )走到( ),再向( )走到( )。 学生能否根据上节课内容写出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名字。 学生能否发现差异,感知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学生能否理解方向在平面图上是固定的,根据方向规则规范画出座位平面图。 学生能否结合校园平面图,利用本节课学习内容,表述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学生能否根据校园平面图说出要求的行走路线。
板书设计: 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 上北(N) 北 左西(W) 右东(E) 下南(S)
分层作业: 一、基础巩固 我的一天:自主绘制学校简易平面图并标出方向,以“我的一天”为主题,说说一天走的方向和路线。 二、能力提升 1.安全小卫士:找到家庭或小区的紧急疏散图,说说各地和安全出口的相对位置关系,你认为各地应该走怎样的路线才能最快逃生? 2.模拟藏宝图:和家长一起去公园或霍州署,任意想出三个藏宝点的位置,对照平面图,和家人互相出题找宝藏。 三、思维拓展 设计小地图: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学校东南西北面各两个标志性地点,并标注方向。
自我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 )年级
课时名称 制作平面图 第 ( 3 )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会用有关方向的知识及简单的平面图形制作简单的平面图,能根据平面图用方向词进行场景的介绍和描述,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落实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知识开展观测、绘图、实践等活动,根据平面图介绍场景。 难点: 在不同的场景中正确、熟练使用东、南、西、北等方向词开展交流活动,了解方向的相对性。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一:绘制校园周边平面图 活动: 1.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绘制一张学校外面四周景物位置的平面图需要做哪些准备?要注意些什么? (2)制定方案 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样的代表性景物。注意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实践活动 到学校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并做好相关记录;尤其是各个方向上的标志性建筑;或者借助高德地图查找学校周边景物。 3.画图交流 (1)小组交流在学校周边四个方向上观察到的景物。 (2)根据实际调查和平面图支架动手操作并完整绘制出学校四周景物平面图。 (3)用方向词介绍自己画的平面图。 任务二:以学校操场为观测点绘制操场周边平面图 活动: 1.设计方案 (1)确定校园操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样的景物。 (2)注意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实践活动 站在学校操场看一看各个方向上的主要景物,并做好相关记录。 3.画图交流 (1)小组交流在学校周边四个方向上观察到的主要景物。 (2)根据实际调查和平面图支架动手操作并完整绘制出学校操场周边平面图。 (3)用方向词介绍自己画的平面图。 任务三:变换观测点绘制操场周边平面图 1:设计方案 2:实践活动 3:画图交流:小组记录并完成记录表。 第 组 观测地点: 学生能否积极思考交流,提出有效的方案。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此实践活动,认真记录标志性景物并完成画图。 学生能否用迁移方法,照样子完成这次的平面图制作。 学生能否利用同一场景,变换观测点,制作出平面图。
板书设计:
分层作业: 一、基础作业:街心广场的南面是医院,北面是超市,东面是邮局,西面是市政府。 北 街心广场 能力提升: 简单绘制自己家的平面图。 (2)简单绘制自己房间的平面图。 三、思维拓展: 以旅游过的一处景点为观测点,通过借助平板或者相关小程序查找景区附近的景物或者场所,简单绘制一副平面图,并用方向词向伙伴介绍自己画的平面图。
自我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 )年级
课时名称 小小导游 第 ( 4 )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巩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方法,能结合校园平面图准确描述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并清晰表达。 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3.增强对校园的熟悉度和热爱之情,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
重点难点 重点: 能以不同观测点为中心,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建筑的位置;设计参观路线并准确介绍。 难点: 理解“观测点变化,方向描述也会变化”的相对性;用连贯、规范的语言完成导游介绍。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一:复习关于方向的基础知识 1.播放校园风光短视频(含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提问:“如果有客人来校参观,怎样才能当好小导游?”引出“需要认识方向、熟悉位置”。 2.开展“方向速答”游戏:出示太阳东升西落图、指南针示意图,提问“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与东相对的方向是?”,随机抽生回答,巩固方向基础。 任务二:梳理校园位置 1.分发彩色校园平面图(标注关键建筑和方向标),小组合作观察:圈出图中3个熟悉的建筑(如教学楼、食堂、花坛)。讨论:“以教学楼为中心,操场在哪个方向?”“从图书馆出发,往哪个方向走能到校门?” 2.每组派代表上台,在大平面图上标出建筑位置并说明方向,教师板书关键描述(如“教学楼的北面是操场”)。 任务三:角色扮演,实践导游 活动1:分组任务:每组4人,1人当“小导游”,1人举路线指示牌,2人当“游客”。小导游:结合平面图设计一条包含3个景点的路线(如校门→教学楼→操场→图书馆),标注每个路段的方向(如“从校门向东走到教学楼”)。游客:提出问题(如“现在我们在操场,食堂在哪个方向?”),检验导游的方向认知。 活动2:上台展示:每组依次进行5分钟角色扮演,导游边指平面图边讲解,游客记录导游是否说对方向、路线是否合理。 学生是否掌握了方向的基础知识。 学生是否能结合平面图说清“观测点+方向+建筑”。 学生是否能从“路线合理性”(是否覆盖3个景点)、“方向准确性”(描述无错误)、“语言流畅度”进行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小小导游 例:教学楼的北面是操场,校门的东面是教学楼
分层作业: 一、基础巩固:在家庭住址平面图上,用“东、南、西、北”描述客厅、卧室、厨房的相对位置,画简单示意图。 二、能力提升:和家长一起逛小区,用手机拍下3个地点(如超市、凉亭),回家后口述“从家到超市的方向”,让家长记录是否准确。 三、思维拓展:以“我的校园导游词”为题,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从校门到自己教室的路线和方向。
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