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教案
项目 内容/描述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数感:通过解读三峡工程中的各类大数,建立对万以上数的直观认知,能准确把握数的实际意义与大小关系,提升对数的敏感度。 应用意识:能运用万以上数的读写、改写、近似数等知识解决三峡工程相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工程建设、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3. 数据意识:学会收集、整理、分析三峡工程中的数据信息,能用数据描述工程特点,培养数据处理与解读能力。 4. 推理意识:通过类比已学大数知识,推理三峡工程中复杂数据的读写、转化方法,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5. 合作意识:在小组探究中学会分工协作,主动交流想法,提升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三峡工程具体数据,熟练运用万以上数的读写、改写(含整万、整亿数及非整万整亿数的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大数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意义,能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三峡工程的规模与价值;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的实践流程。 教学难点: 准确处理三峡工程中含多个零的复杂大数的读写,规避读数漏零、写数缺位等错误; 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改写”或“求近似数”,明确二者的区别与适用场景; (3)通过数据解读工程意义,实现从“数据”到“结论”的推理与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三峡工程实景视频、教材原文截图、工程数据图表、分级练习题)、三峡工程数据手册(含总库容、装机容量、投资金额等核心数据)、探究任务单(分基础层、提升层)、数位顺序表教具、小组合作评价表; 2. 学生准备:复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改写、近似数知识,预习教材中《三峡工程中的大数》内容,准备笔记本、直尺(辅助分级读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初识工程大数 1.视频激趣:课件播放三峡工程实景视频(含大坝全貌、发电机组、航运枢纽等画面),配旁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背后藏着许多震撼人心的大数。” 2.教材数据呈现:出示教材《三峡工程中的大数》原文截图,标注核心数据: 总库容约39300000000立方米; (2)总装机容量约22500000千瓦; (3)年发电量约100000000000千瓦时; (4)工程总投资约203900000000元。 3. 师生互动:师:“同学们,这些数据都是三峡工程的关键信息,谁能试着读一读其中一个数?它可能表示什么意义?”生自由尝试读数,教师引导发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读39300000000时把‘亿’级和‘万’级混淆了,有的同学漏读了中间的零,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工程,一起探究其中的大数奥秘!” 4. 设计意图:通过实景视频+教材原文数据,营造沉浸式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同时暴露读写易错点,为后续针对性教学铺垫,激发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读核心数据 (一)探究一:大数的读写——突破“复杂零的处理” 1. 教材原文解读:出示教材中“总库容约39300000000立方米”“年发电量约100000000000千瓦时”两段文字,引导学生聚焦: 师:“这两个数是三峡工程的核心数据,读数时第一步要做什么?(分级)谁能上台用分级线标出这两个数的数级?”生上台用红笔标注:393 0000 0000、1000 0000 0000,教师强调“从右往左每4位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 2.难点突破:课件出示教材中易混淆数据“203900000000”(总投资),提问:师:“这个数分级后是2039 0000 0000,亿级是2039,万级和个级都是0,读作什么?和39300000000的读法有什么区别?”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末尾的零都不读,但亿级数字不同,要准确读出亿级数位上的数,2039亿不能读作‘二百三十九亿’,注意‘2039’的读法是‘二千零三十九’。” 3.写数练习:师:“教材中提到‘总装机容量约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写数时要注意什么?”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展示典型答案:22500000,引导全班核对:“分级写数,万级是2250,个级补4个0,避免写成2250000(少一个0)。” 4.分层练习: (1)基础题:读出教材中“1850000米大坝轴线全长”“175米最大坝高”,写出“一千零八十亿千瓦时”(年发电量近似数); (2)提升题:判断“三峡工程灌溉面积约22100000亩”读作“二千二百一十万亩”是否正确,改正“203900000000写作2039亿”的错误(强调写数需补全0,改写时才用“亿”作单位)。 5.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数据,以“分级”为核心,通过“读数-写数-纠错”流程,突破复杂零的读写难点,同时结合教材原文巩固读写规则,确保知识应用贴合教材内容。 (二)探究二:大数的改写与近似数——结合工程实际需求 1. 教材问题导入:出示教材思考问题:“39300000000立方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00000000000千瓦时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2. 概念辨析:师:“改写和求近似数有什么不同?结合这两个问题说一说。”生结合已学知识回答,教师补充:“改写是准确数,用‘=’连接,去掉末尾8个0加‘亿’;求近似数是近似值,用‘≈’连接,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3. 实例演算: (1)改写练习:以“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为例,师生共同演算:39300000000去掉末尾8个0是393,所以39300000000立方米=393亿立方米; (2)近似数练习:以“工程总投资203900000000元”为例,师提问:“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千万位是0,怎么处理?”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3900000000≈2039亿(千万位0<5,舍去尾数),对比教材中“年发电量100000000000千瓦时≈1000亿千瓦时”,强调“整亿数改写和求近似数结果相同,但非整亿数不同”。 4. 实践应用:师:“如果向外国友人介绍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0000千瓦,用‘万’作单位更简洁,怎么改写?如果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生独立完成:22500000千瓦=2250万千瓦,22500000≈2250万(末尾0不影响),教师总结:“整万/整亿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结果一致,非整万/整亿数则不同,如22504000千瓦≈2250万,改写是2250.4万。” 5. 设计意图:以教材问题为载体,通过“概念辨析-实例演算-实践应用”,让学生明确改写与近似数的区别,结合工程介绍的实际需求,体会数学的简洁性与实用性。 (三)探究三:数据对比分析——解读工程规模与价值 数据整理:发放三峡工程数据手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
小结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峡工程,探究了其中的大数奥秘,谁能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获?”生自由发言,分享知识上的收获(如学会了复杂大数的读写、明确了改写与近似数的区别)、能力上的提升(如会整理分析数据、能合作解决问题)。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熟练运用了万以上数的读写、改写、近似数等知识,还学会了从数据中解读三峡工程的规模与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大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牢记三峡工程体现的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练习中的相关习题,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