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过程与方法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导学过程】【情景引入】由显微镜的种类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提纲:1、显微镜的结构是怎样的?2、怎样使用显微镜?有哪些注意事项?【合作探究】显微镜的结构1、在图中括号内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和清洁收镜。2、用显微镜观察时,光线是经过哪些结构进入眼睛的?3、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时,镜筒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调节时应注意什么 4、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怎样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5、从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6、显微镜下看到的“上”字与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有什么不同 7、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你如何判断该污点是在玻片标本上,目镜上,还是在物镜上?9、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有什么改变?10、(1)从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2)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个数越;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个数越。【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练习设计】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臂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物镜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载物台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2、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是___________。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4、对光时光线过强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并用遮光器的__光圈配合。5、显微镜的用法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 、___。6、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A、往右下移B、往右上移C、往左下移D、往左上移7、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15倍C、150倍D、25倍8、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10×40×B、5×8×C、10×10×D、15×40×9、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A、bB、pC、dD、q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