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第2课《分支结构》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能敏锐感知生活中“先判断后执行”的场景,就像小侦探发现线索一样,比如整理书籍、判断天气穿衣服等,知道这些场景里藏着分支结构的小秘密,并且愿意主动去寻找更多这样的场景。计算思维:在完善小慧整理书籍算法的过程中,能像搭积木一样,清晰梳理出判断条件和对应的执行内容,明白执行内容可以是一步也能是多步操作;在编写判断整数奇偶性程序时,能把复杂的判断问题拆分成简单的步骤,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熟练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相关模块,就像玩玩具一样轻松搭建程序,并且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判断整数奇偶性的程序进行小改造,比如添加有趣的提示语,展现数字化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和小伙伴友好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使用编程软件时,能遵守软件使用规则,爱护数字学习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书籍分类整理运用了分支结构;能说出生活中“先判断后执行”的事情及过程;完善小慧整理书籍算法,了解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和执行内容;会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判断整数奇偶性的程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场景、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经历从发现分支结构到运用分支结构编写程序的过程,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分支结构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重点 认识分支结构,知道其包含判断条件和执行内容;会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判断整数奇偶性的程序。难点 完善小慧整理书籍的算法,准确梳理出判断条件和对应的多步执行内容;理解图形化编程中判断模块的使用逻辑,确保程序能正确判断整数奇偶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烦恼,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老师家里的书乱糟糟的,找一本书比找宝藏还难,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快速找到想要的书呀?(可以把书分分类,比如故事书放一起,科技书放一起。按书的大小来分,大书放一层,小书放一层。)哇,你们的办法都太棒啦!就像咱们班的小整理师一样厉害。2、思考那咱们就以按书籍类型分类为例,想一想,在分类的时候,是不是得先看看这本书是什么类型,再决定把它放到哪个地方呢?3、揭示课题比如看到一本《西游记》,先判断它是故事书,然后再把它放到故事书的书架上。这种“先判断,再执行”的方法,在咱们信息技术里有个特别酷的名字,它就是今天咱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支结构。板书:分支结构二、新知学习(一)、寻找生活中的分支结同学们,分支结构可不是只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出现哦,它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藏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好多地方。1、思考现在请大家开动小脑筋,和同桌一起讨论讨论,你们还遇到过哪些事情是需要“先判断,后执行”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你们的发现?第2小组小组发现,每天早上出门前,要先看看天气,如果下雨了,就带雨伞;如果没下雨,就不用带雨伞。2、说一说大家能说说这里的“判断”是什么,“执行”又是什么吗?判断是“天气是否下雨”,执行是“下雨带雨伞,不下雨不带雨伞”。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判断题,要先判断题目是对还是错,然后再在括号里打“√”或者“×”。判断是“题目对不对”,执行是“对的打√,错的打×”。像这样“先判断,后执行”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大家吃饭前要判断食物熟没熟,熟了才能吃;过马路时要判断红灯绿灯,绿灯才能走。分支结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完善整理书籍的算法小慧负责将班级图书角的科普类图书和文学类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她在整理书籍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想请大家帮忙完善一下她整理书籍的算法。她首先判断书籍是否属于科普类,如果“是”,就分到科普类,否则就分到文学类。根据小慧整理书籍的算法,尝试完善下图。如下图所示,算法的分支结构需包含判断条件和执行内容,其中执行内容可以是一步操作,也可以是多步操作。像这样有明确判断条件和对应执行内容的,就是咱们今天要重点认识的分支结构啦!大家现在对分支结构是不是更了解啦?、用程序判断奇偶数咱们认识了分支结构,还帮小慧完善了整理书籍的算法,接下来咱们就要升级挑战啦——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一个程序,让电脑自动判断咱们随机输入的整数是奇数还是偶数。1、实验过程(1)完善“判断奇偶数”的算法流程图。(2)在进行条件判断时,我们可以使用关系表达式来描述判断条件,打开课程平台中的“判断奇偶数”程序文件,依据算法流程图,将程序补充完整,并保存文件。(3)运行程序,验证算法。2、小提示字符串和数值是两种不同的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可以直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而字符串型数据则不行,但我们可以利用积木将字符串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再进行运算。做一做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试试,在电脑上搭建这个程序,遇到问题可以举手问老师,也可以和小组小伙伴一起讨论解决。(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思考大部分同学都成功搭建出了判断整数奇偶性的程序,真是太厉害啦!当判断条件变化时,应如何调整程序?四、拓展延伸1、挑战某公园的门票售价为12元/人,当人数达到10人及以上时,票价降至10元/人。尝试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实现根据入园人数自动计算门票总费用。2、小贴士当有多个字符串型数据需要输出时,可以使用“运算”模块中的00积木进行连接。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分支结构1、寻找生活中的分支结2、完善整理书籍的算法3、用程序判断奇偶数 观看思考;表达学习学习了解了解操作实践操作练习交流表达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倾听习惯增加知识面增加知识面培养倾听习惯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培养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