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免疫调节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免疫系统的组成1.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理解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2018北京卷·292018江苏卷·92018浙江卷·162017天津卷·22016上海卷·172016新课标Ⅰ·31★★★☆☆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功能★★★☆☆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来源功能溶菌酶唾液与泪液中(腺体细胞)第一道防线,杀菌体液中(组织细胞)第二道防线,杀菌抗体浆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淋巴因子T细胞、效应T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易错警示】解答免疫问题应规避的7个易错点(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2)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3)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4)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5)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6)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7)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调研1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常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C.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答案】C调研2 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答案】A考点2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功能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免疫细胞主要是B细胞主要是T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作用过程关系(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2)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3)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易错警示】注意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或物质的作用(1)吞噬细胞的作用:①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其特定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②吞噬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3)记忆细胞: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该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释放出病原体。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2)二次免疫反应: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3.抗原和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易错警示】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3个易混易错点(1)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2)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的来源不完全相同: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还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3)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只是与其特异性结合,最终还需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调研1 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C.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D.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答案】C 调研2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正常人的体温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调节。(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其体内的抗体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4)注射疫苗是预防SARS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SARS疫苗的人将来不会为SARS患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SARS病毒的体外培养直接观察X植物提取液对SARS病毒的影响,假如要在体外培养,对培养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神经—体液(2)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3)遗传物质(4)SARS病毒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或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体内生存时间有限 (5)选择活细胞作培养基 病毒严格营寄生生活,脱离细胞不能独立生存【名师点睛】1.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3)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特异性免疫。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析推断(1)“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