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1课时)(第1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教学难点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教学准备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2、FLASH: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3、视频文件:(1)精子的形成;(2)女性的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4、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1)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2)人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朗读]:书P1页的绪言。[讲述]:人类只有在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提问]:课前让大家做了两个访问题:(1)人是怎样形成的? (2)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你们对父母的访问结果是什么?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饶有兴趣地发言。结合已有的认知,说出人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知道自己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讲述]:大家说得很对,人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预示着新一代生命的诞生,由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人体,需经历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问]: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以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认识一下男女性生殖系统。[讲述]:男女生殖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生殖器官组成的,在这些生殖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人的生殖过程。[观察]: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认识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说出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以及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排出路线。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用笔在图上画出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填表]: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名称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组成产生精子卵子部位排出路线主要器官[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小结]:对,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分泌的激素则可以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播放视频]:(1)精子的形成;(2)女性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阅读]:课外阅读“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填写表格。熟悉男性、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回答: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观看,进一步了解男、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产生精子和卵子的器官以及它们成熟后的排出路线。巩固练习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A.子宫 B.输卵管 C.卵巢 D.阴道2、下列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①精子②卵细胞③受精卵④卵巢⑤睾丸A.①② B. ③④ C.②⑤ D.②④3、女子月经的产生与( )有关。A.卵巢和子宫内膜 B.卵巢和输卵管C.血液循环 D.大脑4、卵巢的作用是( )A.输送卵细胞 B.产生卵细胞C.分泌雌性激素 D.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作业板书设计8—1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的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 阴茎: 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 输卵管:受精场所 的结构和功能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 月经排出的通道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2课时)(第2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和尊重父母的情感意识。教学重点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教学难点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教学准备1、FLASH:(1)受精过程;(2)胚胎的发育过程。2、视频文件:(1)受精过程;(2)人的胚胎发育。 3、动物精巢的玻片标本、腹部带有卵的雌虾。4、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1)母亲在怀自己时,身体有什么感受?(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察: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受精过程 [提问]: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讲述]:想看看精子和卵子的样子吗?[实验]:(1)在显微镜下观看动物精巢的玻片标本。(2)用镊子从雌虾的腹部取少许卵,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 [讨论]: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特征。 [讲述]:精子很小,长约60微米,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精子的形状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呈球形,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播放视频]:受精过程。 [思考题]:(1)精子和卵子在什么地方相遇的?(2)什么是受精作用?(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小结]:睾丸→精子受精卵卵巢→卵子 回答:产生生殖细胞和性激素。齐声回答:想。非常感兴趣。2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通过观察,直观地发现精子呈蝌蚪形,卵细胞是球状的,较大。带着思考题观察“受精过程”。认识到精卵相遇的部位在输卵管;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作用。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受精卵。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节育方式胚胎发育[提出问题]:如何有效阻止受精卵的形成? [自学]:P5页的课本内容,了解常用的节育方式,并能描述出结扎输卵管和结扎输精管的目的。[解答]:同学们提得问题很好。精子并不会越积越多,它会被人体自然吸收。[小结]: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有效的阻碍生殖细胞的结合,能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而且不会影响人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讲述]:受精卵一边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一边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思考题]:(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 (3)为什么会有“十月怀胎”之说? (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出来的? (5)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补充]: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课本,注意观察书上提供的图片,尝试描述:结扎输卵管是为了不让精子与卵子相遇,结扎输精管是为了不让精子排出。提出疑问:输精管被结扎了,精子不能排出去,积得越来越多,对身体会不会有害?带着思考题阅读书上的文字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推举代表发言。(1)精卵结合的瞬间。(2)母体子宫内。(3)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大约需要280d,故有“十月怀胎”的说法。(4)阴道。(5)胎盘。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播放视频]: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总结]:新生命在精卵结合的瞬间就开始了,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再移到母亲的子宫里安家落户,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大约需要280天。胎儿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母体是通过胎盘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提问]:从现在开始你觉得回家后应该做些什么?认真观看视频。关心、理解、尊重父母,多承担些家务事等。巩固练习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A.子宫 B.输卵管C.卵巢 D.阴道2、人体个体发育开始于( )A.卵细胞 B.受精卵C.胎儿 D.婴儿3、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 )A.输卵管 B.子宫C.卵巢 D.胎盘4、胚胎发育过程中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A.胚盘 B.子宫内膜C.胎盘 D.羊水5、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输卵管、子宫 B.卵巢、子宫C.子宫、子宫 D.输卵管、输卵管6、下列关于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的结合B.会使精子或卵子不能形成C.会影响睾丸的生理功能D. 会影响卵巢的生理功能7、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A.胎儿出生 B.卵子成熟C.精子成熟 D.精卵结合8、 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A.输卵管 B.子宫C.卵巢 D.胎盘作业板书设计8—1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二、受精过程:1、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2、节育方式:结扎三、胚胎发育:卵子 受精 发育 分娩精子 (输卵管)受精卵 (子宫) 胎儿(阴道) 婴儿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第1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二)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发育时期的特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情感。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教学重点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教学难点1.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的突出特征。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照片和长辈的照片。2、FLASH:(1)人类生长发育过程;(2)人类第二性特征。3、视频文件:(1)青春期调节;(2)人生长发育的几个时期;(3)人的生长发育;(4)学生青春期心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人的生长发育[提问]:有人说,新的生命是从母体出生时开始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讲述]:展示课题——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小组活动]:请大家观看书上图8-7,说出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带来的照片进行交流,猜猜照片上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想一想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展示]:请几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出属于哪一个时期。[归纳]:婴儿期是0-1岁,幼儿期是2-6岁,是上托儿所的年龄;童年期是7-11岁,是上小学阶段;青春期就是你们这个时候,从12-23岁,人体各部分发育成熟后,人的身高和体重达到稳定水平,生殖器官具备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提问]:除了这四个时期以外,人的一生还有哪些时期?[活动]:把你带来的家中长辈的照片拿出来,交流一下,分析成年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 集体回答:不赞成,新的生命应从受精卵开始。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把自己带来的照片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各时期的特点,推举代表上讲台展示。 自告奋勇上讲台展示照片,说出所在发育时期及这个时期的特点。发现青春期后还有成年期,可以分为青年期(老师)、中年期(爸爸、妈妈)和老年期(爷爷、奶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青春期发育[总结]:成年期是人一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青年人身强体壮,精力充沛,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四五十负以后进入中年阶段,身体代谢速度逐步减慢,有些人身体渐渐发胖。60岁以后进入老年阶段,肌肉萎缩,视力下降,行动迟缓,头发花白。[提问]:根据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讲述]:同学们步入中学,已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了青春期,身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生的旅途上既然有成长的喜悦,也有烦恼,而其中的很多都与我们的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青春期的变化吧![观察]:图8-8,说出男女生的生殖器官发育开始突增的年龄。[提问]:再仔细观察曲线图,你能发现男、女孩在发育的时间上有什么不一样?[小结]:说得很对,一般地说,男生从10-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生比女生要晚两年。 积极发言,要尊老爱幼,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减轻父母的压力,关注长辈的健康。 通过观看曲线图,10岁前,曲线基本是平的,10岁开始,性器官质量明显增加,说明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迅速。 发现男孩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女孩要晚,说明男生的青春期比女生要晚一些。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观察讨论]:表8-1,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讲述]: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除此外,青春期的功能发育也很显著,肌肉的力量突增,心脏的收缩能力大大提高,肺活量显著增大,脑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其调节功能大大增强。因此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提问]: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外,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讲述]: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的发育外,还出现了第二性征。我们把人出生后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除了两性性器官以外的男女两性的特征。[提问]: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结]: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由于此时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出现了男女第二性征。 [讲述]:经过了青春期的发育,女生会显得体态丰满,妩媚动人;男生则肌肉发达,英俊潇洒,因此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这个时期大家将要迎接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巨变;会发现一个不同于往昔的情感世界和智慧世界;要体验到神秘的性意识的萌动。发现身高突增,生长出现突增高峰(身高、体重、肩宽)。都能发现表上的第3到7行所描述的发育现象,明白这些属于男女特征性的差异,但难以启齿。回忆上节课内容,说出是第二性征是由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引起的。跟着老师的讲述,对照自己的生活,看有没有相似的体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青春期卫生 [自学]: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青春期卫生一段,想一想,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各自会出现什么生理现象?[提问]: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当你首次月经或遗精时,是否告诉父母?[讲述]:平时大家要注意和父母多交流、多沟通,可以把你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父母交流一下,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阅读]:对于月经和遗精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讲述]: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心理特征既有童年期的痕迹,又有成年人成熟心理的萌芽及性意识的萌动还有。你们觉得应该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提问]: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迅速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们用脑的黄金时期,营养尤其重要,我们在饮食卫生上应注意些什么?[总结]:做好青春期卫生保健,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青春期的身心健康能够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课本,并在书上勾划出遗精和月经现象。多数同学沉默。仔细阅读书本,了解自己身体上已经或将要发生的变化。各抒己见,达成共识:男女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鼓励,要关心爱护女生。营养要全面,不能挑食、偏食。巩固练习1、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的发育和______________的发育。2、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A.身高和体重的突然且迅速的增加 B.性心理有所觉醒 C.第二性征发育 D.出现生殖器官3、青春期是指:( )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 B.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C.性发育和性成熟的时期 D.身体完全发育成熟的时期4、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 B.青春期人的身高体重增长加快C.青春期人的性器官发育迅速D.青春期人的心脏、脑的体积迅速增大5、人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作业板书设计8—2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6岁)一、人的生长发育 童年期(7~11岁) 青春期(12~23岁) 青年期 (24~39岁) 成年期(24岁以上) 中年期 (40~59岁)老年期 (60岁以上)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1、男性第二性征 2、女性第二性征三、青春期卫生人体概述(第1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二)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认同人体是由各系统组成的统一体。教学重点1.识别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3.举例说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2.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大的鱼肋骨和细长的鱼骨、白纸。2、教师准备: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用具。3、FLASH:(1)人体的主要系统及组成;(2)骨的成分与特性。4、视频文件:(1)人体的骨骼;(2)骨骼的构成与作用;(3)人体牙齿的发育;(4)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人体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引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精卵结合能孕育新生命。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会令整个家庭欣喜若狂,人类新个体的产生,种族的延续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大家还记得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吗?[提问]:人体除了生殖系统外,还有哪些系统?[自学]:阅读书14-15页,讨论人体除介绍过的生殖系统外,还有哪些系统?组成怎么样?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出示]:肌肉和骨骼肌的挂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构成运动系统的主要的骨骼和肌肉。[提问]:运动系统有何功能?[补充]:运动系统还具有保护功能,如肋骨能保护心脏和肺。[提问]:早上到第四节课时,有的同学已饿得饥肠辘辘,肚子咕咕叫,这是哪个系统发生的反应?[描述]:吃葡萄时,葡萄籽被咽了下去,它们是怎样“旅行”的?请你描述。[提问]:消化系统有何功能?[提问]:你知道去年上半年,可怕的流行病“非典”是哪个系统的疾病?回忆旧知识,积极举手回答。上学期学过有关人体的结构层次,提到过有关人体八大系统的知识,学生能回忆出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与讨论。一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面部肌、躯干肌、四肢肌。说出运动、支持功能。齐声回答:消化系统。颇有兴趣地说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回答: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 大部分学生回答出:呼吸系统传染病。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出示]:呼吸系统挂图,请同学指图说出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以及功能。[提问]:你知道人有哪些代谢废物吗?[提问]:这些代谢废物,还有人体多余的水是通过什么系统排出体外的?[出示]:泌尿系统图,请学生说出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展示]:循环系统的挂图,提问你能说出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吗?[讲述]: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提问]:我们已知道,当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性征,这与睾丸、卵巢分泌的激素有关。睾丸和卵巢不仅属于生殖系统的器官,还属于哪个系统?[讲述]:内分泌系统的器官分泌激素对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有重要作用。[提问]:同学们在课堂上思想集中,能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是靠什么系统来指挥的呢?[展示]:神经系统的图片,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讲解。[讲述]:神经系统能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播放FLASH]:人体的主要系统及组成。 一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讲解: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和肺组成。其功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能说出尿液、汗液等。回答:泌尿系统。一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有一定难度。观察图发现,睾丸和卵巢还属于内分泌系统。异口同声:神经系统。一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神经。回顾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人体系统的功能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为什么说人体是由各系统组成的统一体?能举例说吗?[讲述]: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使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也使人能够适应环境,在复杂多变的生物圈中生存并得到发展。 [出示]: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各种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下起,形成各种器官;具有相关功能的器官又组成人体的各系统。[讲述]:不同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结构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而结构的特性又和结构的成分有关。[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生一些小问题,如不小心被一根小鱼骨卡住了,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观察思考题]:(1)骨在煅烧时有什么现象产生?最后变成什么颜色?(2)把煅烧后的骨放在纸上,用镊子轻轻敲击,有什么现象?说明它含有什么成分?(3)鱼骨在稀盐酸中有何变化?说明它含有什么成分?积极讨论,举出例子,如快要迟到时,就快速奔跑起来,这时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都参与了活动。跟着老师一起回忆上学期有关人体结构层次的内容。有的同学回答:可以赶快喝醋,因为这样可以软化鱼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带着思考题认真观察。(1)骨在煅烧时先变成了黑色,最后变成了灰白色,整个过程鱼骨被烧着了,还能闻到臭味。(2)煅烧后的骨被敲击后粉碎,说明它含有无机物。(3)鱼骨在稀盐酸中变软,还可以打结。说明它含有有机物。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鱼骨在浸泡的过程中,你观察到有何种现象发生?[补充]:骨中含钙的无机盐在稀盐酸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提问]:煅烧的骨容易敲碎,而未锻烧骨不易敲碎?为什么?[总结]: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讲述]:骨成分的含量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骨的特性也发生变化。如:青少年的骨容易变形,老年人的骨容易骨折。[思维拓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4)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产生了气体。 讨论后认同骨在煅烧后易碎,是因为含有无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而未锻烧的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结合,使骨非常牢固和紧密,所以它不容易被敲碎。 完成书上思维拓展题,对骨的成分与含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巩固练习1、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和_______,无机物主要是_______,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使骨柔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 , , , 。3、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4、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5、实验分析题根据“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鱼肋骨经过煅烧后,剩余下的是_______。此实验证明骨中含有________,它与骨的__________有关。21教育网(2)骨的脱钙实验证明骨中含有________,它与骨的_________有关。 作业板书设计8—3 人体概述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系统 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 生殖系统:生殖 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骨的成分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 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生物下册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20180224379.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20180224380.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8.2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新版苏教版20180224381.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8.3人体概述教案新版苏教版2018022438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