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群落的演替授课年级高二课题第4章 第4节群落的演替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过程。 3.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课程导学建议课前准备1.准备上课引题的素材——破坏的环境与退耕还林条例。2.准备学生预习的问题以及上课所要提问的问题。3.准备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图,结合过程图学习更透彻。4.准备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法律条例,说明其依据的原理。5.结合当地,收集群落演替的图片,让学生看看真实的群落演替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学建议1.本节知识与当前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环境的保护息息相关,尽量结合实例学习。2.本节知识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好对比学习,更能区分它们的异同点。3.多收集图片资料,让学生看看活生生的群落演替,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教育、正确行为习惯教育。4.结合本节内容的学习,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程序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情况介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导致农村经济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国家明确提出了相关政策,大家知道是什么吗?2.问题:退耕还林背后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呢?引出这节课需要探讨的内容──群落的演替。1.观看破坏的环境图及退耕还林条例。2.思考问题。PPT展示第一层级学习过程自主预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白居易这首千古不朽的诗篇,将景、理、情三者极为自然和谐地统一在草的形象之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这则诗中蕴含了群落水平研究的哪项问题?说明群落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2.在火灾后的草原上最先定居的生物是地衣吗?为什么?3.有植被存在过的地方肯定不会发生初生演替吗?4.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1.学生结合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2.学生思考问题。PPT演示交流讨论1. 初生演替过程包括哪些?人类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2.有植被存在过的地方肯定不会发生初生演替吗?3.有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人类活动和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有哪些?组织学生对导学案问题1、2、3开展分析和讨论交流,特别是这些生理现象背后的微观内部的原因。其他问题由教师讲解。PPT展示第二层级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1.可以以弃耕农田的演替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演替,可以设置以下提问:农田中的生物从何而来?为什么先定居下来的是草本植物呢?既然草本植物占了优势为什么还会给灌木、乔木可乘之机,而且先增加的为什么不是乔木而是灌木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种类数量发生了改变,那么其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有改变?这个地区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什么是群落的演替吗?2.学生结合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表格内容。1.动物散布、土地里本身就有、风吹等。2.生长快。3.回答群落演替的概念。PPT展示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可以从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引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本知识点以教师归纳为自主。学生理解导学案相关内容PPT展示相关问题第三层级学习过程课堂巩固完成导学案《基础智能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PPT展示或投影展示讲评1.展示选择题答案,让学生修正。2.重点讲述第5题。 1.同学对答案,挑出做错的题目。2.学生提出需要老师解析的题目。投影答案第四层级学习过程反思感悟1.本节课内容要是略讲,要是详讲,内容也很多,因此,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得当。2.本节课内容是进行生态教育、正确行为习惯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的好素材,有条件的时候尽量穿插到教学中。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分析很容易出错,要多列举实例分析。4.平时学习中,碰到一些诗词的内容与本节课知识相联系,尽量结合起来分析。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和分析界限不是很清晰。2.通过本节课学习,明白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理论依据。口头表述课堂小结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2.光裸的岩石上的群落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4.群落演替的类型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体系进行口头阐述。投影板书内容课外拓展继续探究1.群落演替过程中,我们为了使自己生活的环境更好,应该怎么做?2.收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整理出来学习。口头表达《群落的演替》教案 一、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三、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回顾群落水平研究的几个问题,引出群落的演替的学习。案例引入: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案例,分析案例: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2、开始长出小草、蜘蛛是否一个群落?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后讲解演替的概念。设疑:生物是如何在裸露的岩石上一步步定居的?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思考讨论: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2、苔藓出现后,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他们竞争的是什么?哪个有优势?3、有机物增加,为什么微生物也增加?4、出现草本后,草本、苔藓、地衣哪个竞争阳光有优势?5、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怎么变化?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6、灌木阶段群落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还有没有比灌木更有竞争力的植物类群?7、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阅读思考:讲解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提问:1、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2、分析为什么两者的演替起点不同?3、火山爆发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还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吗?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师生共同归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分析讨论:分析讨论教材中“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分析与归纳:学生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师生归纳:(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讲解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教师点拨: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回顾群落的结构分析讨论案例学习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分析讨论问题。学生回顾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学习在废弃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思考讨论问题。归纳演替的两种类型。讨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观看图片,分析归纳。学习事例,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练习巩固知识。 回顾前一节的内容,温故知新。 结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 锻炼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的锻炼。讨论分析,合作学习。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第四章第3节(1)教案时间:课题群落的演替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二.能力目标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理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课前3分钟小考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巡视明确目标展示、批改检查自主学习情况3分钟2.承接结果初生演替自学次生演替引导;评价比较不同演替阶段;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培养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能力8分钟3.做议讲 评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强调思考,小组合作应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4.总结提 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4分钟5.目 标检 测完成当堂检测练习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5分钟6布置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练习册上的随堂检测和课后巩固提升7.板书 第4节 群落的演替演替的概念演替的类型 出生演替 次生演替8.课后反 思学科生物课程名称群落的演替教学重点群落演替的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学难点群落演替的实质: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情景入课导目标入课:利用白居易的诗以及火山爆发的视频提醒学生群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系统,而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演替。导入课堂目标: 1、能分析演替的实质是优势取代,并非取而代之。 2、区分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要辩证的态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自主学习导问题小组学习:一、演替 :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2、演替的种类:?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问:1、为什么最先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者草本植物定居在裸岩上?2、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对裸岩有什么作用?1、苔藓阶段还有地衣存在吗?2、苔藓和地衣生存在同一个环境中,它们之间是有什么样的种间关系?3、在竞争中,谁更占优势?为什么?4、苔藓的生长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A、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B、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正面影响: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负面影响: 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总而言之,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深入拓展导探究演替的终点:相对稳定的群落,该群落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一定与生活的环境相协调,如草被烧后又长出草,不能演替为森林阶段,原因就是草原的土壤等条件不利于乔木等生长。演替是一种优势取代,并非取而代之。每一个群落只是出现了优势种,原有的生物照样存在。小结拓展导结论群落演替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训练巩固导任务初生演替:定义:在 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 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过程: 次生演替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植物的 (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 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德育法制教育渗透《退耕还林条例》,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反过来对人类的破坏,要求记住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 《群落的演替》教案 清远市梓琛中学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的变化”这一事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得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演替过程经历的六个阶段,各阶段物种取代过程,之后借助各种直观素材及学生活动突破思维障碍,分析归纳出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事,让学生知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中的思想。二.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群落的演替”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及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能够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3. 能够判断不同的演替类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喀拉喀托火山裸岩演替的数据,能够推断群落演替的特点。2.通过阅读教材,能够描述群落演替的大致阶段。3.观察图文资料,对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两种不同演替类型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2.通过分析自身的生活行为,理解自身行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演替的概念,区分演替的类型。教学难点: 阐明演替机制与初生演替过程。五.教学资源教材、PPT、视频、图片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观看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视频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8页的问题探讨,找出其中物种的变化,引出群落的演替。回答:略通过观看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为后面区分演替的类型做铺垫?新课讲解?一)演替的概念?????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四)本章小结????????????问:根据喀拉喀托火山岛的物种变化,给群落的演替下一个定义???讲述:演替的意思,是一个动态过程,问:裸岩上的演替经过哪几个阶段?(学生快速阅读书本78页,两分钟)学生回答:裸岩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讲述裸岩阶段讨论:(分成5小组分别是地衣小组,苔藓小组,草本小组,灌木小组,森林小组阅读书本79页回答以下的问题,)各自的优势生物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优势生物,他们的出现对土壤或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回答老师结合幻灯片讲述这些问题,让学生记忆加深。老师提问: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学生们都能回答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最后总结:请一个同学讲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初生演替的概念(书本80页)过渡:提问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可能?学生回答:。。。。老师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图片。学生回答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经历了几个阶段?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成森林?引导学生得出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区别:内容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起点生物种类速度时间影响因素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出结果之后,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充。讲述: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列举的两种演替分别代表着两种演替类型:裸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实际上这个表格代表的就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下列演替中,哪些是初生演替( )A.火山岩和沙丘上的演替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的演替C. 过量砍伐的森林发生的演替D.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小结:(学生补充完整)?群落演替的结果一般是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结构变复杂 ,物种多样性增加 ,稳定性增强 。过渡:问题群落的演替除了自然因素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讲述: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明显。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问:同学们 有没有留意过被踩踏成的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是怎样的?出示书本81页图,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二组第一个问题,三四组第二个问题时间2分钟)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什么阶段?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吗?若出现,属于何种演替?除此外展示图片(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和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三张图片)提供素材,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思考:人类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的各种生物群落的吗?快速阅读书本82页思考:为了让群落的演替积极的发展,我国政府做了些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小组互评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思考讨论分组回答 ?让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群落概念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归纳概括最终生成演替的概念。???????????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引入竞争机制,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整节课都插入不少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检验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然,热爱生活。七.板书:群落的演替演替的概念裸岩演替经历的六个阶段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是采用问题教学,通过本课内容的重难点整合了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在课堂上,我分派任务给各个小组,让组员们交流合作,互相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节课的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是:1、在教学中要加强与高考的结合,对于习题的巩固多参照相应的高考题。2、小组讨论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有个别学生没有参与。3、学生由于没有预习,对知识很陌生,以后可以适当印一些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4、小组讨论时间尽量长 一点。5、由于这节课是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上课的,学生的配合程度不是特别好,以后上课前要多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doc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doc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演替 教案.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演替 教案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