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数据来源何处觅教学设计课题 数据来源何处觅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数据从哪里来”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教材通过“规划露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验获取数据 → 记录数据 → 辨别数据真伪的完整过程,旨在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 1. 体验获取数据的过程 2. 能够初步掌握数据的记录方式 3. 能够辨别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重点 数据的获取途径;辨别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难点 理解并实践“如何辨别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小智想和朋友们周末去华南国家植物园日间露营,但遇到了以下问题:- 天气是否合适?- 植物园开放时间?- 交通路线怎么走?- 需要准备哪些物品?思考: 如何获取这些信息?(PPT展示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题目。讲授新课 活动一:数据的获取途径 1. 获取天气数据的途径- 拨打12121天气预报电话- 观看电视天气预报- 网络检索- 使用天气APP- 询问AI助手- 使用温度计、传感器等设备测量 2. 小组探究:规划出行数据任务一:填写《出行数据规划表》: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获取“天气、路线、植物园信息”的途径。小组代表分享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数据类型获取途径天气 使用移动设备上的天气应用软件交通路线使用地图APP、公交官网、问路等开放时间访问植物园官网、电话咨询等准备物品查阅攻略、询问有经验的人等活动二:数据的记录方式记录数据的方式教师介绍四种记录数据的方式:- 数字化终端设备:摄像机、智能手表、监控摄像头 - 专用监测仪器:体重秤、血压计、温度计 - 传统介质:文字书写、绘图记录 - 信息化工具:电子表格、在线文档、笔记软件 2. 实践任务:记录出行数据任务二:填写《出行数据记录表》:示例如下:数据类型信息记录示例 天气 晴,25°C,微风交通路线地铁6号线 → 植物园站A出口活动三:数据来源辨真伪数据类型来源可信度理由天气中国天气APP官方气象机构,权威性强交通路线某论坛用户分享用户个人经验,需验证 开放时间 华南国家植物园官网官方发布,信息准确可靠 1、根据上表提问引导:(1)为什么官网数据比社交媒体更可靠? (2)如何验证用户分享的交通路线?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官网信息经过审核,权威性高;验证方法:多源对比、查看官方信息、实地考察等。总结:邀请1-2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出行计划框架。教师点评并强调“信息获取要有方法,信息来源要辨真伪”。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列出“去植物园露营”需要知道的信息(如天气、路线)以及从哪里能查到。把查到的信息(如“晴,25℃”)用不同方式记录下来(比如:写在纸上、录入平板笔记、画成天气图标)。判断几个信息源(如“官网通知” vs “网友发帖”)哪个更可靠,并说说为什么。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如何寻找数据,明白数据能帮我们做计划。让学生动手实践,了解数据可以用多种方式(文字、图画、数字)记录,感受不同记录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建立“官方渠道比个人分享更可靠”的基本意识,学会初步辨别信息真伪。课堂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周末植物园出行计划》,包括:所需数据清单、数据获取途径、数据记录方式、数据可靠性分析。课堂小结 1、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如网络、设备、人工询问等。2、数据可以用传统或信息化的方式记录。3、 数据来源需辨别真伪,优先选择官方、权威渠道。板书 数据来源何处觅活动一:数据的获取途径活动二:数据的记录方式活动三:数据来源辨真伪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