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7个放进3个里(例2)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中包含着一个重要而又基础的数学问题,应用其中的原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本节课教材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应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例2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品数比抽屉数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品,使学生对这一类的“鸽巢问题”达到一般的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鸽巢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实“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同时,“鸽巢问题”具有“模型化”特征,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模型”思想,从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特征,将具体问题“数学化”。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鸽巢原理”的形式,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建立“鸽巢原理”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学习,增强对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鸽巢原理”的一般形式,会运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鸽巢原理”的数学模型。
学习活动与支持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根据最不利原则,利用枚举法和假设法初步认识了鸽巢问题,发现了其中的数学规律:把(n+1)支铅笔放进n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上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的情况,如果数量发生变化,结果还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更深入的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例1学习的有关知识,并直接揭示课题,为新课学习作准备。]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一)活动任务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3本书。为什么? 活动要求: 1.想:先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画:请在学习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3.说: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评价量规: 1.能独立思考,正确解答。(☆☆) 2.能在学习单上表示自己想法。(☆☆) 3.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教师组内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师生补充、质疑、评价。 生1:我随便放放看,一个抽屉1本,一个抽屉2本,一个抽屉4本。可以证明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生2:我用的是分解法。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就是把7分解成3个数,共有8种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中,总有一个数不小于3。 生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最不利原则”,可以将7本书尽可能的平均分配,这样就能保证放书最多的抽屉里书的数量是最少的。如果每个抽屉最多放2本,那么3个抽屉最多放6本,最后的1本书一定会放到3个抽屉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证明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 生4:我用算式来证明:7÷3=2(本)……1(本),2+1=3(本)。 7÷3表示把7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商2表示每个抽屉最多放2本书,余数1表示还剩下1本书。无论余下的这本书放进哪个抽屉,都会出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小结:其实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证明的方法,就是假设出现最坏情况,也就是最不利情况,是按照平均分的思路来分析证明的。这种表达方式非常简洁、清晰! (二)如果把8本书放到抽屉里会怎样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8÷3=2(本)……2(本),2+2=4(本),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4本书。 生2:8÷3=2(本)……2(本),2+1=3(本),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3本书。 生3:我同意小韩的观点。余下的2本书有可能放进同一个抽屉,也有可能是分开放的。但我们研究的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要求的是“至少数”,根据最不利原则,把8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里放2本,还剩2本。剩下的2本再平均分,所以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三)活动任务二;请同学们自己设定书本数和抽屉数,看看又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把( )本书放进( )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 )本书。 活动要求: 1.想:先独立思考,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2.画:请在学习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3.说:和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评价量规: 1.能独立思考,用简洁的方法正确解答。(☆☆) 2.能列式计算,并理解算式含义。(☆☆) 3.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教师组内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师生补充、质疑、评价。 生1:把(9)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3)本书。9÷3=3(本), 生2:,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4)本书。10÷3=3(本)……1(本),3+1=4(本)。 生3:把(29)本书放进(6)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5)本书。29÷6=4(本)……5(本),4+1=5(本)。 生4:把(57)本书放进(11)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6)本书。57÷11=5(本)……2(本),5+1=6(本)。 (四)概括规律,建立模型 老师整理了同学们的想法,通过探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书本数量至少数列式7本3本7÷3=2(本)……1(本),2+1=3(本)8本3本8÷3 =2(本)…… 2(本),2+1=3(本)9本3本9÷3=3(本)10本3本10÷3=3(本)……1(本),3+1=4(本)29本6本29÷6=4(本)……5(本),4+1=5(本)57本11本57÷11=5(本)……2(本),5+1=6(本)
生1:我发现用书本数÷抽屉数=商……余数。把书本放进抽屉,如果平均分后有剩余,那么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商+1”本书。如果没有剩余,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本书。 生2:我还发现当余数等于1时,至少数为“商+1”;当余数大于1时,至少数仍为“商+1”,因为余数比除数小,把余数分到各个抽屉,每个抽屉最多分到1本,所以只能“+1”。 小结:假设有a只鸽子平均飞进n个鸽巢中,每个鸽巢都有b只鸽子,还剩c只,c可以是从1到(n-1)的任何一个自然数,可以用a÷n=b……c(a、n、c≠0,c板书设计
7个放进3个里 7÷3=2(本)……1(本),2+1=3(本) 8÷3 =2(本)…… 2(本),2+1=3(本) 9÷3=3(本) 10÷3=3(本)……1(本),3+1=4(本) 29÷6=4(本)……5(本),4+1=5(本) 57÷11=5(本)……2(本),5+1=6(本) 书本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a ÷ n=b……c (a、n、c≠0,c本课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不同的方法,将鸽巢原理演绎到各种生活现象和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即使情景变了,但问题的实质没有变,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也不变,从而自主完成“鸽巢问题”模型的构建与内化,数学核心素养也在建模中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