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教学重点 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交流法、点拨式指导,领悟式指导法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棉花纤维、牙签; 2.学生准备:阅读教材;完成导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投影屏幕上已经展示出教师收集的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要注意包括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和真菌等各个类群。教师介绍:屏幕上这些美丽的生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没有水的地方也有,每一克土壤中就有几十万个。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就悄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它们太小了。教师:它们的确太小了,小到全身只有一个细胞。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又可以叫做“单细胞生物”。二、新课学习教师: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这类生物的代表:草履虫。?首先请同学们用肉眼观察一下草履虫的永久装片,感受一下草履虫的实际大小。学生:描述肉眼观察到的染色后的草履虫。教师:请问我们观察到什么结构就能证明草履虫的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学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细胞壁,应予纠正)。教师: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永久装片,认识一下草履虫在显微镜下的大小。学生:观察,汇报观察结果。(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换用高倍镜观察)教师:出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与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比较。学生: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更复杂。教师:结构的复杂实际上和功能的复杂是一致的。草履虫的细胞具备了那些功能,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了?学生:运动、繁殖、营养、应激性、死亡等。教师:设想一下,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草履虫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学生:它会跑。教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运动得慢一点,让我们可以方便滴观察它?学生:用棉花阻挡(预习的同学可能给出书上的措施,还有同学提议用纱布、用胶水等)。教师:我们给草履虫喂饲食物观察它的营养,但是草履虫的实物通常小而透明,怎样才能观察清楚?学生:可以染色。教师:介绍实验步骤,组织学生合作观察(喂饲酵母菌时数量一定要少)。学生:观察草履虫,并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播放视频《草履虫食物泡的形成》、《草履虫的繁殖》学生:观看。教师:介绍其他单细胞生物。播放视频《草履虫和变形虫》学生:讨论视频中两种生物的行为反映出那些生命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还有没有比单细胞生物更简单的生命体?三、结论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谈谈感受和收获。四、课堂练习(一)知识积累,过程检测 1.草履虫体表的纤毛分布在( )A全身的表膜 B体表一圈 C口沟内 D身体前段2.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取含有草履虫的池塘水于烧杯中,不久就会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表层,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养料4.草履虫运动的特点是( )A在水中均匀运动 B旋转前进 C运动缓慢 D不能自由运动5.在草履虫的身体里,不可能存在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方法应用,能力训练1.右图是草履虫的结构图,请读图并完成后面的填空。(1)草履虫生活在_______中,靠[ ] ________进行运动。(2)食物在[ ] ________附近的________的快速摆动下被送如口内,再进入[ ] ________内,形成[ ]________,逐渐被消化。(3)草履虫通过[ ] ________从水中获得氧气,并通过__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4)草履虫代谢的废物是由 ________收集,进而排出体外的。(5)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三)情感抒发、实践拓展1.实验探究(一)实验:观察草履虫阅读实验要求,明确目的、用具及方法,完成下列填空:(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层吸 滴培养液,这是因为 ,并将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用_____________观察草履虫。(2)盖上盖玻片,在 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可以先在液滴中放几丝 ,再盖上盖玻片,寻找一只运动相对 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五、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六、板书设计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