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遗传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说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3.知道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4.知道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5.了解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6.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过程方法通过对控制生物性状物质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性状表现。情感价值 1.用遗传学知识解释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依法学生深层次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爱。2.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3.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性状的概念,染色体 DNA 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教学难点 染色体 DNA 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基因的遗传过程。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举一些关于相对性状的例子,比如:人有无耳垂、直发与卷发、拇指能否弯曲、中指长于无名指与短语无名指等等,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并请学生讲述自己那里与妈妈长得像,哪里与爸爸长得像,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这些性状的例子引出“性状”的概念。以及“遗传”的定义。指出后代长得像妈妈或者像爸爸的现象就是遗传现象。21·cn·jy·com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自己的身上的相对性状属于哪种类型。课件展示小品《超生游击队》认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过错。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紧接着。教师导入。那么生男生女由谁决定的呢?2·1·c·n·j·y(二)学习新课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生物的性状(学习要求:仔细研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举例说明。2、什么是相对性状?举例说明。跟踪练习:1、下列所述不属于性状的是( )。A、皮肤的颜色 B、人的血型 C、耳垂的有无 D、衣服的颜色2、有些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以及“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都可以看作是相对性状。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2-1-c-n-j-y二、合作探究:性状的遗传(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再组内探究。)1.仔细观察探究竟·观察图片。描述亲代和子代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除了上表中所列举的几种特征外,你与父亲和母亲还有哪些相同的特征?3. 生物世界中遗传现象很多,请你再举一些实例与同学进行交流。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 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4.请结合图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豌豆的相对性状分别是什么?(2)亲代和后代中各表现出哪些性状?三、展示交流(各组选代表在班内展示,交流探究结果并提出疑难问题和困惑)第二课时 遗传的物质基础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些俗语说明生物在繁殖后代过程中伴随着遗传和变异现象。?www.21-cn-jy.com遗传能使生物界的每种生物世代延续,而变异则可以使生物不断进化。?大屏幕投影图片(成龙和房祖名的图片)?教师问:同学们认识这2位明星吗?他们是什么关系??你看他们的鼻子、下巴等像不像??我们把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的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1.阅读教材探究竟·资料分析,认真观察图6-2-5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________,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_______。(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__________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得出结论: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或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 观察课本插图,讨论:(1)分析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存在、组成有什么特点?染色体的数目稳定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和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DNA的存在和结构有什么特征? (3)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如何?明确:染色体的概念和染色体的组成及基因的概念。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www-2-1-cnjy-com第三课时 人的性别决定1.阅读教材、观察图6-2-9、6-2-10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男女各有一对染色体和其他22对染色体明显不同,被称为性染色体,请问是那一对?(2)排序图中___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___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填左或右)(3)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精子细胞的性染色体数目是 ,它是 染色体;卵细胞里的性染色体的数目是 ,它是 染色体,故精子有 种,卵细胞有 种。【来源:21·世纪·教育·网】(5)结论:人的性别差异是由 决定的。2.阅读教材,分析并完成图6-2-11的图解,来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请根据下列图示,完成有关图解,并回答有关问题。 完成下列图解: 后代A 性别是 ,后代B性别是 。2.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是由妇女造成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3.说出理由: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且这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21·世纪*教育网4.图片资料分析“人的每个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玉米的体细胞内含有10对染色体,蚯蚓的体细胞内含有16对染色体,狗的体细胞内含有39对染色体。”分析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com(三)课堂小结1.性状和性状的传递⑴人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和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来源:21cnj*y.co*m】⑵耳垂有有耳垂和无耳垂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有耳垂基因D和无耳垂基因d决定。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1)染色体 3.人的性别决定与优生优育。(1)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男性女性体细胞46条,22对+XY46条,22对+XX殖细胞23条,22条+X或22条+Y23条,22+X(2)生殖细胞结合时,若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合是XX型,则所生孩子为女性;若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Y型,则所生孩子为男性。21cnjy.com 五、板书设计第二章 第一节 遗传 一、生物的性状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表现:直发和卷发、拇指能否弯曲、有无耳垂……二、生物的遗传概念: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三、基因、DNA 、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四、人类的性别决定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 预习第2章第2节《变异》七、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生物的性状;二是性状的遗传。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部分“性状的遗传”,这部分内容也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问题近年来更是频繁出现。因此,在新授课中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一知识点学牢固、学透彻,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21教育网第二节 变异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类型;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情感价值 1.通过了解遗传育种在农业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通过理解不同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2)生物体遗传的意义;(3)举例说明遗传育种的方法。难点: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在进行本部分的教学时要注意对照不同的环境说明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21cnjy.com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俗话说“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我们课本的“身边事”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过身边的动物没有,家里的小猫生宝宝了每一只小猫都跟其他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异,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这种现象。(二)学习新课1、什么叫变异 出示菊花图片——性状的差异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生物体为什么会产生变异呢?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21教育网2、变异产生的原因探究竟·资料分析:学生活动: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竟·资料分析”的活动。学生回答:逐步分析两个资料,并回答资料中所提问题。学生:变异产生可能的原因教师:总结变异产生的原因: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如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导致生物体发生了变异。21·cn·jy·com3、变异的分类像这样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一定可以遗传给后代吗?学生:分析讨论同一株小麦结的种子,种在肥沃田地里的比种在贫瘠田地里的麦穗大。产生变异原因可能是什么?这种变异是否属于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只是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判一判:老师和小宝宝卷发的原因一样吗?老师的卷发属于什么现象?它可不可以遗传呢?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变异,以及变异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变异对于生物体而言都是有利的吗?www.21-cn-jy.com师:依次出示三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变异是否有利与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参考:小牛的毛色与亲代不同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这是因为小牛的颜色与父母都不同,这种小牛的颜色比一般牛的颜色更显眼,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捕食,因此对其在野外生活不利。)教师以此为基础讲解有关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概念,并说明环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为: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取决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2·1·c·n·j·y4、变异对人类的实践意义教师以图片做引导,逐步讲解人类对变异的应用如:高产奶牛、不同品种南瓜的果实,杂交水稻好人杂交小麦,多倍体草莓和无籽西瓜,太空南瓜和太空彩色辣椒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师:设想自然界中的生物如果没有变异,结果会怎样?参考: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如果各种生物不发生变异,那么每当环境剧烈变化时就会有物种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而灭亡。【来源:21·世纪·教育·网】变异对于每个物种来说都非常重要,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课堂小结1.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 改变而引起的。(镰刀形变异细胞贫血症、小麦的抗倒伏、玉米的白化苗)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发生改变。21·世纪*教育网(双胞胎兄弟:哥哥皮肤白皙,弟弟皮肤晒黑)有利变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不利变异:玉米的白化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2.变异的意义:①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②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③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变异一、什么是变异?1、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2、普遍存在二、变异的分类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2、有利变异、中性变异和有害变异(取决于环境)三、变异的重要性及应用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 预习第2章第3节《遗传病与优生》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变异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辩论,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列举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的方面,反方列举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的方面。当举例足够丰富时,教师说明变异又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也有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变异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遗传病与优生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列举常见的遗传病。2.说明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过程方法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情感价值 1.关注残疾人。2.认同优生优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类遗传病类型;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二十一三体综合征以及色盲等都是怎么回事呢?都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具体的学习一下这些病都是如何而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二)学习新课1.人类遗传病概述(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了哪些人类遗传病:白化病和猫叫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2)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3)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4)教师提问: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和它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因,染色体)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遗传病的类型。21cnjy.com(5)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人类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教师通过投影仪出示以下资料:(遗传病的图片等资料)然后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作为健康人应如何生活,以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2)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要特别注意环境污染导致的遗传病发病率的升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3.优生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以下问题:(1)什么是优生?什么是优生学?(2)阅读小字材料,了解优生学的划分。(3)了解我国的人口发展情况,明确计划生育国策与优生的关系。4.优生的措施(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出优生的具体措施。既是禁止近亲结婚。(2)教师利用电脑多媒体软件介绍近亲关系,突破难点。(3)教师出示几个民族近亲婚配率,对学生进行优生教育和人口素质教育。(三)课堂小结遗传病及种类1.填写下表中横线上的内容。遗传病种类致病原因常见病例基因遗传病显性遗传病?显性基因控制?结肠息肉、软骨发育不全等隐性遗传病?隐性基因控制?色盲、血友等?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的数量或形态、结构异常?唐氏综合征、喵教综合征?五、板书设计(一)单基因遗传病????常显:多指病、并指病、软骨发育不全症????常隐: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X隐: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Y:外耳道多毛症?(二)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猫叫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和性腺发育不良等。?(四)遗传病的危害?(五)优生的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 预习第3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后和分析探究竟,找出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再让学生观察相关的人类遗传病的图片,阅读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出各种遗传病,并让学生进行列表分类比较。21·cn·jy·com本节课内容与计划生育国策结合紧密。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重要性,自觉宣传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21教育网第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复习目标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4.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四、教学过程一、生物的遗传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1)概念:生物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儿子长得像父母)。21教育网(2)意义: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3)主要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中心).2-1-c-n-j-y2.性状与相对性状(1)性状: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都称为性状。(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如有耳垂和无耳垂等。兔子的毛色和猫的毛色就不是相对性状,因为不是同种生物;人的眼皮和人的耳垂也不是相对性状,因为不是同一性状)。【来源:21cnj*y.co*m】3.基因和染色体(1)染色体:①在某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成对的染色体。如人体细胞含23对染色体。21*cnjy*com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一个染色体一般只人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2)基因的概念:基因就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DNA中,由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携带。(3)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的相同的位置。(4)基因的传递: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从亲代传到子代。【出处:21教育名师】(5)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6)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隐性性状。分别用大小写字母表示。(7)基因的组成方式: 全显(显性性状)、一显一隐(显性性状)、全隐(隐性性状)。思考:父亲能卷舌(Rr),母亲能卷舌(Rr), 子女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如何?二、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1)人类的性别决定:人体细胞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有两种: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2)男性有X型精子和Y型精子,女性只有X型卵细胞一种。当X型精子与卵细胞(X型)结合时,为XX型,为女性,当Y型精子与卵细胞(X型)结合时,为XY型,为男性。所以生男生女为均等的。三、遗传病1.遗传病主要是由遗传物质—DNA上的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同遗传一样,变异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常见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的主要有色盲、血友病;与性别无关的主要有镰刀型贫血、白化病等。4.预防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四、生物的变异1.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现象,叫生物的变异。2.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太空育种);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www-2-1-cnjy-com3.变异的意义:能产生新的类型,有利于生物的进化。4.变异的分类:有利变异、不利变异(依据变异对自身生存是否有利而划分的)。(二)题型、方法归纳类型一 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1.基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这就是所谓的“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2.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它规划了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的生长发育,甚至衰老和死亡。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个建筑物,那么,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就是蛋白质。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与蛋白质有关。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类型二 生物的性状遗传1.相对性状的三个要素是:(1)同种生物;(2)同一种性状;(3)不同的表现形式。2.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但也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如人的皮肤颜色会受到阳光照射的影响等。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3. 判定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2)基因的表达:①一对显性基因(DD)——表现型为显性性状②一对隐性基因(dd)——表现型为隐性性状③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Dd)——表现型为显性形状(3)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类型三 人的性别决定1.人的性别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生男生女不完全是妈妈决定的,它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可见,生男生女是由精子的类型决定的。2. 生男生女的奥秘实验中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生男和生女)不一定都是1:1,全班汇总的数据接近1:1。每个家庭中的生男和生女不一定都是1:1。第一胎次无论是男孩或女孩,第二胎次生男和生女可能性还是50%。3.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男性女性体细胞46条,22对+XY46条,22对+XX细胞23条,22条+X或22条+Y23条,22+X类型四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1·世纪*教育网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3.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例如基因组成相同的花生果实,其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并且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1*cnjy*com类型五 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复杂多样,而且也在不断变化,生物的变异虽然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的变异,也有不利的变异),但是自然选择却是定向的,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将被淘汰。可见,只有不断地发生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2.长期的有利变异积累,才能使生物进化发展,也才有可能产生新物种。3.生命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原理选育适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三)典例精讲类型一 人体常见的性状遗传例1.(连云港)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马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B.人的有耳垂与卷舌C.番茄的黄果与红果 D.豌豆的圆粒与绿粒C【解析】马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种生物的性状;人的有耳垂与卷舌不是同一性状;番茄的黄果与红果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圆粒与绿粒不是同一性状。【例2】(广元)人类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B.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C.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解析】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大写字母是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通过分析可知,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方法归纳】从生活常识中可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要明确遗传是生物的亲子代间相似性,而变异则是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分。21cnjy.com类型二 人的性别决定【例3】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C.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性的可能性明显多于50%D.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D【解析】性别由性染色体的基因决定;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也存在于每个体细胞中;每一胎次生男生女的可能性都是50%。21·cn·jy·com【方法归纳】人类有23对染色体,22其中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以条存在的,不会成对。基因是存在染色体上;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将会形成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将会形成含有X或Y染色体的精子,所以,在有些精子中也含有X染色体。XX型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Y型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而受精卵的类型是在受精时决定的。2·1·c·n·j·y类型三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例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血友病 B.白化病 C.色盲 D.糖尿病D【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色盲、皮肤白化、先天性愚型和血友病等,糖尿病是一种由缺少胰岛素引起的疾病,不是遗传病。www.21-cn-jy.com类型四 生物的变异现象【例5】(龙东)下列变异能够传给后代的是( )A.晒黑的皮肤 B.烫的卷发 C.切的双眼皮 D.能够卷舌D【解析】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称为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晒黑的皮肤、烫的卷发、切的双眼皮都是环境因素或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能够卷舌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方法归纳】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仔细分析,寻找问题的突破口。要把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原因区分清楚,看是否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否则不能遗传给后代。【版权所有:21教育】(四)归纳小结五、板书设计一 人体常见的性状遗传二 人的性别决定三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四 生物的变异现象六、作业布置完成本章单元测试七、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在学习方面,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重在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每一个知识点的处理都是由直观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其抽象意义,最终回到理性实践的应用之中,从生活中去,新课程理念中强化了生物学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习,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应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予以引导或启发,培养他们敢于想象,敢于提出问题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大有益处的,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与参与了教学过程,不仅深刻理解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了有关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得到了科学思维的训练,提高是必然的。这时引导学生总结遗传变异的实质就会水到渠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生物下册6.2.1遗传教案新版冀教版201803242103.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6.2.2变异教案新版冀教版20180324299.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6.2.3遗传病与优生教案新版冀教版20180324295.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6.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新版冀教版2018032429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