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教学内容 :生命的世界和探索生命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生物圈的范围;认识生物多样性;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复习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学研究的重大成果,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21教育网
知识考点:1生物圈 ,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的基本特征,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6生物学研究的基
教学过程: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的作用: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21cnjy.com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
内 容
意 义
物 种 的 多 样 性
种类多,资源丰富
遗 传 的 多 样 性
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的遗传资源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不同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复杂
三、生物的基本特征
1、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能使生物“趋利避害”
2、生长: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繁殖。
4、新陈代谢:(1)同化作用——营养物质进入生物体,成为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异化作用——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代谢废物
5、遗传和变异:
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别举例说明。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调节气候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沙漠的干旱环境相适应。
一、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家的探索活动 :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相互交流等。
2、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林奈与生物分类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哈维与血液循环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3、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生命现象。它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二、生物学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1、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对观察对象不施加任何影响。
2、实验法: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并完成实验
(4)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教学内容:生物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会制作临时装片和观察细胞。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生理。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1·cn·jy·com
复习重点: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理。
知识考点: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制作临时装片,3、观察动植物细胞,4、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6、细胞的分裂和生长。7、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1、起支持作用的部分
镜座——
镜柱——
镜臂——
载物台——
镜筒——
转换器——
2、起调节作用的部分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3、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www.21-cn-jy.com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三、与显微镜有关的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2、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会变暗
4、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5、识别视野中的气泡
四、玻片标本的种类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态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五、制作临时装片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滴——
漱——
刮——
涂——
盖——
染——
吸——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滴——
撕——
展——
盖——
染——
吸——
问题思考: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何要滴生理盐水?
2、如何防止气泡的产生?
3、用于观察的材料应满足什么条件?
4、观察细胞时是用低倍镜还是用高倍镜?
5、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吗?
六、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1、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内有线粒体、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细胞核——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库。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对细胞起保护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内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动物的遗传信息库。
3、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有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
(1)无机物
水——
无机盐——
(2)有机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核酸——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有益物质进入,有害物质禁入,排出细胞的代谢废物。
3、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能量形式:化学能、光能、热能等(可相互转换)
叶绿体——吸收光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细胞是遗传信息库
1、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染色体
主要成分:DNAH和蛋白质。
特点:每一物种体内都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
九、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1、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1)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过程:核分——染色体通过复制倍增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核原细胞所含遗传物种相同,细胞核分为两个;
质分——将细胞质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形成细胞膜(细胞壁)——在两个新细胞核中间形成细胞膜(细胞壁)
2、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概念——新细胞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的物质,体积增大 的过程。
1、细胞的分化:在生物体的成长过程中,其中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 的细胞核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4、系统: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顺序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就组成系统。
十一、动植物的组织
1、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
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
组 织 名 称
结 构 特 点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举 例
上 皮 组 织
结 缔 组 织
肌 肉 组 织
神 经 组 织
2、植物的组织
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
组 织 名 称
结 构 特 点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举 例
保 护 组 织
分 生 组 织
营 养 组 织
输 导 组 织
十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2、人和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动物体)
十三、例题选讲
例题1、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染色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例题2、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 ( )
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
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
例题3、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象的面积 D、长度和宽度
例题4、以下几项中,不属于组织的一项是 ( )
A、血液 B、胃膜 C、神经元 D、表皮
十四、巩固练习:相应的复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