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 题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时安排共( 1 )课时课程标准 14学习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学难点认识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前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1、情境导入:生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2、明确任务: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课中作业学生在教室指导下思考并得出: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后来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环节二(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想一想,议一议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121页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海尔蒙特对柳树苗的生长作出了怎样的解释?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是什么?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学生阅读教材122页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结合图3-33。之后教师提出问题:(1)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课中作业学生观看实验,并讨论问题最终得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明确:二氧化碳、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示氧气具有助燃作用)明确讨论的出:氧气。环节三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释放的氧气,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这个实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到这一现象。说明金鱼藻只有在阳光底下才能产生氧气。课中作业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让学生阅读课本124页,并结合图3-34回答问题:(1)光合作作用的实质是什么?(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光能给学生2分钟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当堂记忆光合作用的实质课后作业设计: 1、金鱼藻释放的气体可以使快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证明其中含有 ( B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2、人们常常要在鱼缸里放养适量的水草,主要目的是( C )A 对鱼起美化衬托作用 B 为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C 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 D 清洁净化水3、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主要依赖于(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4、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D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5、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空气,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是 ( D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扩大居住面积C、不扔垃圾 D、多植草坪多种树二、填空题6、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式子中 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 氧气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这样就维护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 碳氧平衡 。(3)上面式子中的c表示 光能 ,在农业生产中,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必须让农作物高效地接受光照。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 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 。 (修改人: )板书设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利用水作为原料。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二、光合作用的产物:1、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概念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能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3、光合作用的实质(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2)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4、意义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种植、间种、套种、轮种等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达到理解巩固的目的,进一步提升情感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