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难点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交流法、点拨式指导,领悟式指导法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阅读教材;完成导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老师:在前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请你举出生活中熟悉的生物,说出它的生存都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www.21-cn-jy.com 学生:比如班级的盆栽植物会受到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等一些常见例子。2·1·c·n·j·y 老师:回答的很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我们知道生物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又在影响着环境。 老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新课学习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老师:请同学们共同观看幻灯片:(1)沙漠中的骆驼;(2)沙漠中的骆驼刺;(3)寒冷海域中的海豹;(4)旗形树的树冠。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展开讨论。21·世纪*教育网对幻灯片1的讨论如下: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一样,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但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蓄大量的脂肪,当它又喝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时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毫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水分,即使在沙漠中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www-2-1-cnjy-com对幻灯片2的讨论如下:沙漠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地下有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足够的水。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2-1-c-n-j-y对幻灯片3的讨论如下:海报是哺乳动物,能够在寒冷的海域生存,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特别发达,可以达到60mm。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对幻灯片4的讨论如下:树的枝条偏向一侧,是长期受另一侧风向作用的结果,使得树冠的形态发生变化,看起来像一面旗帜,因此称为旗形树。这是树对风的适应。 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在多变的环境中表现不同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最终生存了下来,就形成它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21*cnjy*com 学生:动物的保护色,壁虎断尾,热带植物的叶宽大,刺猬的刺,沙漠里的植物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和幻灯片。 学生:(共同观看配有解说词的影像片段) 镜头1乌贼的墨囊,有利于它逃避敌害。 镜头2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 镜头3鸟类骨骼质薄,有的中空,适于空中飞翔。 镜头4尺蠖的拟态,有利于逃避敌害。 老师:我们了解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在感叹经过环境的长期选择,各种生物产生了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生存了下来。因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是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接下来让同学们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植物影响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21·cn·jy·com2.植物影响空气湿度 老师:为什么我们测量时要选择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样三个环境测量空气的湿度? 学生:因为这三个环境植物的种类、数量不一样。 学生:用不同的环境进行比较。 老师:说得很对,如果不同植被环境同一时间测量湿度不一样,就说明植物影响环境,是不是?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来源:21cnj*y.co*m】 学生: 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测量结果第一小组早上草地、裸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第二小组中午草地、裸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第三小组晚上草地、裸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 老师: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测量,不同时间的湿度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早上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湿度最大的地方是早上的灌丛。 学生出示他们的实验报告单,从实验的数据和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老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请大家看下面这两幅图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2)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还草? 学生: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它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它以有机物为食,能够处理垃圾,改善环境,对人类非常有益。 老师:非常好,通过蚯蚓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生物是影响环境的。那么,第二个问题的作法有事为什么呢? 学生:我国西部现在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环境,三北防护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老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说明生物对环境是影响的。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下课后的技能训练,观察一下猫和兔的双眼各长在头部的什么位置? 学生:兔子的眼长在两侧,猫的眼长在正前面。 老师:眼睛的位置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吗? 学生:有关系。兔子的双眼长在两侧,视觉范围大一些,便于觅食和发现敌害,利于逃避敌害。猫的双眼长在正前方,有利于捕食老鼠。它们的形态是与生活环境有关的。结论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和改变环境,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从另一面反应了大自然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我们认识到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地,一旦生物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动调节能力,势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课堂练习(一)知识积累,过程检测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2.北极狐的耳朵很小,它生活的环境中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不足 B.温度较低 C.水分较少 D.食物缺乏3.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D.田七在密林层下生长得好4.如果将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放入海水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每种生物都是有寿命的B.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C.动、植物改变生活环境就会死亡D.生物的生活环境很容易被破坏5.具有保护色的百灵鸟,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捕食,但容易被嗅觉灵敏的狐捕食,这说明了(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C.适应的随意性 D.适应的遗传性(二)方法应用,能力训练(1)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 ,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 。这是为了适应荒漠 环境。21cnjy.com(2)海豹胸部皮下的脂肪非常 。这是为了适应 环境。(3)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这是为了适应 环境。(4)莲的根状茎(藕)和叶柄中都有发达并且相通的 。这是为了适应水生环境。(5)沙漠中的许多动物昼伏夜出。这是为了适应沙漠白天的 。(三)情感抒发、实践拓展1.山羊绒又细又软,织出的产品非常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养殖山羊,导致草原沙漠化。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21教育网2.蚯蚓在土壤中生活,可以疏松土壤,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题,并写一份生物影响环境的心得。板书设计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